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

上传人:1305****567 文档编号:13358592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讲稿:西方描绘里的李鸿章(分析)西方对李鸿章的印象赵省伟:这里先简单播放书中一些图片制作成的PPT。这是李鸿章早期的一张图片。发布这个活动之后有很多人质疑:这么一个卖国贼,你干嘛要出关于他的书?这几年我一直在收集西方的画报,编辑出版外国人看中国系列丛书。对于外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我的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它有一个间接的、跟历史事件相关的缓慢的变化过程。我们看到,大概在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外国人笔下的李鸿章是个非常杰出的人物,他们将他(李鸿章)比作与格兰特、俾斯麦齐名的一个人。通过图片,能看出来他年轻时身体修长、非常健硕,很有精力,非常会处理事情。主要是他在负责中国的外交。有人测算了一下李鸿章的

2、身高,应该是1米83。他与英国前首相格莱斯顿在1896年有一张合影。因为格兰斯顿的身高很明确,所以我们就可以大概比对出李鸿章的身高。大家都称他为“李大个子”。后期外国人对中国人以及李鸿章印象的变化,直接源自于1891年的“长江教案”。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对中国人的印象就开始大打折扣。其实1896年李鸿章走访西方各国的时候,西方对他的印象并全是我们认为的那么好。特别是法国人,比较讨厌他。我想这可能是由中法战争时期他和法国人的那几次交锋导致的。法国媒体一直很讨厌他,但英美两国的报纸对他1896年走访西方各国的评价还是相对正面的,李大人所受的欢迎度,后来可能只有宋美龄访美才受到过类似的欢迎。另外一个转

3、折就是1900年的庚子事变,西方对中国人以及对李鸿章的评价基本上都是非常负面的。不过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或者说对李鸿章的印象还不是完全负面的,这部分书中也有涉及。我最后想展示给大家的这一部分,雷老师在序里面也讲到了,李鸿章不能理解国外为什么会有很多不结婚的女性,并表示这在中国不可能发生。类似的这种有意思的细节在这部书中是非常多见的。下面我们就请雷颐老师先谈谈这批史料的价值。西洋镜系列之海外史料看李鸿章2李鸿章的现代理念从何而来?雷颐: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到这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因为我写过一本专门研究李鸿章的书,当时还算畅销,就是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我对李鸿章比较了解,有关李鸿章新史料恐怕还会不断地发

4、现,但是仅就中文资料来说,大体而言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如果再有新史料发现,也就是一些很细微的补充了。当我看到这一批材料时,非常兴奋。这是一批新的、更丰富的材料,很多东西是我(早前)研究李鸿章时没想到的,或者是中文材料里面根本没有的。人都是复杂的,比如说打了大败仗,需要签署城下之盟,朝廷只是指示他必须签订条约,但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维护了中国人的利益。这批新的史料中使我感到最出乎预料的,是甲午战争之后有关他出国的这批报道,非常珍贵。首先,我们知道美国排华这一问题。华人劳动力在美国非常便宜。华工过低的价格导致美国长期排华,后来还通过了法案。实际上在此之前,李鸿章一直在同美国方面沟通,包括访问中

5、国的格兰特来做这个工作,想通过提出抗议等一些办法解决。实际上从前秘鲁发生迫害华工事件后,他想办法找了很多材料最后替秘鲁华工争取到了利益。因为他在美国,他跟美国人反复地争取华人的利益、华工的利益,完全使用亚当斯密等这些当时最现代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商品的流通。“劳动力必须要自由流通”“如果没有这个你们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会很高的”“你们不要排华”。他都是用西方经济学当时最现代的西方经济学来做美国的工作,反驳美国的议员和政客。他的理论从何而来?当时严复译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没出版,李鸿章从哪里得知的这些理论,我当时特别惊讶。从前外国新闻媒体的报道都很详细,一些记者或者一些官员采访李鸿章

