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预测题.doc .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354877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预测题.doc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预测题.doc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预测题.doc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预测题.doc .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 高考物理预测题 命题理由 课本中提到曾经的 双线并绕 本题就是双线并绕的变形 体现源与课本 高于课本 1 某输电线路横穿公路时 要地下埋线通过 为了保护线路而不至于被压环 预先铺设结实的过路钢管 再让输电 线从钢管中穿过 电线穿管的方案有两种 甲方案是铺设两根钢管 两条输电线分别从两根钢管中穿过 乙方案是 只铺设一根钢管 两条输电线都从这一根中穿过 如果输电导线输送的电流很强大 那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还是交变电流 甲 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B 若输送的电流是恒定电流 甲 乙两方案都是可行的 C若输送的电流是交变电流 乙是可行的 甲方案是不可行的 D若输送的电

2、流是交变电流 甲是可行的 乙方案是不可行的 答案 BC 提示输电线周围 存在磁场 交变电流产生变 化的磁场 可在金属管中产 生涡流 当输电线上电流很 大时 强大的涡流有可能将 金属管融化 造成事故 所 以甲方案是不可行的 在乙 方案中 两条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 金属管中不会产生涡流 是可行的 答案 BC 命题理由 理论联系实际 特别是热点问题 煤矿瓦斯当然是当前中国最热热点 2 中国煤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 瓦斯爆炸事故频发 危害极 大 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 的折射率 于是设想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 监 测 矿 井 瓦 斯 的 仪 器 如图所示 在双缝

3、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 B 在容器A 与干净的空气相通 在容器 B 中通入矿井中的气 体 观察屏上的的干涉条纹 就能够监测瓦斯 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 如果屏的正中央仍是亮纹 说明B中的气体与A 中的气体 成分相同 不含瓦斯 B 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 说明B 中的气体与A 中的气体成 分不相同 含有瓦斯 C 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移动说明B 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 D 只有用单色光照射单缝时 才可能在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答案 BC 提示 光经过两容器时 由于折射率不同 光速不同 会形成 等效路程差 到达正中央的光程差是 波长整数倍 也可能是半波长奇数倍 正中央可能是亮纹 也可能是暗纹 所

4、以如果正中央出现亮纹 容器B 中可 能含有瓦斯 也可能不含瓦斯 因此A 错误所以如果正中央出现暗纹 必有路程差 容器B 中必含有瓦斯 因此B 正确 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移动说明路程差在不停变化 B 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 C 正确 无论单色光照射单 缝还是白光照射单缝 都会出现干涉条纹 命题理由 3 有一种游标卡尺 与普通游标卡尺不同 它游标尺的刻线看起来就很 稀疏 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 方便 了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 如果此游标尺的刻线是将 39mm 等分成 20 份 那么它的准确度是mm 2 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 如图所示 正确的读数是mm 甲 乙 出 进 B A 说明 此题并非杜撰 新

5、出 厂游标卡尺大都是这种新式的 答 案 0 05mm 提 示 因 为39mm等 分 成20 份 每 份 是mm95 1 20 39 与2mm 的 整 数 之 差 为 mm05 095 100 2所以它的准确度是0 05mm 31 25mm 提示 因为游标尺的第五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对齐 所以读数为31 25mm 读数还可以 算 出来 如图所示 mm25 3125 031 75 910 31 看来这种新式卡尺与传统卡尺的准确度以及读数方法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新式游标尺的刻度较大 比原刻度多 出了一个整数毫米而已 命题理由 电阻的测量是电学实验永恒的主题 命题的关键是如何产生新意 创新 成了电学实验题

6、的灵魂 但创新不是猎奇 应该是在注重课本知识前提下的创新 本题就是用伏安法测量一个铜棒的电阻 关键是合理安排 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 从而减小实验误差 其境界是 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4 如图 一 有一铜棒 两端间的电阻R 很小 数量级为 10 1 现欲用伏安 法测定其电阻 为了便于导线的连接 用金属做了两个 箍 套在铜棒的两端 图二 中的 A B 表示两个导电箍 导电箍与铜棒之间存在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的数量级也在 10 1 与金属棒的电 阻在同一数量级上 所以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请用r表示导电箍 3 4 5 6 7cm 主尺 0 5 10 15 20 游标尺 3 4 5 6 7c

7、m 主尺 0 5 10 15 20 游标尺 mm75 995 15 mm10 图 一 与铜棒间的接触电阻 R表示铜棒自身电阻 根据图 二 的实物连线图 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实物连线图的电路 图 用图 二 所示的电路 得到的铜棒电阻的测量值与其真是值相比 测量值明显偏大还是偏小 答 按照图 二 的接线方式 接触电阻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上的电压值相差悬殊 而电流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电流值接近 B电压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上的电压接近 而电流表的示数与被测电阻电流值相差悬殊 如果再做两个同样的导电箍C D套在铜棒上 合理使用这四个导电箍A B C D 另外再使用一把刻

8、度尺 可以 减少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就能够较准确地用伏安法测量出铜棒的电阻 请在图 三 中将个元件正确连线 仍用r表示导电箍与铜棒间的接触电阻 R表示铜棒自身电阻 根据图 三 的实物连线图 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 实物连线图的电路图 5 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写完整 接好电路 调整滑动变阻器 使得电压表电流表有合适的读数U I A B V A 图 二 D C B A V A 图 三 用刻度尺测量 铜棒电阻测量值的表达式 测 R 测量多组数据 计算平均值 答案 电路图如图1 偏大 提示 实际上 伏安法测电阻的测量对象不是R 而是 r R r 而 r 与 R 又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故测量明显值偏大 A

