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67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温馨提示:此次考试卷面分为5分说明:1. 书写整齐无大面积涂改且主观题基本完成的得5分2. 书写有涂改或主观题未完成的,根据情况扣(1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50分)1.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A.美苏实际

2、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建立了政治同盟组织3. 下表是欧洲一体化大事记(部分),对该表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人员、货

3、物、资本、服务的自由流动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等十国正式加入欧盟A.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寻找安全和发展的产物 B.欧洲一体化程度加深,范围扩大C.两极格局解体为欧洲一体化提供有利环境 D.欧洲一体化最终覆盖了整个欧洲4. 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5. 2018年6月12

4、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会后特朗普表示不再有来自朝鲜的核威胁,朝鲜将会有潜力巨大的未来。对此解读正确的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美国放弃了称霸世界的计划C.朝鲜具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6.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反映的主题是A.工具材质的发展演变 B.工具动力的演进历程C.手工业不同经营方式 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7. 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形式多样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

5、.个体经营8.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 C.连续性 D.脆弱性9. 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10. 宋朝材料反映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全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

6、坊墙、坊门。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此信息说明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草市分布在城内各处C.商帮云集娱乐事业繁荣 D.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11.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12. 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

7、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13.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14.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

8、现了富裕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15.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16. 钱穆认为:“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 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 D.

9、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17. 太初三年,汉武帝出兵远征西域大宛国。为备足兵源,汉武帝下令征调全国“七种人”当兵,即:罪吏、亡命(逃亡者)、赘婿、贾人(有店铺的商人)、有市籍者(原来是商人的人)、父母有市籍者(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大父母有市籍者(祖父母原来是商人的人)。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A.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B.商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C.穷兵黩武,歧视少数民族 D.采取措施,维护国家统一18.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

10、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方兴未艾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19. 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表明当时英国A.成为世界工业中心 B.禁止海外商品流入C.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D.确立海上霸主地位20. “在英荷战争中,英国动用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处于劣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荷兰造船落后战舰无

11、从发展 B.英国手工工业基础雄厚C.英国获胜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D.荷兰失去了北美加拿大21.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予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A. 民主政治的完善 B. 工业革命的需要 C. 自然科学的发展 D. 开拓世界市场22.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

12、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3.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24.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

13、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总额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右图)。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变化(单位:亿法郎)A. 世界各地间的贸易额增长迅速B.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 市场范围继工业革命以来不断扩大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二. 材料分析(本大题有3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15分,共45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

14、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摘编自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冷战”起源的原因。(2分)材料二 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摘编自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的发展(2)材料二认为美苏40余年“冷战”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亚洲地区为例,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3)材料三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6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6分)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