6、时,事先总要等一会,先和他的英文秘书罗丰禄交谈。我才知道原来李鸿章这些最新的知识都来自于罗丰禄。他是福州人,是严复的同学,二人一同赴英国留学。而那些人(美国记者)当时很惊讶,说罗丰禄又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又了解西方最新的各种思潮。李鸿章的这些知识实际上都来自于罗丰禄。就是说罗丰禄和严复在英国读的也都是这些书,但他没做翻译,选择为李鸿章或者说为政府服务,走上了仕途。严复回来做了翻译,几年之后把这些书翻译出来。在为这本书写序的时候我说:看来领导人找秘书很重要。这就使得李鸿章的知识结构、境界完全不一样了。他甚至在美国谈基督教,谈圣经。他使你觉得他是个对基督教有很深入研究的人,他极力想跟美国人表达双方

7、的价值观是一样的,他尽量找出儒学中能与基督教相通的一些东西。李鸿章是科举出身,对儒学研究非常深。但如果他对基督教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就无法找出这二者之间的共通点。不管他说的对不对,他能说出一番道理来,实际上也就是归功于罗丰禄。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会使李鸿章的知识结构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全球化、排华、美国的商品如何等,实际上这是个历史的问题,直到现在还存在。我们从这里也可以吸取对当今有益的东西。李鸿章作为一个洋务派的官员,我们从前只知道他主张修铁路、舰炮,但是我们看他访问参观英国那些军舰工厂时,他提的问题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性。包括各种钢的名称,它用于甲板的作用和用法等,李鸿章都清楚。作为高级官员,对

8、技术的专注,说明他非常内行,这一点也使人感到很意外。外国人报道细致,包括他在英国的一举一动,他在柏林的访问,我首先感兴趣的是他住的那个饭店,我专门写了一段。因为那个饭店恰恰就是第三帝国的兴亡中当时德国总理府(当年希特勒的大本营)对面的那个饭店。希特勒夺取政权前,最后跟总统去谈判的时候格林他们都很紧张,都在这个饭店窗户等着。我发现李鸿章访问德国时住的饭店,就是后来希特勒那个大本营的饭店,挺有历史感,这个饭店最后在二战中被炸毁。德国人他们知道李鸿章的喜好。李鸿章房间的布置都按照他的喜好。包括李鸿章喜欢听画眉的叫声,房间里就有一个鸟笼,里面有一只画眉鸟,这就体现了德国人的这种“工匠精神”。诸如此类的

9、细节这批史料都给予了珍贵的补充。包括李鸿章个人的嗜好,从前中国报道的不多,他对于女性的态度刚才也提到了,其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英国人在最后的时候请他看芭蕾。他并不能欣赏芭蕾的女演员所展现的美,他的关注点在芭蕾舞女演员的脚有多大。相反,他到美国的时候对流行音乐特别感兴趣,他后来反复地听,还能哼唱。从前中文材料对这方面介绍不多,有的人根据他的反应推断李鸿章会点英语。还有他古代中国式的礼貌,也就是中国式的喜欢探究他人的隐私。很多女记者或女士采访他时,他总是反客为主,问对方多大年龄,结婚没有?挣多少钱?李鸿章对所有的人不论男女都问你收入多少,尤其是对女性,他要问你结婚没有。有几个没结婚的女孩,他就很奇

10、怪。这批史料很珍贵,从他为官开始就不断接受采访,由于篇幅太长,不做详述。比如说,当时李鸿章做什么样式的轿子、吃什么样的饭菜,实际上就是研究社会很重要的方面,外国记者都报道得很详细。包括他在天津总督府和北京举行什么样的宴会,这就是社会生活、社会史重要的史料。这一批材料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珍贵,为我们提供了解李鸿章的另外的一些角度。如果你了解这个人,仔细看这本书,就知道中国近代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时代课题,就是现代化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李鸿章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虽然洋务运动是从曾国藩开始的,但曾国藩1872年就去世了。后来这几十年中这些现代化的企业,都是由李鸿章来推动的。可以说你了解了李鸿章,在某种程