9、 4 如图提示 由于电压表的内电阻远大于接触电阻 故电压表支路上接触电阻 可以忽略不计 电路如图2 5 测量 AB间的距离L CD间的距离L L L I U R测 命题理由 现行课本第一册第页有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 气垫导轨 毫秒计时器 在高考试验中尚未 出现过 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把 滑块放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 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钩 码相连 连接好光电门与数字毫秒计 两光电门相距S 放置 两个的时间 1 t 如图所示 数字毫秒计能够记录下滑块通过 2 t 回答下列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实验器材之外 还至少需要几种实验器材 才能够完成本实验 它们各有

10、什么用途 答 数字毫秒计有一个计时方式转换开关 置于左侧时 其计时功能是 光敏管无光照时开始计时 受到光照时 停止计时 置于右侧时 其计时功能是 光敏管第一次被遮光时开始计时 第一次被遮光时停止计时 在做本实验 时 应将计时方式转换开关置于左侧还是右侧 答 滑块两次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A V r rR 图 1 A V rr R 图 2 r r4 D C B A V A V A 光电门 1 光电门 2 S 在本实验中 实验数据满足一个怎样的关系式才算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 参考答案 还至少需要三种实验器材才能够完成本实验 天平 游标卡尺和弹簧秤 用天平测量滑块质量M与钩码的质量m 用

11、游标卡尺测量当光板的长度S 用弹簧秤测量质量为m的钩码的重力F 从而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m F g 应将计时方式转换开关置于左侧 1 1 t S v 2 2 t S v 2 2 2 2 1 2 2 1 2 1 t S mM t S mMmgS 命题理由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6 按照经典的电子理论 电子在金属中运动的情形是这样的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 下 自由电子发生定向运动 便产生了电流 电子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与金属 离子发生碰撞 将动能交给金属离子 而自己的动能降为零 然后在电场的作用重 新开始加速运动 经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后 再与金属离子发生碰撞 设电子在两次碰 撞走的平均距离叫自由程 用l

12、表示 电子运动的平均速度用v表示 导体单位体积 内自由电子的数量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子的电荷为e 请写出电阻率的表 达式 解 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为 1 InesvL 根据电阻定律 2 l R s L 根据欧姆定律 3 U R I L 在自由程内 电子在加速电场作用下 速度从0 增加到v 根据动能定理 21 4 2 qumv L 又由于 0 5 2 v vL 由 式可得出电阻率的表达式 2 2 6 mv ne l L 2006 名家竞猜高考题 试题1 近年来 上海 江苏 河南 新疆等地都陆续投入使用了太 阳能路灯 如图 太阳能路灯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部分 包括支架 LED 灯头 控制

13、箱 内有控制器 蓄电池 和灯杆几部分构成 太阳能电 池板光效达到127Wp m 2 效率较高 灯头部分以 1W 白光 LED 和1W黄 自由程 l 两端电压 U 光 LED 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排列为一定间距的点阵作为平面发光源 已知某地区近二十年年均辐射量107 7Kcal cm 2 经计算该地区峰值日照时数约为 3 424h 负载输入电压24V 功耗 34 5W 每天工作时数8 5h 如果要求可以连续工作7 个阴雨天 你认为应选用蓄电池类型为 A 2 台 12V100AHB 1 台 12V100AH C 3 台 12V100AHD 无法计算 猜题理由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说明中 明确把 获

14、取知识的能力 作为五大能力要求之一 提出了获 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 高考中 有的信息题提供的是全新的知识 要求在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用科学研究的 一般方法来解决问题 有的信息题只是给出新的实际问题的情景 而用到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已有的 还有的信息题 并不要求完整的处理整个问题 只对局部环节进行考查 本题所给信息较多 但题目较简单 要求考生联系实际会 处理分析文字信息 详细解答 根据负载输入电压24V 功耗 34 5W 每天工作时数8 5h 可计算出负载日耗电量12 2AH 在蓄电池充满情况下 连续工作7 个阴雨天 再加上第一个晚上的工作 蓄电池容量 12 2 7 1 97 6 AH 选用 2

15、台 12V100AH 的蓄电池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答案 A 试题2 2005 年 10 月 12 日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 神州六号 载人航天宇宙飞船 费俊龙 聂海胜两位宇航员搭乘飞船在太空中环绕地球运行77 圈后 经过115 小时 33 分钟的飞行 于10 月 17 号凌晨返回 地面 神州六号 发射的成功 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已知 神州六号 总质量为m 在离地 h 高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1 如图是A 神州六号 的火箭发射场 B 为山区 C 为城市 发射场 正在进行发射 若该火箭起飞时质

16、量为2 02 105kg 起飞推力2 75 106N 火 箭发射塔高100m 则该火箭起飞的加速度大小多少 在火箭推力不变的情况 下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火箭质量的变化 火箭起飞后经多长时间飞离发射 塔 2 为了转播发射实况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 已知传输无线电广 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m 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 556m 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 使城市 居民能听到和收看实况 必须通过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电视信号 这是因为什么呢 3 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五圈进行了变轨 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 的圆形轨道 则飞船在轨 道上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多大 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周期是多少 质量为m0的宇航员 他在飞船中的重力将变为多大 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4 神州六号 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 轨道舱将仍留在太空运转半年 请你分析一下轨道舱运行周期和 速度与原来相比如何变化 猜题理由 卫星 飞船的问题贴近科技前沿 且蕴含丰富的中学物理知识 如万有引力定律 匀速圆周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等 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 情景新 综合性强 对考生的理解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