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55016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长沙市年度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2020)设 计 号:2004-124委托单位:长 沙 市 商 务 局设计单位: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二OO五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城市概况第三章 城市商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第四章 城市商业中心布局规划第五章 特色商业街建设规划第六章 商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第七章 商业零售业态建设规划第八章 物流配送业建设规划第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长沙市商务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需要,编制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05年2020年)。第二条 规

2、划依据1、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及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17号)中有关深化专业规划的要求。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2004)3、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经贸贸易2001789号)、关于进一步作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厅贸易200244号)、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国经贸贸易200383号)中规定省会城市等必须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4、湖南省地方标准商业设置规范。5、长沙市商品市场网点“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沙规划纲要6、长沙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设计要点(长规函2003285号)

3、第三条 规划范围以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所确定的长沙市市区行政区域加长沙县县城星沙镇,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区、商业副中心区、区域性商业中心区、社区商业网络、商业街、批发市场、主要零售业态、物流中心等方面。第四条 规划期限近期规划:2005年-2010年,以改造、完善为主;远期规划:2011年-2020年,以发展、提高为主。第五条 规划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体现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要求,以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为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本动力,

4、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规划,科学指导,率先发展,加快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第六条 规划原则1、商业网点规划要与长沙城市规划相结合。2、商业网点规划要与长沙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商业网点规划要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投资者利益相结合。4、商业网点规划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5、商业网点规划要与城市环境整治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相结合。第七条 本规划是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遵循本规划。第八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

5、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九条 本规划自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本规划的解释权属长沙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由长沙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城市规划与商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维护本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负责实施严格遵守和执行规划各项管理规定。第二章 城市概况第十条 城市性质长沙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并将逐步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第十二条 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长沙市都市区人口规模为3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1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其中主城区(中心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城市人口为264万,城市建设用地253平方公里。第十三条

6、长株潭城市群远景设想远景长株潭城市群将发展成为有一流环境品质和现代化城市运转效率的城市连绵区,该连绵区以三市主城区及中间地带长约90公里、宽约50公里,其中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2050年,长株潭总人口将达到1600万左右,核心区城市人口可能达到8001000万人,其中长沙450-550万人左右,核心区规划采用带状组团型发展模式。第十四条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沿湘江、319国道两条生长轴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筑“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为城市主体,“两次”为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四组团”为暮云、捞霞、高星、含浦四个组团。第三章 城市商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第

7、十五条 长沙市城市商业发展战略1、创新战略、2、品牌战略、3、文化立商战略第十六条 长沙市城市商业发展总体目标着力打造长沙市1小时经济圈,以长沙市为核心,进而带动辐射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等周边城市,在开放理念方面,资源整合方面以及优惠政策配套等方面,用现代经济发展的思维进一步调整、完善,形成全国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中我省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使之成为中南地区现代化商贸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区域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体系,形成1个市级商业中心、13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和18条主要商业街,协

8、调发展的市区网点三级体系的基本布局;基本建成有利于扩大流通规模、规范流通秩序、提升产业优势的现代批发市场体系,形成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和废旧物资等专业市场协调发展的基本局面;统筹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统一、各具特色的城镇小康型商业体系,使之成为中南地区现代化商贸中心。第十七条 长沙市城市商业零售业态总体目标全市大型购物中心控制在6家以内,大型综合超市控制在58个以内,仓储商场控制在5个以内,百货商场控制在31个以内、星级宾馆50家、大型餐饮网点55个;小型零售设施主要依靠有关规范、规定的配套要求和市场需求确定,不做总量上的硬性控制。1、近期目标(2005-2010年)改造、提升一个市级商业

9、中心,即五一广场商业中心;发展、完善六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即荣湾镇商业中心、火车站商业中心、大托商业中心、东塘商业中心、伍家岭商业中心、红星商业中心;配套建设社区商业网络;培育、规范以黄兴路步行街为代表的主要商业街;建设、整合四类批发市场,即农副产品市场、日用工业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扶持、完善四个组团商业中心,即高塘岭、含浦、金霞、暮云商业中心。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我市将拥有适度水平的商业设施;人均商业服务业面积将由目前的0.9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其中人均零售商业网点面积从目前的0.46平方米增加到0.6平方米;市域总营业面积达到3

