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54638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2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试题PDF.pdf(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试题 一 填空题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防洪法 1997 年 8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 二十七 次会议通过 同日颁布本法 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实行 2 防洪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 受益者合理承担 相结合的原 则筹集 3 防洪工作实行 全面规划 统筹兼顾 预防为主 综合治 理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4 防治江河洪水 应当蓄泄兼施 充分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和 水库 发电 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 加强河道防护 因地制宜的采 取 定期清淤疏浚 等措施 保持行洪畅通 5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 分为 洪泛区

2、 蓄 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6 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首长 负责制 统 一指挥 分级分部门负责 7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根据当地的洪 水规律 制定 汛期起止 日期 8 任何单位和个人 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 洪抗洪的义务 9 编制防洪规划 应当遵循 确保重点 兼顾一般 以及 防洪抗旱相结合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考虑 洪涝灾害规律和上下游 左右岸的关系以及国民经济对防洪的要 求 并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10 受洪水威胁地区的油田 管道 铁路 公路 矿山 电力 书 山 有 路 2 电信等企业 事业单位应当自筹资金 兴建必要的 防

3、洪自保 工 程 11 防洪规划应当确定防护对象 治理目标和任务 防洪措施 和实施方案 划定 洪泛区 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 12 河道防护工程的结构型式主要是坝 垛及 护岸 三种 二 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打 错误的在题后打 每题 1 分 共 10 分 1 禁止围垦河道 确需围垦的 应当进行科学论证 经水行政 主管部门确认不妨碍行洪 输水后 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 民政府制定长江 黄河 珠江 辽河 淮河 海河入海河口的整治 规划 3 长江 黄河 淮河 海河 珠江 辽河的防御洪水方案 由国家防汛指挥机构制定 报国务院批准 4 对河道 湖泊

4、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 按照谁设障 谁 清除的原则 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 逾期不清除的 由防 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 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5 在紧急防汛期 国家防汛指挥机构或者其授权的流域 省 自治区 直辖市防汛指挥机构有权对壅水 阻水严重的桥梁 引道 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作出紧急处置 书 山 有 路 3 6 在汛期 水库 闸坝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的运用 必须服从 有关的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 7 在汛期 水库不得擅自在汛期限制水位以上蓄水 其汛期 限制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的运用 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调度指 挥和监督 8 在凌汛期 有防凌汛任务的江河的上游水库的下泄水量必 须征得有

5、关的防汛指挥机构的同意 并接受其监督 9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 禁止进行爆破 打井 采石 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但可以取土 植树 10 紧急防汛抢险需要取土占地 砍伐林木 清除阻水障碍物 时 需先征得土地 林业等部门的同意 三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5 分 共 15 分 1 防汛抗洪工作 必须坚持贯彻落实 A 的方针 A 安全第一 以防为主 常备不懈 全力抢险 B 全面规划 统筹兼顾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C 临危不惧 抢护结合 团结奋战 确保平安 2 防洪工作坚持工程措施和 C 相结合 A 工程管理 B 工程设施 C 非工程措施 3 按照 防洪法 的规定 对河道 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

6、的 障碍物 按照 A 的原则 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 逾期 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 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A 谁设障 谁清除 B 河道管理单位清除 C 水行政主管 书 山 有 路 4 部门清除 4 河道安全泄量通常是指河道在 A 时洪水能顺利安全通过 河段而不致漫溢堤防或对两岸造成危害 不需要采取分蓄洪措施的 最大流量 A 保证水位 B 枯水位 C 汛限水位 5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 C 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 诱发的泥石流 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 害 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 预报预测预防难度大 来势猛 成 灾快 破坏性强 A 降雪 B 地震 C 降雨

7、6 施工导流贯穿水电站工程建设全过程 导流建筑物封堵 应在工程已具备可靠的 B 措施 可满足下游用水要求 并经主 管部门在蓄水前中间验收后方可运行 A 发电运行 B 度汛泄洪 C 安全蓄水 7 汛情紧急需动用部队执行防汛抗洪任务时 由 C 提出申 请报有关军事机关批准 A 当地政府 B 水利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 挥部 8 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企业 应当根据所在流域或者地区的防 御洪水方案 制定本企业的 A 措施 在征得所在地水行政主管 部门同意后 报本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A 防汛抗洪 B 搬迁避难 C 生产自救 书 山 有 路 5 9 水库工程的等级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

8、洪标 准 规定 水库工程分为 C 等 A 三 B 四 C 五 10 进入汛期后 江河水位上涨 各地根据水位高低及其对堤 防安全威胁程度将水位划分成 A 个等级 A 三 B 四 C 五 11 按照天然的流势或者防洪 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或者经批 准的运行方案下泄的洪水 涝水 下游地区不得设障阻水或者缩小 河道的过水能力 上游地区不得擅自 C 下泄流量 A 改变 B 减少 C 增大 12 防洪规划是江河 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 A A 基本依据 B 基本保证 C 基本内容 13 大中城市 B 公路干线 大型骨干企业 应列为防 洪重点 确保安全 A 人口众多的市县 B 重要的铁路 C 矿山 14

9、 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安全的河段 应当限定航速 限 定航速的标志 由交通主管部门与 A 商定后设置 A 水行政主管部门 B 当地人民政府 C 交通主管上级部 门 15 对居住在行洪河道内的居民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 组织 C A 学习防洪知识 B 建造防洪工程 C 外迁 16 防洪保护区是指 A 的地区 A 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 B 不在防洪标准内且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 书 山 有 路 6 C 尚无工程设施保护 17 河道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河道监理人员玩忽职守 滥 用职权 徇私舞弊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 分 对公共财产 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依法追

