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8514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审计计划与审计模式讲义(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 只有逝去时 人们才倍加惋惜 倍加理解它的价值 第五章审计计划和审计模式 主讲 李伟霞 要求同学掌握计划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基本理论 了解审计模式 重点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 种类和运用 学习目标 为了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要制定审计计划 对审计工作进行科学 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第一节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 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概念 什么是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通常由审计项目负责人于外勤审计工作开始之前起草 它仅仅是对审计工作的一种预先规划 你知道审计计划由谁来编制吗 审计实施时可以对审计计划进行补

2、充和修订 但应当按照审计计划执行审计业务 审计计划的作用如何 1 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 可使审计人员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 适当的证据 2 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 可以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3 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 可以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发生误解 一 初步业务活动 一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1 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独立性和专业性胜任的能力 2 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 3 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不一致理解 二 开展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在行业和经营环境的情况 2 针

3、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3 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 4 就业务约定条款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理解 1 总体审计策略的意义 二 总体审计策略 审计计划 总体计划 具体计划 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 是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是依据总体计划制定的 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总体审计策略应能恰当地反映注册会计师考虑审计范围 时间和方向的结果 审计时间 审计方向 审计范围 审计资源 2 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要求 总体计划中 时间预算最重要啊 时间预算是就执行审计程序的每一

4、步骤需要的人员和工作时间所做的计划 即是合理确定审计收费的依据 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进度判断审计人员工作效率的依据 具体审计计划的意义 三 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制定的 对实施总体审计策略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所作的详细规划与说明 1 审计目标 2 审计步骤 3 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4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5 其他有关内容 2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要求 风险评估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 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内容 审计计划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以下三种形式许多事务所采用 表格式 问卷式 文字叙述式 四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我国CPA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

5、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的含义 理解这一定义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啊 1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 2 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 3 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4 从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5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重要性运用的一般原则 1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专业判断 2 审计过程中运用一是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保证审计质量 3 审计人员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 可避免审计风险 4 可确定报表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评价审计结果 运用重要性原则时 应当如何考虑错

6、报或漏报金额和性质啊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性质两个特征 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 但在许多情况下 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 从其性质方面考虑却是重要的 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 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要注意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从两个层次来考虑重要性 财务报表层次 账户和交易层次 由于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 因此 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 由于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各账户或各交易 注册会计师只有通过验证各账户或各交易 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合法 公允的整

7、体性结论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首先请看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性要求如何 要记住 重要性水平越低 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1 编制审计计划时必须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 2 初步判断的目的是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 3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 其次要注意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何 1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所在的行业 2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 所有权性质以及融资规模3 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4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初步评估结果 5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

8、质及其相互关系 6 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7 以往的审计经验 应如何确定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 采用固定比率 变动比率等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固定比率法 变动比率法 在选定判断基础后 乘上一个固定百分比 求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其原理是规模越大的企业 允许错报或漏服的金额比率就越小 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率 计算方法有两种 固定比率法 对于固定比率的百分比是多少 目前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均无规定 也无法作出规定 一般可以下列比率为参考 1 净利润的5 10 利润较小时用10 较大

9、时用5 2 资产总额的0 5 1 3 净资产的1 4 营业收入的0 5 1 选用时 要注意 1 利润基础只适用于利润比较稳定 回报率比较合理的企业 A 净利润接近于0时 不应将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定基础 B 净利润波动较大时 不应将当年净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判定基础 而应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 2 收入基础适用于微利企业和商业企业 3 资产基础适用于金融 保险或其他资产大而利润小的企业 4 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不应采用资产总额 净资产为判断基础 变动比率法 例如 某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和运用重要性指标时 规定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金额若超过10 应视作重要错误 在不考虑质量因素时 低于5

10、 可以视为不重要 介于5 10 之间时 决定重要性需要依靠较多的职业判断 假定某公司资产总额 2 550 000元 则重要性的初步估计如下表 据此 报表差错低于127 000元 可以认为其编制是公允的 高于225 000元 则不能认为是公允的 在二者之间 注册会计师就必须要仔细地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 审计人员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应当对每张会计报表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 例如 将利润表重要性水平确定在100万元 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0万元 但由于财务报表彼此相互关联 并且许多审计程序经常涉及到两个以上的报表 比如 用

11、以确定年底赊销是否正确记录在适当期间的审计程序 不仅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提供审计证据 而且还为利润表上的销售提供审计证据 因此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应使用被认为对任何一张财务报表都重要的最小的错报或漏报总体水平 也就是说 审计人员应当选择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如果被审计单位尚未完成会计报表的编制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期中财务报表推算出年度财务报表 或者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动对上年度财务报表作出必要修正 以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此时 尚无法取得年末会计报表的数据 因

12、此 应当根据期中财务报表或上年度财务报表 进行推算或作必要修正 得出年度财务报表数据 并据此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最后还要了解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就如何确定啊 要记住两个因素 1 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2 各账户或各类交易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 重要性水平是很难估计的 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专业判断过程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如何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1 审计人员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不同 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 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2

13、 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3 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4 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的处理 调整报表降低风险 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的影响 评价的原则 1 从特定的某类交易 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和财务报表层次考虑这些错报的金额和性质 2 从金额和性质两个方面考虑每项错报对相关交易 账户余额及列报的影响 3 考虑所有错报对财务报表累积影响 尤其是一些小金额错报的累积数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具体错报 推断误差 对事实的错报 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 抽样推断误差 分析程序推断误差 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一是应当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二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 由于该

14、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 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以降低审计风险 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 可发表无保留意见 审计意见与重要性 我们认为 xx公司的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 xx会计制度 的规定编制 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xx公司20 x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20 x0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只对重要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的步骤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阶段 确定重要性初步判断数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 将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分配与各账户 认定 实质性程序 实施阶段 评价审计结果

15、 报告阶段 通过实质性程序并推断 估计 各账户的错报 汇总各账户的错报 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与报表层次重要性进行比较 五 审计风险 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 如果要求有99 的把握 审计风险就为1 审计人员如果想要使发表的意见有比较大的把握 那么就只能接受较低的审计风险 如果要求有95 的把握 审计风险就为5 原有审计风险模型的回顾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 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 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 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

16、 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 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 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洞报 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三者关系 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 从定量的角度看 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根据上述公式 在即定的审计风险下 检查风险可推算如下 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 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从定性的角度看 审计风险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可详见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啊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 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反之亦然 评估固有风险应考虑的因素 应考虑哪两项因素 第一类因素与会计报表的认定有关 第二类因素与账户余额 金额 或交易类别有关 评估与报表认定有关的固有风险时 审计人员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 管理及财务人员的变动 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 业务性质 影响被审单位执业的环境因素 评估与账户余额 金额 或交易类别有关的固有风险时 应考虑哪些因素 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 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复杂程度 确定账户金额时 需要运用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