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894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向东中学 宋丽青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的诸多内容中,阅读教学耗时最多而往往收效甚微,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了很多的课文,做了很多的笔记,最终却少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独立的阅读能力,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不注重建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重视。为此,语文教学界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方法,阅读教学策略的建立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新课标的理念下,为达到阅读教学最优化,在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的一系列行

2、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整体式阅读教学策略,审美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本研究具体结合了中学生的现代文学作品的学习实际,提出了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操作方法。通过此研究,让教师学会如何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本研究还提到了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中的注意点和遵循的原则,这为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前提条件。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阅读教学策略第一章 提出问题的背景一、语文学科与文学阅读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学语文教学中“工具论”逐渐成形,并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成为语文教育

3、的主要任务,文学教育尚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商品大潮的冲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巨变,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泛滥,人文精神受到侵蚀。人们试图寻找摆脱精神危机的途径,于是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便成为人们反思现状之后的新的立足点。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工具论”的缺陷日益明显,语文的“人文性”逐渐为大家所认识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意识到,语文学科的任务不应仅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更应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去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在这种背景下,文学教育得到大力提倡,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底蕴,实现人性的弘扬。张志

4、公先生强调“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1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内在规定着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要求中就有“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据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与“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这有力

5、地证明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相应的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是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现代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世界的反映,它真实形象地记录了中国由近代到现代的历史,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精神观照。现代文学语言是对民族语言的提纯升华,是富有生命力的语言。通过教师建立的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优秀的民族语言,形成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因此,建立简便、有效的中学生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二、教师队伍现状现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工作以后就少有时间去接触文学理论,所学的知识或多或少已经过时。21世

6、纪以来的文学观念始终处在不断的革新之中,现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也发生着更新和变化,这些必然会给现代文学阅读教学带来相应的影响和变化。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及时摄取文学批评的新的理论与方法,并使之与语文课堂教学接轨,才能使文学阅读教学中阅读和评价的尺度、方法日渐多样化,成为一名在语文教学上有所建树、有所创造的出色的语文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语文老师的精力大部分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分上。一些教师备课时主要以教学参考书为标准,语文老师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改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阅读文学作品的面窄,文学鉴赏能力较弱,对文学现象

7、缺乏关注的状况。三、文学阅读教学现状传统的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满堂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储存器,关于现代文学的知识只是进行填塞;二是“满堂练”,让学生埋头于题海之中进行机械操练,其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其三是“满堂问”,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形式上虽然热热闹闹,最终还是老师说了算。这几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忽视了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思考。现在的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总是围绕“写了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问题展开。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到学生思维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乃至于对学生的自读指导和作业练习,常常以这两个问题为内核,可谓形成了文学阅读教

8、学的思维程式。其弊端在于:其一,学生接受的只是一种复述性的简单罗列式的读文训练,久而久之则窒息了学生探究和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教给学生的往往是千篇一律的套语。文学教学不是教给学生如何去咀嚼,去品味,去感悟,去深究创造,而是习惯于训练他们去进行简单判断、抽象概括和空下结论,并授之以文章分析的陈辞套语,诸如“描写了;概括;歌颂了;批判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似乎达到了理性高度,其实对课文中一些词句的意思尚不能意会,更别谈领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感情意蕴了。这种程式化的抽象的读文训练,对于切实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联想力、想象力、顿悟力、创造力实在是收效甚微。这种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就

9、是没有注意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更是一个审美体验、感悟、再创造的过程。四、中学生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现状不同的文学体裁中,中学生中喜欢小说的学生占大多数,小说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在学生中的调查可以发现,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往往只凭自己的喜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阅读的出发点则是作为消遣,流行什么就被什么吸引。名著的阅读的方式是原著阅读的是凤毛麟角,改变成影视剧的相关作品关注较多一些,对现代作家中思想深邃的如鲁迅的杂文,鸿篇巨著如茅盾的小说自觉阅读极少。阅读的时间安排上,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阅读时间每天

10、几乎为零。老师和家长虽然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但都有其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作出决定的指挥棒就是“是否对成绩有帮助”,真正以增强学生素质或者照顾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而鼓励课外阅读的很少。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缺乏,影响了中学生对现代文学读物的选择、兴趣和自觉性上。五、论文研究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中,让教师自觉地运用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增强人文底蕴,实现人性的弘扬。1、现代文学与近代历史、近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现代文论都有着直接或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通过有效的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反观二十世纪上

11、半叶中华民族情感的历程,接触和了解对近现代史、现代文学、现代文论,引导学生走近时代,走近作家,开阔视野,思考现在。2、通过实用性、操作性强的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让教材中的现代文学作品成为学生欣赏与借鉴文学作品的良好示范,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貌,理清中国现代文学演化的脉络,探讨它的历史规律,总结它的经验、教训;培养正确观察、评价现代文学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切实提高现代文学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目前现有的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不足在于: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方法,多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

12、验,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这或多或少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成效。本论文的研究力使中学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能同时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更好地面对严峻的挑战,承担自身的责任,寻找一条更为理想的路。 注释: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97页2、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67页第二章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第一节 中学现代文学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一、文学阅读作家写作品是为了给读者阅读,并能够接受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认同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作家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因客观

13、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志(内容),然后才用一定的文辞(形式)表达出来;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则是由外而内,即通过语言的媒介与作品外部的艺术形式,再由内逐步获得对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种由外及内的感受与体验、欣赏与鉴别,就称为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教学:文学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知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这是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注重过程,培养热爱文学、热爱人生的教学。二、文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1、关注主客体关系客体指教材中的现代文学作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是产生审美心理的客观基础.

14、能够唤起学生美的感受和体验,满足审美需要的事物。主体指鉴赏者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能认识、欣赏、评判审美客体(对象)和创造美的人。2、进行二度创造学生在文学阅读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作品形象,而是积极能动地进行艺术创造,相对于作家创作中的创造而言,这是一种“二度创造”,或叫做“再创造”。这种创造主要受阅读者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和文化修养的直接影响。3、尊重个性差异文学阅读是一种极富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能够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去想象,把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引向新的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

15、,鼓励独立见解。三、文学阅读教学的策略共性1、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种客观的规定性是由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决定的。读者在阅读中的想象与联想,终究是以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与生活画面为基础的。但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又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它还带有一定主观性。每一个学生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立场观点,有各自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自己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鲁迅曾

16、经指出,在看红楼梦时,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这就是由于文学鉴赏的主观性而造成的差异性。文学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但不是毫无界限的读,不能脱离作品中心,不能演变成任意的读。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管是一千个,还是多少个,总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麦克白斯或李尔王。主客观只有相互碰撞,既有矛盾,又有统一,才能形成真正的文学阅读。2、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