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7113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数字直放站技术规范V..-副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GSM 900MHz/1800MHz 数字直放站和GRRU设备的无线性能指标要求、中继传输性能指标要求、网络性能指标、电源适应性及环境适应性要求、安全要求、电磁兼容要求、设备防雷指标要求、设计及工艺要求、监控管理要求等内容,本设备规范供中国移动内部使用,适用于为中国移动GSM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所提供的各类数字无线直放站、数字光纤直放站及GRRU设备研发、生产和出厂验收的技术规定,其他同类产品也可遵照该规范的要求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

2、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QB-A-002-2006GSM直放站设备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YD/T 1337-2005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3900MHz/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数字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及信息化部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词语解释ALCAutomatic Leve

3、l Control自动电平控制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CWContinuous Wave连续波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矢量幅度误差PCDEPeak Code Domain Error峰值码域误差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GMS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RRUGSM Digital Remote RF Unit GS

4、M数字射频拉远单元8PSK8 Phase Shift Keying8移相键控ICS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干扰抵消NCS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噪声抑制NFNoise Figure 噪声系数Linmax是指直放站在最大增益条件下输出功率为最大时的输入电平。Gmax是指直放站标称的最大增益。下行链路指由基站到移动台传输的链路。上行链路指由移动台到基站传输的链路。数字光纤拉远系统中继直放站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一个近端站可挂接多个远端站采用光纤中继传输方式将信号送至特定覆盖区域,实现点对多点的远端覆盖。数字无线拉远系统中继直放站

5、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一个近端站可挂接多个远端站采用移频中继、微波无线短波中继、微波短波中继传输方式将信号送至特定覆盖区域,实现点对多点的远端覆盖。数字光纤直放站是由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组成,它通过近端单元将射频基站输出信号通过中频数字处理后经光电转化成光信号,采用光纤中继传输方式送至特定的覆盖区域,通过远端单元转换成原有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数字无线直放站是通过天线将射频基站输出信号接收后,采用中频数字处理后将信号转换成原有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数字无线移频直放站是指将指配工作频率转换为其他频率(带内频率或短波频率、微波频率)进行空间传输,然后采用天线接收后,通过中频数字处理将信号转换

6、成原有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室内分布系统通过数字光纤直放站的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功分器、耦合器、干线放大器、光电转换模块、室内天线、馈线等将信号分布到建筑物、地下室等各个角落的系统。4. 射频指标测量条件4.1 常规测试条件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均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4.2 极限测试条件极限试验应在下列条件的任意组合的情况下测量: 温度:n 低温:-40(室外机)、+5(室内机);n 高温:+55(室外机)、+40(室内机);n 湿度:95%(室外机)、85%(室内机); 供电电压:n AC 220V:低压+176V;高压 +264V;n D

7、C -48V:低压-38.4V;高压 -57.6V。4.3 不确定度及判断依据本规范所定义的所有射频指标,均已包含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影响,所有指标测试判断均按照规范定义指标要求判断。5. GSM数字直放站分类 数字无线直放站(选频); 数字光纤直放站(分为宽带和选频两类设备); 数字无线中继直放站,即分类为数字移频中继、数字微波中继、数字短波中继直放站;在网络建设中,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取数字直放站类型。本技术规范针对GSM数字无线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提出技术要求和测试要求。 6. GSM数字直放站结构6.1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结构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其中近端机中主要的

8、功能模块有变频模块,数字处理模块,监控单元,GSM MODEM,电源模块及锂电池;远端机中主要的功能模块有变频模块,数字处理模块,功放模块,低噪放模块,监控单元,双工器,滤波器(可选),电源模块,避雷器模块及后备电池。各模块主要功能如下: 变频模块:由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和中频滤波器等器件组成,完成从射频到中频的变换以及放大和滤波的功能。 数字处理模块:由ADC芯片、FPGA芯片、串并转换芯片、DAC芯片等器件组成,完成AD采样,数字滤波、组帧解帧和DA恢复等功能。 监控单元:用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操作参数,并且为本地调测和远程监控提供了通信接口。 GSM MODEM:用于与网管系统的远程通信。

