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54818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低碳旅游是我们的选择(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碳旅游 我们的选择 一 什么是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 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 以低能耗 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 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 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它要求通过 食 住 行 游 购 娱 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 降低污染 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 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 何时提出 低碳旅游 这一概念 低碳旅游 概念的正式提出 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 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 的报告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召开之后 低碳 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名词之一 最近 在全国范围内提出要创建低碳经济 低碳建筑 低碳交通 低碳生活

2、 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 六位一体 的低碳城市 而为了向市民推行更健康 更环保 更时尚的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 这一概念逐渐加温 二 旅游业低碳化的必然趋势 一 旅游业的低碳产业属性旅游业本身是低碳产业 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在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 两型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中有重要贡献 参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公式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 3 初步估算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 结果为0 202 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 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 11 因此旅游业是低耗能产业 而且 我国工业污染约占总污染的70 农业污染占到总污染的近三分之一 而旅游业主要是少部分生活性污染物排放 因此 旅游业是低

3、碳绿色产业 是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 二 旅游业仍有很大的节能减排空间旅游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 住宿以及主题公园娱乐 滑雪等旅游活动 如普通居民一般一天用水100 300升 但星级宾馆用水则达到每天500 2000升 超豪华宾馆则更高 又如随着气候变暖 冬季雪期缩短 雪量减少 滑雪等旅游项目不得不依赖人工造雪技术 据估算 北京市人工造雪一个冬天要用掉半个昆明湖的水量 相当于全北京市一天用水总量的1 10 是8300多户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三 低碳化是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高碳的工业社会逐步向低碳的服务型和生态型社会转变阶段 响应国家到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

4、下降40 至45 的 节能减排 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中国旅游业亟须加快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使其真正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四 低碳旅游发展符合相关者利益具有内在动力低碳旅游是一种绿色生态 循环高效 可持续的旅游产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是一种面向未来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不仅是一种责任 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 提升游客修养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低碳旅游开发探索 一 构建 低碳 运行机制1 低碳型 旅游运营管理机构旅游行政管理机关 旅游相关行业协会 旅游企业等是旅游产业运营的主体组成部分 其行为对旅游形象和旅游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建立 低碳型 旅游运营管理体系

5、贯彻 低碳 运营管理理念 对低碳旅游的全面推进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应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 采取科学措施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将 节能减排 全面应用于工作运行中的每个细节 2 碳 审核准入制度结合 低碳社会 建设 对旅游行业进行 碳预算 确定年度碳排指标 推动旅游行业碳减排 在传统的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的基础上 以 碳排放 为衡量标准 将 碳生产率 旅游项目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纳入到项目效益分析中 确立科学合理的项目 碳排强度 旅游项目带动经济单位GDP的 碳排放 碳排强度与碳生产率是倒数关系 范围 建立严格的项目核准审批制度 在各旅游项目选择与开发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 环境成本

6、 资源成本 严禁依靠 透支 资源和生态环境来获取经济利益 3 碳身份标识 系统建立旅游行业 碳身份标识 系统 制定科学 完善 操作性强的评定标准 对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 住宿餐饮 休闲娱乐 旅游商品 旅游产品 旅游景区 景点 旅游线路等 进行严格评定分级 通过数字 颜色 图形等进行直观标识 以便旅游者辨识其节能环保水平 同时 结合现代数字化网络 建立旅游行业 碳身份 信息库 扩大 碳身份标识 系统的社会影响力 二 强化低碳旅游的教育功能旅游是一种能带给人愉悦增知 康体的活动 从这种意义上讲 旅游业是创造快乐与健康产品的产业 是制造精神产品的产业 旅游者是旅游的行为主体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视觉

7、听觉 味觉 触觉各种感官接收到来自旅游地的信息 从而使身心感到充实 放松和愉悦 这个过程是旅游者潜移默化的自我感知过程 具有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效果 同时 旅游通过资源 技术 人力 信息等的串联 开展相关旅游活动 是整合这些资源的有效平台 更是一种时尚性的平台 人人追求 人人向往 人人参与 人人共享 三 低碳化 旅游服务要素1 低碳 旅游交通根据国际环保组织提供的数据测算 传统交通方式消耗能源与碳排放量数据十分惊人 例如 以千克为单位 汽车碳排放 油耗 L 0 785 短途飞机旅行 200km以内 碳排放 公里数 0 275 中途飞机旅行 200 1000km 碳排放 55 0 105 公里数 2

