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5811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2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5.28).ppt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 自然资源 1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 叫做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 自然资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 可以持续利用 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 或者不 1 断更新 比如阳光 空气 水和生物 非可再生资源 用一点就少一点 在相 二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当1 长我的们时通间常内所不说可的更水新资 源也 不是能指再陆生地 上越的用淡越水少资 源如 化石燃料 金属矿产等 2 存在形式 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 高山积雪 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

2、地 球上水量的97 5 为咸水 淡水只占2 5 而且68 7 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 雪的形式存在 3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4 降落在地面的水 一部分沿地面流动 形成地表径流 一部分渗入地下 形成地下径流 5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 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6 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 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水资源量很少 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三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 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2 分布特点 在时间上 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 多 冬春季节小 少 3 空间分布不平衡

3、 在空间上 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南多北少 4 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 空间 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 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 引黄济青 把黄河水引入青岛 引滦入津 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 供应天津用水 5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修建水库 丰水期蓄水 枯水期放水 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 林地 耕地 草地 沙漠 戈壁等 2 分布 耕地和林地 东部季风区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南方林区 草地 戈壁 石山 高寒荒漠 西部内陆地区 3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总量大 但人均占有量少

4、 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耕地居世界第四位 林地居世界第五位 山地多 平地少 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而且可开垦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 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书山有路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 农业类型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和渔业 也叫水产养殖业 等 2 在农业生产中 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 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它发展的地区 称为 因地制宜 3 东部 种植业区 南方 水田 水稻 北方 旱地 棉花 小麦4 西部 草地 畜牧业 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5 森林分布 东部的山地地区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 南方林区三 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是我

5、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工业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 工业 对自然物质资源或半成品进行加工 生产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 矿产资源与工业 1 煤炭 产量居世界首位分布 华北和西北地区 山西 陕西和内蒙古最为丰富 作用 被称为 工业的粮食 2 石油 分布 东北 华北和西北地区 沿海大陆架 主要油田有大庆油田 黑龙江省 胜利油田 山东省 塔里木油田 新疆省 作用 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 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 3 西气东输 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4 铁矿 分布 分布广泛 以河北 冀 辽宁 辽 四川 川或蜀 储量最大 作用 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特点 贫矿多 富矿少九大钢铁工业中心

6、鞍山 北京 武汉 包头 上海 攀枝花 太原 马鞍山 重庆 二 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 1 分布特点 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 表现出沿海 沿江河 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2 四大工业基地 从北到南辽中南工业基地 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 三大工业地带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 兰新沿线工业地带三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 高新技术产业指建立在新的科学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它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书山有路2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是衡量一个国家

7、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 产业部门 电子信息类 生物技术类 新材料 新能源等4 分布特点 大分散 小集中 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大城市附近 第四节交通运输一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 铁路 我国现在和将来的主要运输方式 我国铁路干线可分为 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即五纵三横 五纵 京广线 京沪线 京九线 焦柳线 宝成 成昆线 三横 京包 包兰线 陇海 兰新线 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 2 公路和航空 公路分为国道 省道 县乡道 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的航空港都是主要公路的枢纽城市 3 水上运输 分为远洋运输 沿海运输 内河运输 湖泊运输 二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 运输方式运载量 铁路公

8、路水路航空 运价速度灵活性最大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居中最好最大最小最慢最差最小最高最快居中 三 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 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航空和水路等 管道 2 铁路分布格局 纵贯南北 横穿东西 3 公路发展比较快 成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高速公路 在省际交通运输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航空以首都北京为中心 航空运输的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 交通运输网铁路线 公路线 航空线等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 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第五章 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环境对民居 服饰和饮食的影响1 自然环境是由大气 水 动植物 岩石

