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7945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习 目 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学习重、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一、设疑引读: 古老的中国声名远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走向世界、彰显灿烂与辉煌的呢?二、辩疑解难:(分组完成) 1、记住这些人 主要任务主 要 事 迹时 间结 果意 义张 骞霍去病班 超 2、丝绸之路之路线: 作用:三、释疑反馈: (一)、选择题 (B类)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 ) A可汗B.单于C赞普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B.冶铸业发展C制瓷

2、业发达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D打击了外族入侵 4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白登之国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蒙恬出击匈奴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卫青霍去病窦宪窦固 AB.CD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3、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8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辟9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A秦B.西汉C东汉D新朝(二)、材料分析题 (A类)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4、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教后点拨: 1、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2、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促进了经济交流。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其他的东西方商品的交换、贸易很久以来活跃在这条商道之上。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