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6938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真题及参考-浙江公务员考试网.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写考点名称、姓名和考生编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生编号的信息点。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选项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题本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第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的

2、先秦思想家是( )。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解析】C.孟子。“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之一。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建立了国家,统治者如何处理与民众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秩序,当时各学派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战国时期,孟子在孟子尽心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理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2.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 A.张献忠 B.陈胜 C.黄巢 D.李自成【解析】B.陈胜“伐无道,诛暴秦”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口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阶级起义就是在陈胜、吴广

3、两人领导下进行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3.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东吴和西晋 B.东吴和曹魏 C.东晋和前秦 D.东晋和北魏【解析】C.东晋和前秦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十六国时期,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前秦皇帝苻坚欲图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统一南北。双方在合肥市以北的一场战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4.两宋时期,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金 C.南宋和金 D.南东和元【解析】A.北宋和辽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辽在澶州大战,次年双方订立和约,规

4、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5.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洪仁玕 D.康有为【解析】A.林则徐虎门销烟后,由于英方不甘就此停止贩卖鸦片,中英矛盾日益尖锐,武装冲突一触即发。负责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身处“第一线”为积极备战,谋求“制夷之策”和“富强之道”,不囿于传统旧习,开眼世界,探求新知,编辑华英字典,翻译各国律例,开创了中国有识之士了解世界之端。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首次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是( )。A.

5、中法新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B.天津条约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请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内容之一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A选项中法新约19世纪80年代中法两国在越南战争后的和约。中国丧志了对越南的领主权,西南门户大开。C选项的马关条约189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条约,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D选项的辛丑条约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的产物,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7.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6、指( )。A.革命和改良 B.民主和法制 C.科学和技术 D.民主和科学【解析】D.民主和科学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创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向封建传统进攻,新文化运动拉开序幕。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并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A选项革命和改良。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以革命的形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改良的方式继续维护清王朝的统治。B选项民主与法治。孙中山想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以法治国最早是在洪仁玕资政新篇里提出来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8.1946年1月

7、,政治协商会议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这一规定( )。 A.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B.进一步强化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C.有力地促进了国共两党走向合作D.直接促成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解析】A.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商讨国家的统一,蒋介石呼吁中共方面要维护国家统一,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经过长时间的争吵,中共在抗日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被国民党所承认,原先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委员会全部由国民党籍人员担任,现在加入了非国民党籍人士。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全体委员二分之一

8、以上的同意方可进行,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地位下降和实际上的否定。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政协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B.三大改造的完成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6年底,三大改造在大陆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10.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 A.摈弃了宗教信仰 B.提倡人文

9、主义 C.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 D.主要成就集中在绘画领域【解析】B.提倡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由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反对封建思想,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著作典型的表现了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体现。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 )。 A.民主共和思想 B.平等自由思想 C.权力制衡思想 D

10、.天赋人权思想【解析】C.权力制衡思想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广泛传播,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日趋增强。美国独立后制定的1787年宪法是根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三者之间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互相独立,互相监督。因此,本题选择C项。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珍妮纺纱机的是( )。 A.瓦特 B.纽可门 C.哈格里夫斯 D.爱迪生读图1,完成13-15题。【解析】C.哈格里斯夫。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历史上把这

11、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棉纺织业,1765年织工哈格里斯夫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13.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C.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岛屿是C图。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由西经20度往西到东经160度为西半球,由西经20度往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分解线是以赤道为界,向北为北半球,往南为南半球。据此,可以判断A为西半球、北半球岛屿,为冰岛;B为东半球、北半球岛屿,为台湾岛;D为东半球、南半球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均不符。只有

12、C岛屿位于西半球、南半球岛屿,属于新西兰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14.属于我国的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B.位于我国的岛屿是B图。根据以上对于经纬度的判断和解读,可知,B图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置,是我国的台湾岛。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15.2010年春季,冰岛火山爆发对欧洲航空运输产生了很大影响,该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A.位于欧洲西海岸的岛屿是A图。根据以上对于经纬度的判断和解读,可知,A图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位置,是冰岛。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所描述的景象

13、会出现在(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解析】C.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这是杜甫绝句四首(其三)的一篇诗文,描述的是安史之乱之时杜甫落难川蜀之地时所见到的情景。同时,诗中“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天府之国的美丽景象。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图2表示我国局部地区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读图2:完成17-18题。17.该区域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 D.地表植被【解析】B.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属于经度地带性。从图中的大体轮廓可见,主体部分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

14、,其植被显示出明显的由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轨迹,属于经度地带性的表现特征。经度地带性主要是受制于降水因素的影响,与海洋的关系颇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18.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灾害是(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解析】A.沙尘暴。通过区域分布图像来看,该地区属于我国的内蒙(西北地区)。只有沙尘暴符合题意,而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只能发生在多雨的地区。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读图3,完成19-20题。19.从海域a到海域b依次经过(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解析】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从图中可知a 是伊朗,b是埃及。从伊朗走出波斯湾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从红海进入埃及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20.图中c、d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亚洲 B.非洲、欧洲 C.欧洲、亚洲 D.北美洲、亚洲【解析】A.非洲和亚洲。A位于伊朗高原(亚洲)b属于埃及(非洲)。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21.图4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其中反映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B.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