9、土壤 太阳光的组成 一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3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民居及时满足这种需求的建筑 4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的民居 无论造型 结构 还是材料 功能 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3 书山有路 二 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1 服饰是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 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2 服饰主要包括衣 裤 裙 鞋和袜等 也包括头 颈 胸和手等部位佩戴的各种饰物 3 服饰的基本功能是抵御寒暑 减少日晒 遮挡风雨 防止蚊虫叮咬 美化自身等 4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 服饰也各具特色 傣族妇女 窄袖短衣和统裙 乔其纱 丝绸等缝

10、制男子 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 肥大的长裤聚居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藏族传统藏袍 长袖 宽腰 大襟适应高原温差大 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由于气温日较差较大 藏袍的穿戴方式甚至在同一天内也不一样 三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1 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线着各地农作物的种类 从而影响到饮食的材料和做法 烹调技术技法多样 讲究用料 讲究刀工 讲究调味 重火候 烹调技法如煮 蒸 烤 炒 烧 炖 炸 熘 卤 腌 涮 煎 爆 焖 熏等 刀工有直刀 片刀 坡刀 花刀等多种方法 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苏菜 浙菜 粤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川菜 以麻辣 厚味著称 防湿作用 川菜名肴 如 鱼香肉丝 宫爆鸡丁 麻婆豆腐 等 第二节

11、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一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1 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 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 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 独特的文化内涵 3 地方文化特色包括历史文物 文化遗迹 古典建筑 文化艺术 风土民俗 工艺特色 风味佳肴等 4 到2011年6月 中国已有41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数量仅次 4 书山有路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位居世界第三 5 泰山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的景观 二 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游业的

12、发展 1 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2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保护地方文化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适度的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 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 2 过度的开发以及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 则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如环境污染 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毁坏等 3 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 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学习与探究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1 怎样确定旅游目的地 答 根据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职业 不同的喜好 不同的经济收入 不同的闲暇时间来确定 2 可以通过

13、哪些途径查找资料 答 报纸 杂志 图书 广播 电视 电影 互联网 旅行社 甚至亲戚朋友 都是搜集旅游信息和资料的源地 3 选择旅游路线的基本出发点 用最少的时间 花最少的费用 获取最多的旅游信息 获得最满意的旅游效果 4 设计旅游线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5 书山有路 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 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线路 或多边形 尽量避免往返线路的重复 合理安排时间 考虑好各项旅游活动选择在什么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 旅游活动内容要多样化 要注意劳逸结合 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5 出发前需要准备哪些必需的东西 答 必要的衣物 地图 照相机 有条件的还可以

14、带上摄像机 望远镜 指南针等 足够的钱 信用卡 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 常用的必备药品 小小针线包 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地理区域的划分一 秦岭 淮河线秦岭 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6 二 四大地理区域1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的确定把秦岭 淮河一线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 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 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 中国分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 书山有路3 根据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异 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7 第二节四

15、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 对生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农业方面 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 饮食 交通运输工具和民居等方面 其中民居最能够直接地体现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书山有路 8 第七章 认识区域特征第一节 北京北京发展历史 北京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也是我国著名的古都 为辽 金 元 明 清等朝代在此建都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和园林 荟萃了独具地域特色的 京味儿 文化 故宫是明 清两代的皇宫 也是世界显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 是中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园林 北京烤鸭 琉璃厂 地理位置是认识城市自然条件的起点 地理位置包括 纬度

16、位置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也叫区位 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纬度位置 地处中纬度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有适合发展的冷热 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海陆位置 虽居内陆 但距海较近 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 相对位置 区位 交通发达 是东北 西北 南方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在华北的交汇处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的城市职能 职能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表现 全国的政治中心 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 各国驻华大使馆都设在北京 全国的文化中心 北京的高等院校最多 科研机构最多 博物馆最多 8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 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9 工业部门变化 表现 化学 钢铁 电力等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电子 汽车等科技含量高 污染和能耗少的工业蓬勃发展 原因 北京具有人才 信息 科技等优势 但能源和资源比较缺乏 其职能对环境保护有很高要求 存在问题 北京发展的问题 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古建筑保护问题和水资源问题10 北京的发展 工业部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化学 钢铁 电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