11、度就更深入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近代史。最让我感叹的就是英国人安排他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品,他一点兴趣没有,只想参观工厂。他提的问题让他们觉得非常内行。包括炮的射速、枪的射速。他对艺术品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觉得了解李鸿章,也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国近代的问题,或者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清朝杰出使臣李鸿章总督,刊于法国巜小日报(副刊),1896年7月26日3西方人报道中国的方式解玺璋:在座的大家都热爱近代史,这点我和大家一样。我觉得近代史确实很有意思。如果是古代史,我们很难从其他方面找到一些可以论证的资料,只有近代史,我们才能借用西方的这些材料,相比较而言这是一个优势。因为那时中国已经开始和西方有很密

12、切的关系了,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人就在中国办起了报刊。我对这批材料很感兴趣。因为这里包含的很多东西是中国的文献资料里提供不了的。比如说当年梁启超逃到日本之后,给李鸿章写过一封信,大家可以在饮冰室合集中看到这封信。读完这封信以后,就会有一些疑惑的地方,他说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呼应,我们不知道李鸿章后来有没有给他回信,有没有和他探讨过这些问题。当我看到这批材料的时候,我才看到李鸿章曾经给梁启超回过一封信,而且被国外的记者报道出来,并附上了这封信的一些基本的内容。西方媒体记者所关心的一些东西,跟中国媒体确实是不太相同。这批材料中还体现了李鸿章在美国时,曾经跟美国的媒体讨论过中国媒体的问题,提出中国的媒体

13、缺少西方的自由度,很多事情不能随便评论,有很多忌讳。在晚清,媒体的自由度可能比现在高,但是也有着很多当时的忌讳。另外,中西方文化不同,媒体关注点也不同。我们最早看到的一些中国媒体,更倾向于政治问题,比如时务报国闻报之类的报纸。它比较关心社会上的政治问题,对大人物的具体生活细节很少关注,或者也只是道听途说。但西方记者往往会捕捉这些人生活上,或者行为上的一些细节。 这些细节有时候对于你理解一个人物的性格、行为方式,是特别有帮助的。这批材料对近代史的研究和新闻史的研究都有很高的价值。我过去学习外国新闻史的时候,无法看到这么多的外媒资料,更偏重于概念化。那时我看到的样报,多数是现代的、近期的报刊,如纽

14、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过去的报纸基本上看不到。这批材料的出版提供了很丰富的素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报道中国的方式。它并不像我们现在存在的一种论调,认为西方报道中国都是抹黑中国。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事实并不是这样,包括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张社生也写过一本有关李鸿章的书,当时他在美国拍纪录片,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一些博物馆看到了很多当年有关于李鸿章的旧报刊。我最早看到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就是他做的一本书。书里讲述了西方人眼里的李鸿章,他说他看到这批材料的时候特别吃惊。他没有想到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这么高,认为他是当代的一位伟人。这个评价的确非常高,尤其是英美对他的评价。李鸿章确实是一个比较伟大的政治家,

15、虽然他的洋务运动在后期显得有些落伍。但是不能用我们过去的简单的概念来划分,认为洋务运动就一定比维新运动落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人物逐个分析。从张之洞和李鸿章的材料对比,不难看出两人虽然同属洋务运动中的典型人物,但两人之间有很大不同。张之洞的背景属于清流,其实他不太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也没有出过国,所以对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也不了解。因此他很热心于开矿,比如说办矿办厂。而李鸿章是一个更偏向于实际操作的政治家,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很熟悉,这使我联想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们可以发现明治维新也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的完全是政治化的运动,它也是从吸收西方的技术理论开始的。他们(日本人)最早是从医学里

16、慢慢产生出一种改革的愿望,(明治维新)开始时并不是从政治思想角度出发的。很多东西是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发展出来的。历史有时候很微妙,它并不像我们过去学习的历史那么简单,其中不只有固定的概念,而是蕴含了很多。比如说在李鸿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这一方面,我们原来觉得中国跟西方之间有着隔阂,其实并不是这样。到了19世纪中期以后,因为出国的人很多,很多中国人对西方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了。如雷颐老师所说,李鸿章在美国解决劳工问题,那时候黄遵宪在美国做外交官,他当时在协调清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关系上做了很多工作。可以看出他们对西方的礼仪、政治上的运作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们原来以为中国人对西方不了解,西方人对中国人也不了解显然是有问题的。如果仔细阅读这些材料,你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多,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当然这里边也有八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