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354411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8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秘成都市清江东路(成温路一环-二环)改造设计[城市道桥与防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0 1 4年 6 月第 6 期 城 市道桥 与 防洪 道路交通 3 3 层 为双 向六 车道 成温路 一环 一 二 环 现状 为双 向六车道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成为了交通瓶颈 本次改造首先保证道路的交通需求 总体思路为 拆 除现状 的侧分带 将原有 的三块板 改造为一块 板 的形式 保证双向八车道的通行 能力 4主 线 平纵设计 4 1 平面设计 本项 目道路平面线形按计算行车速度6 0 k m h 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由于南侧人行道普遍偏小 在大庆路口段现 状南侧没有人行道 根据总体设计思路及管线综 合的布置 起点至牧电路段将规划中线向北侧偏 移0 6 m 北侧 的人行道边线不动 南侧

2、的人行道 增加1 2 m 牧 电路至设计终点受现状天桥 中间桥 墩 及跨 线桥 中分带 的影响 本 段 中线保持不 变 两段中线的偏移在牧电路路口处理 4 2纵面设计 纵断设计 主要考虑以下 几方面 因素 1 满足道路技术标准 规范要求 2 满足道路的净空 3 既有高架桥梁标高 4 结合地形 地物及道路两侧场地高程 尽 量减少挖方数量 节约工程投资 5 与之相接 的现状道路 通道 高程 6 满足防洪 雨污水排放需求 道路纵断面主要受现状路面标高控制 考虑 路面结 构的加铺厚度进行拟合 4 3 横 断面布置 现状道路为三块板 标准路幅划分 为 3 5 m 人行道 4 5 m 非机动车道 1 5

3、m 分隔带 1 0 5 m 快车 道 含右侧公交车道 1 0 5 m 快车道 含右侧公交车 道 1 5 m 分 隔带 4 5 m非机动车道 3 5 m人行道 路 幅宽度 4 0 m 见 图5 车 道宽度 为小车 3 2 5 m 公交车3 5 m 蜀都大道改造后 的车行道为3 m 公 交车道为3 7 5 m 结合蜀都大道的断面形式 节约 道路资源 本次改造成 温路 车道 宽度 与蜀都大道 保持一致 由于中线 向北侧偏移 南 侧 的的人行 道扩宽 1 2 m 见图6 现状南侧的人行道只有通讯 管道 将 电力下地 的新建 的管道放在 南侧 的人行 道 通讯下地管道利用现状的管道进行扩容 5 分 项

4、工程设计 5 1 路基设计 路基工程设计应 以增强路基稳定 和控制路基 变形为主要 目的 为此 应采取选择合适填料 行道非机 动车 道 分 隔带 车 行 道 车行 道 分隔 带非机动 车道人 行i 稻 盆 盆盆 宅 1 图5 现 状标准段 断面 单 位 m 斗 斗 3 3 斗 l 一 一 L 二l 图6方案一 断面 推 荐方案 单位 m 进行充分 压实 改善水文状况 加 固软弱地基等 措施 以控 制路基和地基 的变形量 给路面 以坚 实的支承 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主要措施包括老路路肩 和边坡处理 以及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加强处治 1 老路路肩和边坡处理 老路路肩和边坡处理

5、 即拓宽新路基填筑前先对 新老路结合处的地基表面和边坡坡面进行预处理 a 地基表面预处理 原地面上的植被 树根以及表层 富含有机质的 腐植土需要清除 若不去除直接在其上进行路基填 筑 这些有机质植被 树根 日 后腐烂消解 一则在交 界面形成空隙而产生沉降 二则污染周围填料 使该 周围形成一潜在的危险滑裂面 最终导致路堤失稳 b 边坡坡面预处理 老路与新路交 界的边坡坡 面0 3 m左右厚度 内 以及外侧路肩0 5 m范 围内应挖除换填 因为该处 往往 由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 受到干湿循环 水 流冲刷 大气侵蚀等气候影 响 加上该处老路施 工时压 实机具无 法压到 外侧 又没有侧 限效应 路基压实

6、度要明显差 于其他部位 否则在该交界 面属于薄弱界面 路基整体抗变形能力下降 路 基变形增加 极易导致新老路基结合不 良 2 新老路基结合部加强处治 新老路基结合部 的加强处治 可 采用通过在 既有路基边坡上开挖台阶 在结合部设置加筋材 料等措施 a 开挖台阶 老路与新路交界 的坡 面上应挖设 台阶 台阶 的挖设 可以大大提高新 填路堤 的边坡稳定性 且 该项措施 投资也不会很 大 容易被建设单位 施 工单位接受 3 4 道路交通 城 市道桥 与防洪 2 0 1 4 年 6 月第 6 期 台阶开挖高度在0 6 1 m左右 细粒土填料取 下 限 巨粒土和土石混 填可取上 限 填石路基可 取 1