10、究 A A 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民事责任 D 其他责任 18 河道水位或者流量达到国家或省规定的分洪标准 依法启 用蓄滞洪区或分洪区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拖延 遇到阻 拦 拖延时 由有关 A 强制实施 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 水行政主管部门 D 河道主管机关 19 我国于 2005 年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汛条例 与修订前相比 主要是增加了 B 的内容 A 防御洪水方案 B 洪水调度方案 C 城市防洪预案 20 防洪法 规定 当江河 湖泊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 安全流量时 可以由 C 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A 事发地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 B 事

11、发地上一级人民政 府 C 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 21 汛情紧急需动用部队执行防汛抗洪任务时 由 C 提出 申请报有关军事机关批准 A 当地政府 B 水利部门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 四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40 分 书 山 有 路 7 1 我国把不同季节出现的洪水分为 ABCD A 桃汛 B 伏汛 C 秋汛 D 凌汛 2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出的防汛抗旱新思路是 坚持防 汛抗旱并举 实现由 B 向 D 转变 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 变 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A 约束洪水 B 控制洪水 C 管理洪水 D 洪水管理 3 防洪法 规定 防洪工作实行

12、 A C D 综 合治理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A 全面规划 B 同意安排 C 统筹兼顾 D 预防为主 4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 止进行 B C D 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 建房 B 爆破 C 打井 D 采石 5 在一定时间内 降落到水平地面上雨水深度叫雨量 按 24 小时雨量分为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个等 级 其中特大暴雨为 24 小时降雨 A 大暴雨为 24 小时降雨 B A 200 0mm B 100 1 200 0mm C 50 1 100 0mm D 25 1 50 0mm 6 长江是雨洪河流 暴雨洪水可分为全流域性和局部区域性 两种类型

13、建国后 全流域性洪水对我省造成重大损失的年份是 A 年 D 年 局部区域性洪水发生在中游的 1999 年和 1981 年 A 1954 B 1964 C 1996 D 1998 E 2001 书 山 有 路 8 7 在江河防汛中 经常用到几种特征水位 A 是指汛期河 道堤防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 C 是指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 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D 是根据防洪标准设 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 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设防水位 安全水位 警戒水位 D 保证水 位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应坚持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以 非工程措施为主 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的原则 我省 常用的工程措施

14、为山洪沟治理 滑坡治理 泥石流治理 山坡水土 保持 主要非工程措施包括 A C D 防灾减灾宣传 政策法规建设等 搬迁避让 建挡土墙 监测预警系统 编制防御预案 在汛期持续高水位作用下 河水通过堤身土壤的空隙 在 堤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 使堤坡湿润变软 甚至发生侵润水流 这种险情称为 B 它的抢护方法一般是在背河堤 D 目的是 降低背河堤坡的侵润线 使堤坡土体保持干燥 增强其抗滑稳定能 力 脱坡 散浸 填土加固 开沟导渗 10 堤顶或堤坡发生裂缝 裂缝走向与堤线大体垂直的叫做横 向裂缝 与堤线大体平行或呈弧线的 叫做纵向裂缝 对于横向裂 缝的处理一般采用 A 开挖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 回填时要分

15、 书 山 有 路 9 层夯实 并做成龟背形 再用彩条布等覆盖 纵向裂缝处理 一般 采用 C 并覆盖彩条布等以防雨水灌人 A 横樯隔断法 B 粘土填充法 C 翻筑处理 D 铺设 塑料布 11 河弯凹岸一侧因受到急流冲刷 掏空堤脚或岸坡 导致水 下坡度变陡 造成堤岸崩塌险情 对于这种险情的处理 应该 B D A 水下填土 B 水下抛石护脚 C 翻筑处理 D 铺设 塑料布 12 汛期在外江高水头压力作用下 水体向堤身内渗透 再从 堤内坡或堤脚冒出 并形成一个或多个出水孔 有的直接贯穿堤身 像水管一们具有明显的进口和出口 称为 A 其中流出的是清 亮的 叫做 C 流出的水是浑浊的 叫做 D 处理前者险

16、情 要在临河堵塞漏洞入口 背河反滤导渗 蓄水反压 对后者险情的 抢护 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在临河侧采用软帘堵住漏源或戗台截渗 同时在背水侧采取反滤导渗措施 A 漏洞 B 管涌 C 清水漏洞 D 浑水漏洞 13 由于堤身质量太差或存在其它生物隐患 汛期受水浸泡后 抗剪强度减弱 堤顶或内外坡局部发生突然塌陷 形成方圆不等 大小及深度不一的凹坑 称为跌窝 处理这种险情要在临河填筑粘 性土 A 背河填筑砂石 C A 封堵隔渗 B 护脚护坡 C 反滤导渗 D 加固堤防 书 山 有 路 10 14 脱坡险情从发生的部位看 可分为内脱坡和外脱坡 对内 脱坡的抢护 可在临河堤坡截渗 背河堤坡加做滤水土撑和滤水戗 台补坡 外脱坡的抢护方法是 A B 护坡防冲 背河加培 堤身 A 护脚固基 B 临河削坡减载 C 散抛粘土 D 开沟 导渗 15 由于涵闸 泵站等穿堤建筑物的结构性质与相连结的土堤 不同 所以在它与土堤结合部位往往容易形成薄弱环节而发生渗水 现象 处理这类险情 应采取 B C A 水下抛石 B 临河截渗堵漏 C 背河反滤导渗 D 填土帮坡 16 为确保山丘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当地防汛指挥部应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