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65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 “无用之辩”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A. 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 B. 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C. 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

2、D.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2. 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交通日益发达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市镇开始兴起A. B. C. D. 3. 元代杂剧是融合了前代各种戏曲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的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杂剧的突出特点是()A. 流传范围广 B. 反映社会生活 C. 富于观赏性 D. 体现文化融合4.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

3、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A. 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 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C. 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 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5. 徐继畲在1844年的瀛寰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 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 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为崇拜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

4、习已成时代潮流6. 右图为民国初期的一幅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B.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C. 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D. 反对暴力革命,提倡渐进改良7. 曾有人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随着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对新文化运动()A. 批判复古思潮 B. 引进西方学说C. 破旧未能立新 D. 提倡文学革命8. 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部分),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时间产业女工人数占总产业工人比例行业1

5、930年37.4万31.7%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1933年24.3万48.7%A. 国家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变革,妇女开始成为自由劳动力B.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轻工业获得迅速发展D. 清朝末年废止缠足等法令的推行,提升了妇女劳动能力9. 历史地图可以显示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下图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 “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B. “井冈星火,成为燎原之势”C. “要种族不灭,唯抗战到底”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0. 下列电文(1948年7

6、月19日)中“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1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A. 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 B. 为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奠定基础C. 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D. 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11. 右图时事漫画中有中高低三株竹笋,生动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漫画作者丰子恺以“一夜风吹一尺长”的雨后春笋寓意()A. 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贪快B. 国民经济比例呈现严重失调C.

7、 社会主义事业将会蓬勃发展D.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12. 下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B.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13. 法国学者戴密微在中国和欧洲最早在哲学方面的交流一书中指出:“从17世纪开始,欧洲就开始了文艺批评运动,而发现中国一举又推动了这一运动的蓬勃发展。”文中“发现中国”的准确含义是()A. 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B. 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历史文明进程C.

8、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D. 文艺复兴运动受到了中国文化积极影响14. 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的国家是()A. 荷兰、英国、法国 B. 英国、荷兰、法国C. 法国、英国、荷兰 D. 荷兰、法国、英国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指出:“为了摆脱困境,国内统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该现象出现于()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苏联模式”时期 D. 第三次科技革命16. 列宁曾讲到:“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

9、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请分析判断这段讲话发生在()A. 1917年3月 B. 1917年4月C. 1917年7月 D. 1917年11月17. 从1920年到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政府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 苏俄应

10、对战争的无奈之举 B.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C. 体现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 D. 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迂回过渡18. 右图所示是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会面时达成的瓜分东欧的内部协议(部分)由丘吉尔标注的百分比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勾画确认。罗斯福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该协议()A. 破坏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B. 反映了苏英国家利益一致C. 导致了战后两大阵营对垒D. 带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19.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其中“国

11、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A.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多极化趋势出现C. 关贸总协定签署 D. 多极化趋势加强20. 下图中按文学作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21. (14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李佳哲董

12、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

13、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2) 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4分)(3) 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5分)22. (13分)下表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阅读下列材料:单位:100万英镑 类别年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7012.00.41.83.617242.40.41.93.817543.00.61.86.41774

14、4.10.72.28.517849.60.92.110.7179415.40.82.519.0180427.41.11.733.8181436.41.50.738.0182435.51.00.932.6183447.72.51.942.1184451.05.23.551.4185489.46.611.685.31864165.310.425.3142.71874173.423.747.1205.31884169.024.659.6196.61894156.430.675.3173.5据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完成下列要求:(1)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根据材料所示年份进行归类并加以说明。(3分)(2) 简述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在上述三个阶段中的变化情况。(5分)(3)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三个阶段中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变化情况的具体原因。(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