9、电源模块:将输入的AC220V交流或DC-48V直流变换成稳定各类直流电压,供给其他功能模块等作为工作电源,同时对锂电池充电。 功放模块:把下行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通过用户天线发射出去,进行覆盖。 低噪放模块:对上行信号进行预放大,以便系统获得较小的噪声系数。 双工器:将上、下行信号分开/合路,并滤除带外信号或杂散。 滤波器:滤除上行带外信号。 后备电池:当电源模块掉电时,临时提供设备监控系统电源,保证停电后告警信息即时上报。数字光纤直放站结构分为分立式结构和一体化结构两类。6.1.1 分立式结构分立式结构中各单元模块均独立设计。优点:模块易于替换。缺点:体积和重量较大,散热较难,连接线较多,工

10、艺性较差,同时难以实现DPD技术。如下图所示:图6-1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分立式结构图图中符号解释: :混频器;:滤波器;:双工器;:放大管;:可调衰减器+放大管;:合路器;Tx:下行通路端口;Rx:上行通路端口。6.1.2 一体化结构按照一体化程度的不同,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一体化结构可分为:低噪放和双工器/滤波器的一体化、数字处理模块和变频模块的一体化、功放模块、双工器与低噪放的一体化等。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也可采用DPD技术以提高线性度和效率。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实现一体化设计,可降低系统噪声系数0.51dB,其余部分与分立式结构相同。如下图所示:

11、图6-2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图数字与射频一体化式结构:变频模块与数字处理模块实现一体化设计,可提高集成度,优化整机工艺,其余部分与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相同。如下图所示:图6-3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数字与射频一体化式结构图功放与双工器、低噪放一体化结构:功放模块与双工器和低噪放模块实现一体化设计,可提高集成度,减少功放输出功率的损耗,提供整机效率,优化整机工艺,其余部分与数字与射频一体化式结构相同。如下图所示:图6-4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图DPD技术一体化结构:DPD技术是功放输出信号通过耦合下变频并进行AD

12、转换反馈给数字处理模块,数字处理模块根据反馈信号进行动态调整。DPD技术可提高系统的线性度,降低功耗和散热量,减小体积和重量,其余部分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相同。如下图所示:图6-5 GSM数字光纤直放站低噪放与双工器/滤波器一体化式结构图6.2 GSM数字无线直放站结构GSM数字无线直放站功能模块与数字光纤直放站类似,其主要功能模块有:变频模块、数字处理模块、监控单元、GSM MODEM、功放模块、低噪放模块、双工器、电源模块、避雷器模块及后备电池。根据一体化程度不同,分为:数字处理、射频与低噪放一体化,见图6-6;数字处理与射频一体化、低噪放与双工器一体化,见图6-7;图6-6 GS

13、M数字无线直放站数字处理、射频与低噪放一体化结构图6-7 GSM数字无线直放站数字处理与射频一体化、低噪放与双工器一体化结构7. 频段配置7.1 工作频段工作频段是指直放站在线性输出状态下的实际工作频率范围,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工作频段的全部和部分。本标准适用于下列频段: 900MHz频段:n 下行:934MHz954MHz; n 上行:889MHz909MHz; 1800MHz频段:n 下行: 1805MHz1830MHz;n 上行: 1710MHz1735MHz;7.2 中继传输频段对于具有中继传输功能的设备,通常具有中继传输能力的有无线中继和光纤中继。7.2.1 无线中继频段可在无线微波传输频段或短波传输频段以及移动工作频段中选取,频率配置应遵照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现行规定要求。7.2.2 光纤中继波长 单纤双向系统时上行宜使用1290nm1330nm波长,下行宜使用1530nm1570nm波长,也可以使用其他波长; 双纤双向系统时上、下行可使用相同波长或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宜使用1290nm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