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8811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市场计算规则(修订).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正确引导城乡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管理中建设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现依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结合本市实践,对原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规则(洪规技字2007 第1号)进行修订:第一条 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不得随意虚构设计平面用途及性质。第二条 建设单位(个人)、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诚信原则,规范建筑面积计算,如实申报送审材料。第三条 以下各点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一)地上建筑物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层高小于2.2米者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含建筑物顶部的楼梯间、电梯机房

2、,及有围护结构的结构转换层、设备管道层、底层车库、杂物间等)。(二)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5米(含覆土)的集中地下室,其建筑面积计入容积率。场地地坪标高不一致时,室外地坪以周边城市道路标高加上0.3米计算(周边城市道路标高不一致,以低的城市道路标高为标准)。(三)临街建筑底层架空层、底层临街商业的后半部分架空层应当计入容积率。(四)超高层建筑的其他非避难空间(如楼梯间、电梯井、其他功能性用房)应当计入容积率。第四条 以下各点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计算建筑面积但不计入容积率(一)因特殊原因(人防、地质、管线等)地下室整体抬高作为大空间停车使用的,应进行竖向设计并组织好排水并与相邻地

3、块平接,抬高不超过2.6米。(二)主体建筑下面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5米的用于停车及设备用房的地下室。(三)住宅建筑下面在室外地坪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5米的用于储藏功能的住宅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四)层高不超过4.5米、通透的、无围护结构的五层(含五层)以上住宅、中小学等公益性建筑的底部架空层;临江、临湖的住宅架空层层高,经规划局认可,可适当提高。(五)无围护结构的结构(设备管道)转换层(层高不超过4.5米)。(六)超高层建筑的无围护结构的避难间(非避难空间除外)。(七)出挑宽度大于2.1米的公共建筑悬挑雨篷;出挑宽度大于2.1米、高度大于6米的公共建筑有柱雨篷。第五条 建筑物阳

4、台、外廊、突出主体结构的外挑等按以下方法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一)南向或东西向进深不大于1.8米的主阳台、北向或东西向进深不大于1.2米的次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超出此规定的部分按全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二)高度为两层的阳台,计算方法同上款;但建筑物北侧原则上不设置高度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阳台。 (三)北向外廊原则上要求统一封闭,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四)入户花园为阳台的一种形式,其计算方法同本条第一款。进深大于3米的入户花园按全面积计算建筑面积。(五)与阳台相接的附属构件(如花台等),其底板与阳台底板高差小于0.6米、有围护结构、位于房屋建筑结构围合范围以内

5、、外挑宽大于0.6米的,视为阳台,其计算方法同本条第一款。第六条 建筑层高计算标准(一)普通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最低不小于2.9米,但最高不大于3.2米;当层高大于3.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k倍计算建筑面积,k=h3(h为建筑层高)。(二)套型建筑面积大于144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大于3.6米;当层高大于3.6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k倍计算建筑面积,k=h3(h为建筑层高)。(三)办公、宾馆建筑标准层层高最低不小于3.2米,但最高不大于4.2米;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

6、K倍计算建筑面积,K= h3.2(h为建筑层高)。门厅、大堂、中厅、内廊、采光厅、会议室等不列入超层高控制范围。(高档酒店、宾馆除外)(四)单层面积小于1000平方米或分隔成小间的沿街商业(含商业街)建筑层高不大于4.5米;当建筑层高大于4.5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K倍计算建筑面积,K= h3.2(h为建筑层高)。(五)单层面积大于300平方米小于1000平方米或分隔成小间的沿街商业(含商业街)建筑层高不大于4.8米;当建筑层高大于4.8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K倍计算建筑面积,K= h3.2(h为建筑层高)。 (六)单层面积大于1000平米的商业

7、建筑层高不宜超过6米,且不得分割;当建筑层高大于6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K倍计算,K=h3.6(h为建筑层高)。临街分割成小间的商业部分按本条第四款标准计算建筑面积。(七)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层高可按功能要求适当加高。第七条 部分计入建筑占地面积的建筑物(一)无顶盖且无围护结构的室外楼梯,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占地面积。(二)高于室外地坪4米以上住宅的有柱雨篷,按柱外边围合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占地面积。(三)临城市道路骑楼按柱外边围合面积的一半计建筑占地面积。第八条 不计算建筑占地面积的建筑物(一)考虑南昌气候特征,地下车库出入口坡

8、道应设置顶盖。顶盖应尽可能低矮,为轻巧的玻璃或结合绿化设置的,不计算建筑占地面积。(二)高于室外地坪4米以上的悬挑阳台(不论凹凸)、平台、过道等,不计算占地面积。(三)二层出挑建筑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占地面积,高于室外地坪十米以上部位出挑不计算占地面积。(四)无柱雨篷不计算占地面积。 第九条 其它(一)阳台面积住宅套内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户型,其各类阳台面积总和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7%。住宅套内建筑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户型,其各类阳台面积总和不大于套内建筑面积的6%(超高层住宅不受此限制)。 (二)坡屋顶起坡高度为零、坡度小于30的坡顶建筑不计建筑面积及容积率;起坡高度小于0.6米、

9、坡度小于45的坡顶建筑净高在2.2米及以上的部位应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坡顶局部造型坡度大于45的部分面积不大于屋顶面积的1/6;超过此规定的坡屋顶按全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见附图)。(三)住宅建筑女儿墙的高度应小于2.2米(当立面设计确有需要时,局部可适当加高,其加高部分的面宽应小于该总面宽的30%)。(四)多、低层地下室设置通风采光井以改善地下室室内环境的,通风采光井宽度(取采光井围护结构外围至外墙面的最大垂直距离)不宜超过1.8米(含1.8米),下沉庭院及采光井的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地下室(除停车部分)建筑面积的30%;采光井的外墙周长之和不得大于地下室(停车部分除外)的外边周长的30

10、%;。超过1.8米的,采光井地坪标高视作该建筑的地坪标高。(五)飘窗突出外墙的距离不大于0.6米、高度不大于2.2米、窗台高度不小于0.4米、宽度不大于该开间的2/3的,可不计算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六)飘窗结构剪力墙及结构柱不得突出外墙。飘窗下部的楼板不应凸出外墙、不得用实体墙围合;飘窗下部作放置空调室外机时外侧可用格栅遮挡,不得用实体墙封闭;转角凸窗长边洞口与短边洞口之和不得大于该房间的开间尺寸。(七)套型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确需设置设备平台板的,其水平投影面积不得大于3平方米,用格栅围合,其他部位不得再设置空调板。按一半计入总建筑面积但不计入容积率。(八)住宅小区售楼部

11、中心大厅的高度不应超过9米,建筑面积最大不超过300平方米。(九)住宅建筑凹口处一般不应拉梁,因结构需要确需拉梁的,应隔层以上拉梁。(十)一梯三户(含三户)以上的住宅建筑需要设置天井时,应保证至少有两户以上的功能房间朝天井开窗,并做好防火措施,且不得封板拉梁。第十条 本规则所称总建筑面积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和。第十一条 本规则所称结构(设备管道)转换层是指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采用不同的结构(设备管道)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设备管道)转换,称该楼层为结构(设备管道)转换层。第十二条 本规则所称避难层是指建筑高度超过100米

12、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第十三条 本规则自2012年5月1日施行,原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容积率计算规则同时废止。第十四条 本规则施行前,已获批准总平面规划的项目按原计容办法执行,但必须于2013年5月1日前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报批工作,超过此期限报批的按本规则实施。【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

13、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二、精准识别(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

14、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

15、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三、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二)推进产业扶贫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