7、2 1 5 m b 路基加筋 工程实践经验表明 在新老路基结合部采用 加筋处治后 拓宽路基 的稳定性明显提高 新老路基结合部加 筋处 治在设计 和施工 中必 须注意下述几点 老路基边坡 开挖 台阶后 在新 路基填筑 压实到相应标高时 再铺设土工合成 材料 要求铺设平整 伸至台阶内缘 使加筋材 料 的被动抗力区尽可能长 材料应选择抗拉强度 高 延伸率小 易于施工 价格较低的土工合成材 料 如塑料土工 网 塑料土工格栅 玻纤格栅等 加筋材料在新路基中铺设长度应达到车道线外缘 尽可能每一台阶铺设一层 铺设层数不少于三层 5 2路面设计 1 设计年 限 1 5 a 2 设计荷载 B Z Z 一 1 0

8、 0 5 3 路面病害处治 5 3 1 路面整体处治方式划分 根据道路检测资料其中 清江东路一环路至 二环路段道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5 3 2 白加黑路面病害处治 根据道路检测资料及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的 破坏情况 确定了以下几种水泥混凝土面板病害 处治方式 1 碎板处理 对于破碎板块 采用更换破碎板 的方法进行 处治 换板时采用C 4 0 混凝土浇筑面板 弯拉强度 不低于5 M P a 具体的换板条件如下 a 当水泥混凝 土板块 已破损 开裂成3 个及 以 上块状的均按整块板换板 b 当水泥混凝土板块有一条明显 的裂缝贯通 全板且缝两侧有错台的 该板块为整块板换板 c 当水泥混凝土板块 有

9、一个角 的破损面积大 于1 4 板块 同时出现了错 台或沉陷或唧浆 的 该 板块为整块板换板 d 当水泥混凝土面板有连续多块破碎且 中间 夹有 1 2 块好的混凝土板时 将连续破碎板块及 中间的好板块一并挖除换板 超过两个以上完好 的板块时对这些好的板块予以保 留 e 对于水 泥 混凝 土板 块破 碎严 重或 伴有 沉 陷 唧浆 或连续多块板破碎的 这些板块下 的 基层甚至底基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 在对板 块进 行更 换 的 同时 需 要对 整个 基 层或 底基 层 需要时 进行挖 除 然后采用C 2 0 贫混凝 土进行 换填 厚度不小于2 0 e m 2 裂缝修补 裂缝 修 补应 根 据裂

10、 缝损 坏 严 重程 度分 别 处 治 当板 内有轻微裂缝且板 内无错 台时 则不需 要换板 只进行裂缝维修及混凝土板稳 固处理 即 可 但经过处理后 断板 间应满足采用落锤式弯 沉仪F WD 逐板检测板角处的弯沉 根据不 同荷载 下 弯 沉 曲线 的截距 小 于 3 0 m 单 点弯 沉 小 于 0 1 4 m m 相邻板块的弯沉差小于0 0 6 m m的技术 要求 否则应采取灌浆等技术措施进行再处理 如果混凝土板有错 台时 则应进行换板处理 a 对于板 块基 层稳 固 无错 台 宽度 小于 3 m m的轻微裂缝维修 清缝后采用环氧树脂灌缝 b 对 于宽度 大于3 mm裂缝 缝边有 破碎或

11、错台的 应进行板块更换 如果基层 底基层甚 至路基松软的 参照换板处理相关要求执行 3 边角断裂剥落修补 a 当混凝土面板 内仅有一条贯穿裂缝 或一 个 角破损 且破损 板角 的面积在 1 4 板块 面积 内 时 可只进行板块 的局部更换 采用局部切 除后 进行修补 具体修补方法见裂缝修补中宽度大于 3 mm裂缝修补 新老水泥混凝土界 面采用界面剂 处理加强界面粘结强度 界面处理剂 1 d 龄期的抗 折粘结 强度不小于2 4 MP a b 混凝土面板局部修补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 是平面切割的几何尺寸 二是与 旧板块 的连接 c 在 同一个板块 内不能有两块修补块 否则 按整块板更换进行处理 4

