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358370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课件吧 http:/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组织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各种物体沉浮的假设,探讨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结论。 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与思考(出示木船、轮船、潜水艇图)。 问题: 这些船在行驶中有什么特点? 你们想研究那些问题? 2讨论、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互评互议)。 介绍沉和浮的前言内容,板书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

2、、收集事实,推测探究 1活动 1 “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情况汇报:“你们是怎样做的?”“看见了什么现象?” 指导描述:“把放在水面,看见它垂直下沉到底” “把放在水底,看见它垂直上浮到水面” 提示:“怎样做才能看见物体是浮起来的? 总结: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要用两种方法:把物体放在水面和把物体放在水底。 2活动 2 “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学生分组活动:先推测后“分堆”。 集体交流,搜集事实:“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推测正确的是哪些物体?”“推测出错的是哪些物体?” 讨论做出推测:“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物体在水中

3、的沉浮和什么有关?” 综合各种推测:物体的沉浮和它在水中的大小、轻重有关。(板书) 三、观察事实,实验证明 1第一个活动:把几种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和轻重顺序排列,分别放入水中。 提出讨论的问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 (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指导观察: (1)是不是比较大的物体都浮上来?小的都沉下去? (2)是不是比较重的物体都沉下去?轻的都浮上来? (3)这些大小轻重互不相同的物体使我们看不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 再讨论问题: (1)胡萝卜与小石头比较,谁轻?谁重? (2)为什么“重”的胡萝卜是浮上来的?而“轻”的小石头是沉下去的?(适时指导:“

4、胡萝卜和小石头除了轻重不同外,还有哪些方面会影响沉浮?”让学生发 现它们的大小不同。把胡萝卜切削成像小石头一样大小时,再比较它们的轻重。让学生看到物体“重沉轻浮”的事实,找到“看不出”与沉浮关系的原因,引出第二 个活动。) 2第二个活动:由大小相同的球体按轻重顺序排列和轻重相同的立方体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两组实验组成。 活动要求: (1)两组实验分两次进行 , 两组材料不能混合使用。 (2)在“排列顺序”有争议时,可提供称量方便,按课本插图序号放置物体。 (3)先推测,后实验。 (4)搜集、整理资料(学生小组汇报,教师填写在黑板表格中) 四、做出结论 1 分析资料: (1)“最重”,“较重”“重”概括为重;“较轻”“最轻”概括为轻;“最小”“较小”“小”概括为小;“较大”“最大”概括为大 。 (2)这两组实验使用的材料有什么特点? 2 逐题讨论:(课本中的思考题) 3 概括归纳结论:(指导学生陈述并板书记录) 大小(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沉,轻的浮;轻重相同的物体,小的沉,大的浮。 好课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