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533521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5.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里长征PPT精选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里长征 1 红军长征时间 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 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 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 历时12个月零2天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 历时11个月零3天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 历时1年零7个月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 历时10个月 2 3 4 红一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即中央红军 1934年10月初 博古等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人决定放弃中央苏区 将中央红军主

2、力及中共中央机构向西转移至湖南西部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 这一决定未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 10月10日晚 中共中央 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红一 三 五 八 九军团及机关直属队共8 6万余人 从瑞金 古城向西转移 由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二十四师和地方部队共1 6万余人则被留下在项英 陈毅等人领导下进行游击战 开始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5 第一道封锁线 第二道封锁线 第三道封锁线 第四道封锁线 25日 中央红军决定从兴安 全州之间西渡湘江 中央红军面对国民革命军全面进攻 于11月27日至12月1日历时5天 从广西兴安县至全州县间 才渡过湘江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11月5日至8日 突

3、破了广东城口与湖南汝城之间的第二道封锁线 10月21日晚 中央红军在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一带突破国民革命军第一道封锁线 25日全部渡过信丰河 携大量辎重沿粤赣 湘粤湘桂边缓慢西行 13日至15日 在郴县 良田 宜章 乐昌之间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突破四道封锁线 6 遵义会议 1934年12月上旬 红一方面军从广西老山界翻越了越城岭 1934年12月14日 占领贵州黎平县 打开通向贵州的门户 12月28日 尚未恢复权力的毛泽东在黎平会议上力主放弃与红二 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提议向四川 贵州边界进军 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 这个计划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 1935年1月1日 1月3日 强渡乌江 19

4、35年1月7日 中央红军攻克遵义 进行休整 在这段时间 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 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 政治方针 7 遵义会议 1935 1 内容 结束了 左 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指导 8 1935年1月 中央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参加者名单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 凯丰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 刘伯承 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李富春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 林彪 红一军团军团长 聂荣臻 红一军团政委 彭德怀 红三军团军团长 杨尚昆 红三军团政委 李卓然 红五军团政委 邓小平

5、中共中央秘书长 吴修权 翻译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 李德 9 1935年6月12日 7月7日 中央红军部队翻越四川夹金山 梦笔山 亚克夏雪山 昌德山 打古山 1935年8月29日 8月31日 全歼堵击红军北上的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师 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 后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然而 因为张国焘坚决南下而反对中央的 北上路线 冒险度过大草地的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又被迫分裂 1935年9月17日 激战腊子口 进入甘南哈达铺 1935年10月7日 翻越六盘山 1935年10月19日 抵达吴起镇 今陕西吴旗县 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 10 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是工农红军主力之一 由张国焘 陈昌

6、浩 徐向前领导 1931年11月7日成立於鄂豫皖苏区 1932年5月遭受国军围剿 9月突围西行5千里 于12月过大巴山入川北 1933年1月占领通江 建立川陕根据地 这是第一支红军的长征 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 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 发起嘉陵江战役 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 强渡嘉陵江 向西挺进 总指挥徐向前 政治委员陈昌浩 副总指挥王树声 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 理番 6月 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6月17日 张国焘 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 复电中共中央 认为 北川一带地形给养均不利大部队行动 敌已有准备 不宜过岷江东打 提出向西发展 组织远征军 占领青海

7、 新疆 不久 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 拒绝继续北上 南下再过草地 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 但屡遭挫折 部队损失严重 11 同年8月 两军混编共同北上 红四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军委为左路军 1936年7月 张国焘最后同意红四方面军主力向毛儿盖集中 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 二 六军团旋即组成红二方面军 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1936年10月22日 红一 二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 期间嘉陵江战役 土门战役 包座战役 绥崇丹懋战役 天敬雅邛大战役等战役 国民革命军伤亡5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 12 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於鄂豫皖苏区 1934年10月按照

8、中共中央指示 红二十五军主力和鄂豫皖省委从河南省罗山县向西转移 进入陕南 11月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此时军长程子华 副军长徐海东 参谋长戴季英 政治委员吴焕先 政治部主任郑位三 1935年7月 为策应中央红军 西进甘肃东部 9月到达陕甘苏区 与刘志丹陕北红军红二十六军 红二十七军会师会于延安附近 成立第十五军团 共约七千人 在红一 三军团到达陕甘苏区后 与之合编为红一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13 红二方面军是长征后期组成的 下辖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 军长贺龙 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湖南桑植刘家坪开始展开长征 于1936年4月在云南丽江渡过金沙江 翻越玉龙雪山 1936年7月2日到达甘孜 与红

9、四方面军会师 1936年7月5日 奉中央军委指示 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 总指挥贺龙 政治委员关向应 在红四方面军左纵队之后跟进 1936年10月22日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 今属宁夏 与红一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会师 行程近两万里 红二方面军 14 长征精神 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1 2 15 5 3 4 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 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

10、16 17 18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 敌人失败而告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9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20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 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红军长征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 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