10、50万平方米;现有农贸市场力争实现“农改超”。2、远期目标(2011-2020年)建设、完善一个服务于城市“南移”战略的现代区域性商业中心即大托商业中心;培育两个区域商业中心,即体育新城商业中心、观沙岭商业中心;完善社区商业网络;提升重点商业街;整合四类批发市场;加快发展城镇商业中心。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000亿元;人均商业服务业面积将由2010年的1.0平方米增加到1.2平方米;其中人均零售商业网点面积将由2010年的0.6平方米增加到0.8平方米;市域营业面积将增加为420万平方米。3、社区商业目标:规划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网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居住区商业,每个35万人的居住区设置

11、一个营业面积在2.5万平方米左右的邻里购物中心,以一两个超市(10002000平方米)为骨干,辅以理发、洗衣、租赁、杂货、餐饮、便利店,服务半径200500米,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以内可到达;另一个层次是街坊商业,服务人口约4000人,基本营业面积600平方米,鼓励设置便民店、生活服务设施。 第四章 城市商业中心布局规划第十八条 长沙市城市商业体系规划长沙市商业体系分为市级商业中心(一级商业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二级商业中心)、社区(居住区)级商业中心、专业(特色)街(区)、中心镇商业、一般镇商业五大类。 在空间布局上:明确1个市级商业中心、13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0个社区级商业中心。用地面

12、积导控上:用地面积控制在10平方公里,其中:都市区控制在56平方公里,外围圈四大片区控制在45平方公里。在营业面积导控上:核心圈老市区大中型零售商店、商务中心营业面积控制在300万平方米,边缘圈大中型批发市场营业面积控制在400万平方米,外围圈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及“三高”农贸市场营业面积控制在300万平方米。第十九条 市级商业中心规划设置引导鼓励设置专业店、专卖店、超市、便利店、餐饮网点、文化娱乐设施,限制设置仓储商场、专业市场、菜市场、集贸市场。 第二十条 市级商业中心规划布局规划构建1处市级商业中心,即:五一广场商业中心。五一广场商业中心东抵蔡锷路、西达太平街、南起城南路、北至营盘路,形状呈

13、长方形,规划控制面积达113公顷。近期规划以大型百货为主力业态,在积极引进著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同时,延续、保持和加强其传统商业特色,创新特色经营,挖掘湖湘文化,引导旅游商业,改善、改造和提升购物环境,发挥名店名街的社会影响力;远期规划大体形成购物、餐饮、休闲消费三分天下的消费格局,发展成为带有传统特色的新型综合消费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全长沙市的高档购物中心。第二十一条 区域性商业中心规划布局规划构建10处区域性商业中心,即:火车站商业中心、伍家岭商业中心、东塘商业中心、红星商业中心、望城坡商业中心、金霞商业中心、马坡岭商业中心、黎托商业中心、观沙岭商业中心、大托商业中心。第二十二条 荣湾镇商业中

14、心近期规划中应着重调整业态,依托岳麓山时尚生活广场、环城时尚生活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整体改造提升荣湾镇周边地区商贸业。在广场周边规划大型购物中心、高档宾馆、酒店以及写字楼,强调生态功能和文化品位,构建现代商贸、商务街区;发展连锁超市,控制新增大型百货网点,建设不同品牌的商业服务设施;充分利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这一知名品牌,开发新型商贸服务项目和旅游服务项目;在长远规划中,应统筹考虑岳麓区政府北迁后空间的开发与枫林路两侧商业服务设施的配套,考虑与桔子洲生态公园的协调,对批发市场着重进行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改造和提升现有的管理模式。第二十三条 火车站商业中心规划规划期内,继续发

15、挥该区作为我市服装和电子产品集散地的功能,以服装、电子产品批发为主的同时,打造一批精品品牌专卖店。进一步规划管理,改善购物环境;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和市政设施,创造文化氛围;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和市政设施,增加交通线路,方便顾客和商家进货出货;增加、改善、规范管理停车场地,以满足消费者停车购物以及商品流通的需要;适当增建大型的零售网点,形成配套的经营结构。第二十四条 伍家岭商业中心规划建设的丽臣商业广场、开福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借力新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开福寺宗教旅游商贸圈的打造和火车北站、粮一库等铁路专线单位的搬迁,形成以新一佳、芙蓉盛世、泰阳商城、维多利商业大厦等标志大厦为主体,以芙蓉北路、319国道为辅助,集多功能商厦、专业特色街市、连锁超市、餐饮娱乐、宗教文化及商务写字楼于一体的中心商业区。第二十五条 东塘商业中心规划近期应注重引入专业店和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增加餐饮、娱乐设施,配套建设方便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远期规划中,创立区域中心的商务特色,在实施城市“开拓”战略中,以大型购物中心和大型消费中心建设为具体措施,扩大辐射范围和经营力度。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