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55350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摘要如何防止和控制税收流失是税制建设和税收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一直为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经济学家所关注,在我国,由于财税体制正处于改革和创新阶段,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税收流失的问题就尤显突出, 本文对税收流失的概念、形式、现状和产生税收流失的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税收流失的初步措施。关键词:税收流失 原因 政策建议目 录引言1一、税收流失现象概述1(一)税收流失的界定 1(二)税收流失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 1二、我国导致税收流失的途径及其成因、 规模分析 2(一)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流失3(二)偷逃骗避税引发的税收流失3(三)居高不下的欠税引发的税收流失3(四)大量地下经济存在

2、引发的税收流失4三、国外税收征管中的经验、教训4(一)完善的税收制度5(二)健全的法律保障和严厉的税收惩罚并重5(三)合理的机构设置5(四)分工明细的制度设计5(五)广泛、充分的税收宣传和高素质、高操守的中介机构6三、构建避免税收流失的长效机制6(一)加强部门合作,构建以税务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税体系61、建立政府主导机制。 62、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73、建立网络化信息共享平台。 74、构建税源监控机制。 75、构建科学考核机制。 7(二)加强税收征管,构建科学、有效、和谐的税收征管体系71、加强税收立法,确保法律的严密性。72、加强税务执法,确保法律的严肃性。83、积极推进费税改

3、革,把实际意义的税收转化为法定意义的税收8四、参考文献 9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程闪引言:论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的必要性税收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税收领域的一项顽症,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税收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税收流失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中的普遍现象,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共同难题。它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并造成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弱化、收入分配的不公、市场价格的扭曲,进而导致不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控制中国的税收流失规模也就成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以此为出发点,从税收流失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税收流失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如何

4、治理税收流失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税收流失现象概述(一)、税收流失的界定 税收流失是指在一定的税收制度条件下,国家对所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应征收而未征收到的税 款。参见 马国强税收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版 第4页。这里所说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两部分。“地上经济”(又称“公开经济”),是指已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在国家有效控制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及其收入。与之相反,“地下经济”(又称“非法经济”)是指防止和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和监察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收入。两种经济活动 中都存在税收流失现象,前者是显性流失,后者为隐性流失。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5、、税费负担的增加和政府管制能力的下降,“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会有增多的趋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属于国家政策允许和权限范围内的税收减免不在税收流失之列,而违反国家政策规定超越权限审批的税收减免或变相减免则属于税收流失。(二)、税收流失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事关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税收流失目前是我国面对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税收流失不仅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紊乱,破环了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国家财政紧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甚至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1、对国家财力收入的影响。税收的产生是基于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也就是说,税收的首要职能是筹集财政资金。参见 杨

6、崇春 中国税务年鉴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版 第6页截止2005年底,我国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90以上。税收成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促进社会公用事业发展的主要财力来源。大量的税收流失,必然会使国家可支配财力减少,许多事关国计民生且必须由国家才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无法落实,一方面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也成为各种乱收费的“助推剂”。2、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税收流失对资源的配置的影响,是指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影响。从商品与价格的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税

7、收流失,就会使得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能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这种现象,破坏了各种资源合理流动平衡状态,成为催生地下经济、隐蔽经济的温床,加剧了产业结构畸形化的程度。此外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扭曲,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造成资源配置的更大浪费。3、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直被视为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累进税制的广泛采用,更被视为政府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法宝。税收流失现象的存在,就会使政府制定政策时设想的调

8、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可能被扭曲,甚至出现与其初衷相悖的结果。据有关专家称,尽管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缩小收入差距,但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仍在继续。大量的税收流失让一些人迅速暴富起来,由于其所得并非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的结果,因而,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仇视和嫉妒。时下,在一些人中存在的仇富心理便是这种现象最好的诠释。4、对宏观调控的影响。由于许多税收流失行为如偷逃税等要取得成功而被税务部门发现查获,纳税人必须通过合法或者违法手段摆脱政府有关部门的监控和管理,如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和个人为了偷逃税或进行其它税收流失活动,往往是通过伪造、隐瞒、篡改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经济、会计、财务信息和数据,从

9、而向税务部门和其它管理部门提供虚假的、不真实的信息数据,这样就使得政府各部门统计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数据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经济活动情况,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出许多失误的决策,从而可能导致破坏性的结果,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5、对劳动就业方面的影响。由于税收流失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超过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人便千方百计转移、隐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应运而生。为了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业主在自身获益的同时,也让地下经济活动中的从业者以较少劳动时间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报酬,使大量的劳动者由公开经济活动转入地下经济活动,从而影响

10、到社会的劳动就业。6、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灵魂之一是公平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允许某些市场参与者存在税收流失,实际上是对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种税收歧视。目前我国大量的税收流失,已经造成了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税收负不公,使利于偷逃税企业与依法纳税企业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我国导致税收流失的途径及其成因、 规模分析2012年中国税收总收入完成前引,第8页。10.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1%,这一增速大幅回落,为近三年最低水平。而据有关部门推算,2012年我国税收流失在2万亿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约占应纳税款的20%左右。综合来看

11、,如此巨额的税收流失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一)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流失。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大量流失。近几年来,电子商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管理却没有得到稳步的进步,征税对象难以确定和划分。电子商务交易的查询、订货、支付等过程都是以电子信息交换数字文件的方式进行的,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整个过程都没有实物形式的出现,因此税务部门很难确认哪些数字文件的传递应该收税,哪些不用收税。这势必造成电子商务税款的大量流失。根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3月20日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参见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国电子商

12、务研究中心 2013年3月 第2页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同比增长30.8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6.25万亿,同比增长27%。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64.7%。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所引发的税收流失是难以估量的,而造成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流失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1、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征管困难。电子商务交易的查询、订货、支付等过程都是以电子信息交换数字文件的方式进行的,从生产、流通到消费整个过程都没有实物形式的出现,如果不能与网商、银行、海关等进行密切的协作,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流失将在所难免。2、无法可依造成的征管困难。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所有人始料未

13、及的,它所对应的法律依据现在还没有得到健全,因此,尽快的健全相关法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二)偷逃骗避税引发的税收流失。偷逃骗避税现象尤为突出。我国的偷逃税面相当广,参见 李磊我国企业偷逃税问题研究企业文化2013第2期 第1页据有关资料2008年报道,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偷逃税面为50%,乡镇企业的偷逃税面为60%,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偷逃税面为80%,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偷税面为60%,个体的偷逃税面在90%以上。骗避税现象也普遍存在,且骗避税手段越来越隐蔽化。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1、社会从众心理在作祟。参见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 第45页社会从

14、众心理是指当群体规范被成员接受以后就会成为控制和影响群体成员的手段,使成员在知觉、判断、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在偷逃骗避税方面表现为:由于受利益的刺激和诱惑,许多人将偷逃骗避税收当作“勇敢者的行动”相互影响。在这种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原来依法纳税的人也因为偷逃骗避税收获得额外利益的预期增大而加入到偷逃骗避税的行列中去,使偷逃骗避税收人数增加同时税收流失的“黑洞”也随之扩大。2、偷逃骗避税的违法成本太低,使一部分人产生了投机心理。偷逃骗避税行为即使受到查处,一般就是补缴税款,最多象征性地处以罚款,纳税人基本没有太多顾虑。因此,如何加大偷逃骗避税的违法成本,使纳税人依法缴税就显得尤为必要。(三)居高不下的欠税引发的税收流失。居高不下的欠税。近年来,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现象日趋严重,每年年末欠税金额均在500亿元以上。从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