粪类圆线虫课件PPT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59344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粪类圆线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粪类圆线虫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粪类圆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 StrongyloidesstercoralisBavay 1876 为兼性寄生虫 生活史较复杂 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 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 引起粪类圆线虫病 strongyloidiasis 临床表现为侵入处皮疹 移行期的肺部损害以及肠道寄生期的腹泻等 也可寄生于犬 猫等动物体内 粪类圆线虫首先由Normand 1876年 在越南的法国士兵粪便中发现 尸检中又在肠道 胆道 胰腺管中发现许多线虫 此后经大约40年陆续发现了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 侵入人体的途径以及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 从而使本虫为人们所认识 生活史 自生世代 虫卵在温暖 潮湿的土壤中 数小时内即可孵化出杆状

2、蚴 在36 48小时内 经4次蜕皮后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和雄虫 在外界环境适宜时 自生世代可继续多次 此过程称为间接发育 经多次的循环发育后 雄虫逐次减少 以致消失 雌虫则进行孤雌生殖 但不能持久 虫体最终趋于死亡 当外界环境不利于虫体发育时 杆状蚴蜕皮两次 发育为丝状蚴 此期幼虫对宿主具有感染性 可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 开始寄生世代 此过程称为直接发育 寄生世代 丝状蚴侵入人体后 随血循环经右心至肺 穿破毛细血管 进入肺泡 然后 沿支气管 气管移行至咽 被吞咽至消化道 并钻入小肠 尤以十二指肠 空肠为多 粘膜 蜕皮2次 发育为成虫 并在此产卵 自丝状蚴感染人体至杆状蚴排出 至少需要17天 形

3、态 卵 每条雌虫每天约可产卵50个 虫卵 椭圆形 壳薄 无色透明 长60 36 m 74 95 m 平均70 42 m 宽40 24 m 46 78 m 平均44 77 m 卵内可见幼虫 占虫卵大小的2 3至充满卵壳 见图1 杆状蚴 透明 无体鞘 长181 08 m 276 65 m 平均长234 73 m 宽14 59 m 15 09 m 平均宽15 01 m 口腔较短 食管具双球型 占体长的1 5 生殖原基易见 尾端尖 见图2 丝状蚴 虫体无色纤细 无体鞘 长352 10 m 387 31 m 平均长372 22 m 宽13 58 m 15 09 m 平均宽14 84 m 食管长150 9

4、0 m 171 02 m 平均长162 97 m 长度占体长的43 78 尾端钝 高倍镜下呈分叉状 与食管长这两特点成为鉴定粪类圆线虫重要依据 见图3 丝状蚴尾部 示分叉 成虫 自生世代的雌虫大小约为1 0 0 05 0 075mm 尾端尖细 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成熟虫体子宫内有呈单行排列的各发育期虫卵 阴门位于体腹面中部略后 雄虫大小约为0 7 0 04 0 05mm 尾端向腹面卷曲 具2根交合刺 寄生世代雌虫大小约为2 2 0 03 0 074mm 虫体半透明 体表具细横纹 尾部尖细 末端略呈锥形 口腔短 咽管细长 约为虫体长的1 3 2 5 肛门位于近末端处腹面 子宫前后排列 其内各含8

5、12个虫卵 阴门位于距尾端1 3处的腹面 成虫 致病作用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作用与其感染程度及人体健康状况 特别是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 在流行区 粪类圆线虫感染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由于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 感染被清除 慢性自身感染 可持续数年 甚至数十年 间歇出现肠道症状 播散型超高度感染 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而致免疫功能低下者 粪类圆线虫蚴全身性播散 病人可死亡 1 皮肤损伤 当丝状蚴侵入皮肤后 可引起小出血点 丘疹 并伴有刺痛或痒感 搔破后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此外 还可出现移行性线状荨麻疹 由于自身体外感染的原因 上述病变常可反复出现在肛周 腹股沟 臀部等处皮肤 因幼虫在皮内移

6、行较快 所引起的荨麻诊蔓延也快 2 肺部病变及症状 幼虫在肺内移行可引起出血 或炎性细胞浸润 重度感染患者可出现咳嗽 多痰 哮喘等 个别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紫绀或伴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 如虫体定居于肺 支气管时 则症状更加严重 持续时间也长 3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 雌虫在肠粘膜内产卵 并很快孵出幼虫 由于虫体机械性刺激及毒性作用 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 轻者表现为以粘膜充血为主的卡他性肠炎 严重时 可表现为水肿性肠炎或溃疡性肠炎 甚至引起肠壁糜烂 导致肠穿孔 并可累及胃可结肠 患者有上腹部烧灼感 恶心 呕吐或间断性反复腹泻等症状 并伴有发热 贫血 周身不适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重症可不增高 等 4 其

7、它临床表现 此外 丝状蚴也可移行到全身各器官 如心 肝 肾 胰 脑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处 并可形成肉芽肿 从而引起多器官性损伤 导致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 患者最终全身衰竭以至死亡 迄今为止 由于重度粪类圆线虫自身感染致死的报导已近百例 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应引起重视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查见杆状蚴或丝状蚴 但用常规粪便涂片法有时可能查不到幼虫 此时可用贝氏分离法 直接从粪便中分离幼虫 曾有人应用改良醛醚离心法 效果良好 如在24小时内的新鲜粪便中同时查见杆状蚴和丝状蚴 即可认为存在有自身感染 有时在腹泻患者的粪便内也可查见虫卵 如多次粪便检查阴性 应结合临床症状检查胃液 十二指肠液或痰液 反

8、复查不见病原体时 可考虑应用免疫学检查以辅助诊断 流行情况 粪类圆线虫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等热带 亚热带地区 温带亦常见 在寒冷地区则多为散在流行 通常 其分布情况与钩虫相近 但感染率较低 一般感染率都在10 以下 我国以广西等地报告的病例较多 本省的报告 有FanstandKellege 1929 在福州的桑农和山区的农民中的调查 感染率为2 12 李友松 1980 报告闽东地区霞浦县的人群感染达4 4 林金详等报告在闽南的龙海 华安的人群感染率为0 054 及多例人群感染与诊治的结果 显示本虫在福建省呈广泛 散在的分布 1997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研所许隆祺等在我市邵武的葱 小白菜 香菜

9、黄爪检出蛔虫卵和粪类圆线虫丝状蚴 2002年渐江宁波市疾病控制中心在香菜和葱内分离出蛔虫 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幼虫与虫卵 治疗 噻苯达唑 thiabendazole 25mg kg 一日2次 连服2d 播散型感染患者连服5 7d 副作用较大 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治愈率可达90 左右 阿苯达唑 albendazole 10mg kg 日服2次 连服7d 在重度感染者也可取得良好疗效 我省林金祥等2000年报导一例抗阿苯达唑的粪类圆线虫病例 使用伊维菌素 从浙江医学科学院引进 治疗 剂量为0 2mg kg d 7d一个疗程 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支持治疗 重症患者有营养不良 贫血 水肿或脱水者应予输液 输血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积极防治休克 呼吸衰竭等 驱虫前忌用免疫抑制剂以防自身感染和感染扩散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 采用建沼气池 使用堆肥法及化学灭卵剂 生石灰 氨水 尿素等 治疗患者 加强个人防护 减少感染机会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