8、00 长途飞机旅行 1000km以上 碳排放 公里数 0 139 随着长线旅游市场的繁荣 旅游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大大增加 据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8 统计数据 2008年国内旅游人次已达16 10亿人次 保守的估算国内旅游者仅交通所产生的年碳排放达到60万t二氧化碳 2 低碳 旅游住宿发展低碳旅游 应按照旅游行业标准 绿色旅游饭店LB T007 2006 不仅要提供安全的房间 健康的食品 还要节约能源 采用与环境友好的经营方式 建设低碳旅游住宿服务设施 每个细节都应考虑减少碳排放 同时通过有效的固碳手段进行 碳中和 实现区域 碳 系统的整体平衡 使用 低碳 环保的建筑与装饰材料

9、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修建和改造旅游住宿接待场所 广泛应用节能 节水 环保的技术与设施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循环再生材料 避免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建设垃圾 污水的分类回收再利用系统 减少化石能源和碳基能源的使用 广泛采用太阳能 风能 水能 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根据气候 景观 空间等情况选用 固碳 能力强的植物来美化环境和装饰空间 3 低碳 旅游餐饮旅游餐饮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旅游行业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 因此 发展 低碳 旅游餐饮 应制定旅游餐饮低碳化相关行业规范 建立科学的 节能减排的管理与操作规程 从就餐环境 餐具 原料 菜品 烹饪工艺等方面 深化和促进低碳减排 4 低碳化 娱乐与购物对于旅

10、游娱乐的 低碳化 需要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娱乐方式的积极引导 对娱乐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对娱乐项目进行重新设计和改良 尽量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减少或限制高污染 高耗能娱乐项目 如汽车越野 倡导自然 环保 健康的娱乐方式等等 对于旅游购物 除了购物场所和购物环境以外 还应对旅游商品进行低碳化 在保证产品质量与特色的基础上 从原料 工艺 包装等方面注重低碳减排 如 减少过度包装 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改用再生纸或布等可降解 可循环材料进行旅游商品包装等等 同时 应对旅游商品附加 碳足迹 标签 记录这一产品 在生长 生产的过程中 所排放的碳量 通过数字 图形 色彩等直观地反映给旅游购物者 从而引导旅游商品

11、市场的低碳化消费 促进旅游商品的低碳化设计与生产 四 创新 低碳旅游 产品在中国建设 低碳社会 战略发展背景下 国家正加快推进 节能减排 计划 各行业协会组织积极响应 推出了相应的计划与措施 作为最具综合性的旅游业应该 以倡导健康 文明 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宗旨 以促进生态环节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 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 创新开发系列 低碳 旅游产品 在低碳旅游发展的初期 针对普通游客市场 引入生态保护 碳中和 减碳等先进理念 突出娱乐 体验 教育及实践的功能 开发 减碳奉献 之旅 针对 大型企业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形象塑造 员工培训与奖励等 开发以拓展培训

12、 奖励旅游等形式为主的 碳补偿 之旅 针对 碳权交易 企业 深度整合旅游开发 生态建设 碳权交易 商务会展等 着眼国际 国内大区域范围内的 碳平衡 与 碳中和 通过建设 碳汇林 的方式 构建 碳汇银行 和碳权交易平台 围绕 碳经济 开发旅游 四 低碳之旅 国内知名低碳旅游地举例 燕子沟推荐理由 2012 拯救全人类的诺亚方舟拍摄地 有良好的低碳形象 景区高调倡导低碳旅游 在以往的川西旅游地中 很少有人提到燕子沟 近一年多才热起来 自 2012 放映后 燕子沟就更具吸引力了 冰川 雪峰 彩林 温泉这些川西该有的景色它都有 但最吸引人的 是长达30多公里的红石滩 红石的 身世 至今还是个谜 景区已尽量减少了观光车的使用 连扩建的步游道也是在以前山民采药时留下的道路上铺设的 景区内还停售一次性雨衣 提供免费雨具 去旅行吧 用最健康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