12、 沉陷 脱空 接缝传荷能力不足的处理 对 于存在沉 陷 脱 空 接缝传荷 能力 不足的 完好混凝土面板 采用板底压浆的方法 5 错 台处治 对 于完好 的混凝 土板 与板之 问发生错 台 处 治方法为采用压浆抬板并辅以磨平法 对于板块 因脱空 下沉 在 压浆 完毕 弯沉 检 测满 足其 要 求 后 仍有错 台的板块可采用磨 平机磨平 对高差 小 于1 0 m m的错 台 可直接用磨平机磨平 对大 于1 0 m m的错 台 可借助人工将 高出的错 台板基 本凿平 然后再用磨平机磨平 应从错台最高点 开始 向四周扩展 边磨边用3 m直尺找平 直至相 邻两块板齐平为止 磨平后 接缝内应将杂物清 除干

13、净 并 吹净灰尘 及时用聚氨酯填缝料填缝 6 接缝维修 裂缝维修根据损坏严重程度分别处治 当板 内有裂缝且板 内无错 台时 则不需要换板 只进 行裂缝维修或混凝 土板加 固处理 即可 2 0 1 4 年 6 月第 6 期 城 市道桥 与防洪 道路交通 3 5 对于裂缝宽小于1 0 c m的缝 先用清缝机进行 清缝 然后用 聚氨酯 填缝料进 行填缝 清缝 时 缝壁应垂直 如缝宽小于0 5 c m 则扩缝宽度为 0 6 1 0 c m 深度2 5 3 0 c n l 如缝宽大 于0 5 c m 清缝后采用聚氨酯填缝料直接进行灌缝处理 当缝宽大于1 0 c m时 若裂缝处无翻浆 说 明基层未受影响

14、在不影响行车安全及舒适性的 前提下 可在 清缝后采用氨酯填缝料灌缝 并 采用 防 裂 贴 贴 缝 处 理 后 的混 凝 土 板 应 满 足 弯 沉 B Z Z 一 1 0 0 不 大于2 0 0 0 1 相邻 板块 问的弯 沉 差应不大于6 0 0 1 m m 对不大于1 0 m m 缩缝 板 块 裂 缝 及 胀 缝 防 裂 贴 规 格 宽 度 需 不 小 于 3 0 0 m m 对不小 于1 0 mm的纵缝及加宽路 面的纵 缝 防裂贴的规格宽度需不小于5 0 0 m m 混凝土板块病害处治合格的标准 经过对混凝土板块病害的处理后 混凝土的 弯拉 强 度 应 不 低 于5 MP a 采 用 落

15、 锤 式 弯 沉 仪 F WD逐板检测板角处 的弯沉 应满 足不 同荷 载下 弯沉曲线的截距小于3 0 Ix m 单点弯沉小于0 1 4 mm 相 邻 板 块 的 弯沉 差 小 于0 0 6 m m的技 术 要 求 否则 应再次进行处治 直至合格为止 5 4路面 结构设计 5 4 1 测分隔带处新建沥青路面 根 据现场 调查 清 江东路 一环路 二 环路 侧 分带绿化带宽度为1 5 m 考虑到机械施工作业面 和为防止 裂缝 采取分 台阶填筑工艺 根据绿 化带 两侧铣0 5 m 考虑 到本次改造工期 紧张 的因素 基层 采用 素混凝 土 由于现状在侧分隔带处部分管线 无法 移除 考虑套管保护后

16、降低现有管线的埋设深 度 并用 素混凝 土包裹 处理方式 基层混凝 土分 两层砌筑 的原 因 一是 考虑底层混凝土能够 提供 一 层平 台方便 管线套 管保 护 二是通过多一 道工 序 强制性保证基层混凝土能有一定 的养护时间 即使工期 紧张 也能保证路 面结构施工质量 在水 泥路面上进行 的 白改黑沥青加铺 则在 新建侧分带路 面结构时 需横 向设置传力杆 具 体见 图7 对 于基层混凝 土 每 隔5 i n 需设置假 缝 正 常路段每隔5 0 m 需设置胀缝 新老基层搭接处以 及切缝处 需设置防裂贴 5 4 2罩 面 对全线主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 病害处理 后 进行 面层罩面 1 机动车道 白加黑路面结构 4 c m S MA 一 1 3 S B S 改性 铺 筑混 凝土 再 加铺 面层I 1 5 m 侧分 带 l 0 5 m S B S 细粒 式沥 青混 凝土 4 c m S M A 一 1 3 中 粒 式沥 青混凝 土 5 c m A C 一 2 0 C c m 橡 胶沥 青 S A M I 应力吸 收 层 防 裂 贴 2 5 c m 现 浇 抗折 M P a 2 2 c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