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7920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医学、音乐成就。2、通过对甲骨文等图片的认读、了解,培养我们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3、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严谨治学态度。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字的演变及古代历法成就。【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 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 ”,也称“铭文”。 晚期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 ”。 时期,竹书和帛书

2、开始出现,字体也发生了变化。2、商朝甲骨文有了对 、月食的记载。今天的农历又叫“ ”来源于夏朝。到 时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测出 ,以便安排农业生产。3、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 、 、 、 的方法诊断疾病,并采用 、 、 治疗疾病。战国末期 的诗人屈原,被 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是 。春秋战国盛行“ ”,其中湖北随县出土的 最为有名。3、思考:“动脑筋”一(第42页)、二(第43页)和“活动与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

3、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文字的演变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42页“马”字的演变)图,师讲解主要内容: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第三子目:屈原和“钟鼓之乐”1、自读,大致了解本目内容。2、分析理解屈原的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 B C D 2、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D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3、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阅读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回答:(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