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67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1 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知识回顾 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时间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1min=60s(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1m=10dm=102cm=103mm=106m=109nm(3)速度单位换算1km/h=5/18m/s 1m/s=3.6km/h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 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用米/秒(m/

2、s)、S用米(m)、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1,s1,t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1=s1/t1;v2,s2,t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2=s2/t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1+S2=a,或者S1-S2=b,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类型与典例突破 类

3、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 B108m C18km D0.3km【答案】A【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vt=1.2m/s900s=1080m。类型2. 根据图像反映的信息结合速度公式求解【例题2】(2018潍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

4、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答案】D【解析】(1)首先会根据图象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从图象中得出第4s时两者相距的路程;(2)根据二力平衡得出甲乙所受到的拉力大小;(3)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状态。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12m4m=8m。故A错误;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

5、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B错误;CD.根据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3m/s,乙的速度v乙=1m/s;v甲v乙,所以甲做速度为3m/s的匀速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故C错误、D正确。类型3.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速度公式进行的求解【例题3】(2018济宁)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 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 km/h。站名到站时间出发时间里程/km北京南06:4306:430济南西08:3708:4140

6、6曲阜东09:1309:15535【答案】129;214。【解析】根据列车时刻表获取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s1;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s2,时间t2,由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v2。由题知: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s1=535km406km=129km;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路程为s2=535km,t2=09:1306:43=2h30min=2.5h;由v=得:v2=214km/h。类型4.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结合速度公式求解【例题4】(2018湖南岳阳)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

7、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解析】涉及速度的综合计算类问题,对研究对象用速度公式一一对应的分析,然后通过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小明父亲追上小明所走的路程等于小明走的路程,由速度公式v=s/t可得;出发5min,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明 经过的路程,再利用相对速度求出时间,用总路程减去小明父亲的路程

8、就是相遇时离学校的路程(1)由v=s/t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由可得,v1(t0+t)=v2t,5(51/60+t)=10t,解得:t=1/12h=5min(2)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设为t ,则v2t+ v1t=v1t010 t+ 5t=55/60 t=1/36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1/36h=5/18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中考达标训练题 一、填空题1.(2019湖南怀化)雪峰山隧道总

9、长约7000m,小汽车在隧道内限速80 km/h.某辆小汽车经过雪峰山隧道用时350s,则小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该小汽车是否超速?答: (选填“是”或“否”)。【答案】20;否。【解析】小汽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350s,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由v=得:v=214km/h。由v=20m/s=203.6km/h=72km/h80km/h,所以该汽车没有超速。2(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

10、,大约需要s。【答案】电磁波;1.75。【解析】“鹊桥”与月球背通信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已知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根据公式t=求出时间。(1)“鹊桥”与月球背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的,即光波,因为太空是真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传播速度为3105km/s,由v=可得传播时间:t=1.75s。3(2018烟台)甲、乙两小车

11、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5s时两车相距,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答案】0.2m/s;0.5m;西。【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1)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则甲的速度: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所以,v甲v乙;经过5

12、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0.2m/s5s=1m,s乙=v乙t=0.1m/s5s=0.5m,此时两车相距:s=1m0.5m=0.5m。(2)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4.(2019安徽省)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m/s。 【答案】 1500 【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

13、播15km用的时间为t10s,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5.(2017四川成都)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cm,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cm/s【答案】4.30;2.15【解析】根据题意找到时间和对应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根据公式v=s/t直接求解速度。在解答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读出木块左边缘在A处和B处时的刻度值,二者之差即为总路程,再读出两处秒表的示数,二者之差即为总时间,最后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木块左边缘在A点的刻度为:1.00cm,在B点的刻度为5.30cm,AB段总路程为:

14、s=5.30cm1.00cm=4.30cm,木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5min18s,在B点时的时刻为:5min20s,AB段总时间为:t=5min20s5min18s=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v=2.15cm/s根据题意找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注意物理量单位的统一,根据公式v=s/t变形s=vt求解路程。二、选择题6.(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s -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 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 / 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答案】 C 【解析】A.24s内乙的路程保持8m不变,说明他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4s时乙的速度是0m/s,甲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04s内乙的路程为8m,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3s时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在乙的后面,故D错误。7.(2018河南模拟题)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