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355849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邡市马井中学200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中学校 班级_姓名_学号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什邡市马井中学 20032004 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 (1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A鄙视(b) 荆棘(j) 彷徨(png) 文质彬彬( bn) 生吞活剥(bo)B讪笑(shn) 叱骂(ch)嗫嚅(ni) 懵懵懂懂(mng) 呱呱坠地(gu)C琐屑(xi) 狼藉(j) 厮守(s) 唾手可得(tu) 立锥之地(zhu)D忸怩(n) 隘口(y) 陨落(yn) 义愤填膺(yng) 肆无忌惮(s)2下列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1

2、分)A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B唾手可得(比喻很容易得到。 )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 )C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膺:心。 )D不求甚解(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A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B日本文部省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企图掩盖侵华战争罪行。C参加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返回地面后

3、,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矍铄。D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1 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 年 10 月 16 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 分)A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B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C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D班长

4、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6填空。 (2 分)大堰河 我的保姆是我国著名诗人_(人名)写的一首抒情诗。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日出是继_(剧名)之后的又一部杰作。7细心品读下列文字,再用心感悟这些妙语的言外之意,并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2 分)一位旅行家向诗人海涅讲述他所发现的一个小岛,突然说道:“你猜猜看,这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海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旅行家便神秘一笑: “小岛上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作为犹太人的海涅坦然地回答道:“如果果真是那样,我和你到小岛上走一趟。 ”海涅的言外之意是:_8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5、 (1 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_,_。二、按原文或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 1 分,错填、少填、不填该空均不得分,共 10 分)1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 ”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_。 邹忌讽齐王纳谏3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 “群臣吏民”接受“上赏”的条件是“_”(请用原文回答)4 清平乐村居中描写老夫妇的词句是“_,_。 ”5 采薇一诗中写戍卒归程艰难,心力交瘁的句子是“_,_。 ”6 送别中渲染离愁别

6、绪的写景句是:“杨柳青青著地垂,_。 ”7 十五从军征一诗中,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家中情况是: “兔从狗窦入,_。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8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_。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深情的由衷赞颂。我们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三、阅读题(30 分)(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 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

7、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 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_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 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 过头

8、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 把文中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2分)动词:( ) ( ) ( ) ( )作用:_2按要求分别找出描写父亲背影的词句。 (2 分)身材:_穿着:_3选出对“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1 分)A 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B 因为买回了橘子,身上的泥土扑打得干干净净,所以感到很轻松。C 因为能让儿子坐到车上吃橘子,所以感到很轻松。D 因为把橘子都交给了儿子,所以感到很轻松。4 “我”起初暗笑过父亲的“迂” ,后

9、来却泪眼模糊,主要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种情绪转变( ) (1 分)A与父亲分别在即,因舍不得离开而落泪。B看到父亲不辞艰难为自己买橘子,体会到父亲的爱子之情,感动得落泪。C看到父亲年迈力衰,不禁心酸落泪。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D此别而去,前途茫茫,感慨世事艰难,故尔泪水盈盈,几多感伤。5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感人了,因此,对父亲身材和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2 分)答:(二)在急流中贝江,从迷蒙的深山中流出来。湍急的流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漩涡,一路鸣响着奔向远方。轮船 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 溅起一排排浪花。我站在船头,以悠闲的心情欣赏

10、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阴蓊翳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 盛开时,一定会美得惊人。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帘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 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轻盈 轻巧 灵巧)A 的小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 ,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驶着筏子,灵巧地避开浅滩和礁石,在湍急多 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的身后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 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很快,小筏子就到了大船的跟前。划筏子的,竟是一个年轻的少妇,她神色安详,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她身后的 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

11、,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了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急流中搜 寻安全的通道。我 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个瞬间。在这个瞬间里,我感到惭愧。我,一个游山玩水者,悠闲地站在平稳的大船上欣赏风景,而她,一个背负儿女的母亲,却驾着小小的筏子在急流中搏斗。回头 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失在远方,只 见那簇耀眼的 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的,像一簇不熄的火苗 在贝 江上见 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急流中那位 驾筏少 妇安详神态

12、,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那在襁褓中(酣睡 熟睡 安睡)B 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画面,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在城市人声喧嚣的天地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急流呢?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 分)湍急( ) 绿阴蓊翳( )2根据语境,分别从第段和第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到下面横线上。(1 分)A 处_ B 处_3文章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根据提示,从文中找出相互照应的句子。 (3 分)第二段“我站在船头,以悠闲的心情欣赏周围的风景”与第_段“_”一句相互照应。第二段“我想,若是在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美得惊人”与第_段“_”一句相互照应。第四段“她神色安详,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与第_段“_”一句相互照应。4将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并说出它与原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 分)陈述句:_表达效果的不同之处是:_5第段写道:“那簇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的,像一簇不熄的火苗”你认为“那簇耀眼的红色”还像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再写一个比喻句。 (1 分)那簇耀眼的红色,_,_。6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