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3353699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课件2 岳麓版必修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中国古代蒙学经典当中 三字经 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与 弟子规 主要讲解做人的规矩和法度 它知识性较强 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 历史 哲学 天文地理 人伦义理等等 是一本浓缩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历史课本 所谓 熟读 三字经 可知千古事 国学是区别于 西学 的为中国所固有的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 是中国国家之学 也是国人之学 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社会发展规律 顺应了时代变化趋势 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 读古典诗词 通圣贤经书 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 丰富他们的知识 启迪他们的智慧 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 自内而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 变得知书达礼 心胸宽广 习近平

2、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要确立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构筑国家精神 必须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记忆中的价值系统 因此 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凝聚正能量 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链接1儒家思想 1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 认识各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4 董仲舒 5 黄宗羲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天人感应 学说里要求统治

3、者 仁政 天下为主 君为客 合作探究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以人为本 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和为贵 和而不同 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 民本思想有利于 三农 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义利观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在人生态度上 主张积极入世 强调社会责任意识 链接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各家主张 2 各家主张的现实价值 墨家的兼爱 非攻 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法家的法治思想 有利于现在的依法治国 运用道家的人生智慧 加强自我修养 提高生存质量 1

4、孔子提出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思想 孟子完整提出了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叙 朋友有信 的 五伦 思想 到汉代 五伦 思想发展成 三纲 思想 据此可知 先秦儒家 五伦 思想的提出A 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 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 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 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D 2 钱穆先生在 孔子与论语 中说 儒家论人生 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 但绝不许人寡情 绝情乃至于无情 这表明儒家思想 A 主张建立礼乐制度B 深受宗法制的影响C 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 提倡人文理性精神 B 3 先秦时期 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 以德治国 孟子的 仁政 和荀子的 君

5、主的 德 最重要 等主张 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 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 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 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 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B 4 春秋繁露 曰 大富则骄 大贫则忧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故易治也 在此 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A 5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 论语 大学 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 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 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 中西文化交

6、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B 链接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的名片 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欧洲人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开展 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火药传入欧洲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培根在谈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指出 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 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 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 竞至任何教派 任何帝国 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

7、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对 这三种发明 的表述正确的是A毕升创造的雕版印刷术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B 火药技术传播到西方后使得使用冷兵器的骑士阶层衰落C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D 蔡伦发明造纸术使书写材料发生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B 链接4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1 书法艺术的发展及特点2 绘画风格的演变3 文学艺术成就 颜真卿多宝塔碑 一笔一划 方块字 火眼金睛 以上向大家介绍了各种书法 你们能辨别出来吗 试试看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1 汉字独特的象形 表意等功能 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 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

8、 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主要体现了A 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 各地文字完全一致C 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 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D 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局部 凸显个性以形写神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摹本 局部 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元曹知白 疏松幽岫图 南宋夏圭 山水十二景 局部 北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 注重意境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朱耷 八大山人 伤心鸟 瞪眼鱼 郑板桥 墨竹图 坚劲挺拔不屈不挠 民间风情画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 分为 风 雅 颂 三类 分类标准是乐调 关睢 诗经 关睢 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

9、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倡 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 丽靡烂漫于前 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 上林赋 佳文共欣赏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

10、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宋词主要有几种流派 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各有什么特色 婉约派代表 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特点 风格委婉含蓄 细腻感人 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 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代表 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特点 风格豪放激愤 气势雄伟 内容以记事 说理为主 表达内心感慨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明 冯梦龙 三言 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宝库明代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 与 二拍 并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作 开创中国小说的新领域 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有口头艺术转为书面文字的第一座丰碑 它内容丰富 有

11、反映爱情婚姻的 有抑扬封建官吏的 有暴露治黑暗的 有讴歌信义任挟的 谴责望恩负义的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 人物个性鲜明 充满情趣 2 北宋时 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 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 教坊乐工 每得新腔 必求永 柳永 为辞 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这说明 A 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B 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C 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D 文学平民化 世俗化趋势 D 3 明朝小说 西游记 中的诸天神佛 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 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神佛妖魔 他们或娇憨 或城府 或温吞 或火爆 或欲望 或牵绊 他们也都生存在 神 际或 妖 际关系复杂的世间 这反映出 A 三教合一

12、 的社会趋向B 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C 宗教逐步庸俗化 文学化D 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兴起 B 元戏曲演出壁画 唱 念 做 打 京剧 舞台布置的写意 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 戏曲脸谱 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经典永流传 是2018年初央视一套周末黄金时间播出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 节目 和诗以歌 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 带领观众在音乐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发现传统文化深层价值 节目还邀请文化学者和音乐大师坐镇点评 让中华文化的瑰宝 诗词中的美好感情和主流价值观在当下产生共鸣 再次流行 真正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用中华文化的经典巅峰来反映文化盛世 经典永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