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53308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教师资格证考试)PPT精选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板块四 中学生学习心理 内容提要 1 学习的相关概念2 学习理论3 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1 第一节学习的相关概念 一 学习的概念所谓学习就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 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对于学习的概念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学习的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行为 也可以是内隐的心理过程 2 学习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 学习产生于经验 而不是来自于成熟 2 二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 是充满困惑的 当前我们已知的理论并不能穷尽对学习的理解 因此要用开发的态度去不断探究学习的本质 学习过程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的内容 做 反思 学习 应用1做Do 2反思Review 3学习Learn

2、4应用Apply如图所示 3 学习过程图示 1做Do 2反思Review 3学习Learn 4应用Apply 4 三 学习特点 第一 学习总是通过人或动物身上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变化是衡量一种学习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 第二 由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能够相对持久保持的 第三 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是后天习得的 5 四 学习的结果 1 言语信息 指能陈述性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会陈述观念 思想 如掌握符号的意义 概念 规则等 2 智慧技能 指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如运用掌握的概念 规则去解决问题 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步骤 程序等 6 3 认知策略 指对内调节与

3、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技能 如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的注意 记忆 思维等的调节和控制 4 动作技能 协调自己的身体活动 表现为平稳 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 态度 指习得的 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事件的选择倾向 7 第二节学习理论 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8 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 榜样 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 这显然和传统的条件反射式的学习很不一样 首先 观察学习效率高 错误率低 其次 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的

4、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不仅仅是学会简单地模仿榜样的行为 把榜样的行为照搬到自己身上来 而且还能从许多个榜样和事例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法则 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们会很难说是哪一个榜样教会了观察学习者哪一个行为 而是能从一个人的身上看到多个人的影子 甚至是根本就看不见哪一个人的影响 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 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很难说是谁在向谁学习 谁在影响谁 9 2 自我效能感强化并不总是外在的 还有一种叫做自我强化的内在强化 自我强化是指我们的行为不但受到外部的筹赏与处罚的管理 还要受到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内在的标准的管理 如果我们的行为达到可超过内在标准 不必要有外在的奖赏 我们也会以此为乐 以此为荣

5、这种对我们的行为的自我肯定就是一种自我奖赏 相反 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自己的内部目标 或者做了违反自我规定的行为 不必要受到外在的惩罚 我们也会以此为哀 以此为耻 这种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一种自我惩罚 10 自我强化以一种更为稳定的的力量影响着模仿者的行为表现 并且是行为动机的重要组成成分 用作自我强化的依据的内在标准可能是由来自权威人士如父母 老师等的奖励中直接学会的 也有可能是从榜样身上替代学习而得来的 例如一个孩子看见班上一个同学表现不如自己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他也可能降低对自己行为表现的要求 11 个案 某大一男生 对课堂学习和上课不感兴趣 每天在网上打游戏 看电影 看小说或聊天等

6、什么也不想干 这种状况都快持续一年了 但每次关上电脑之后立刻感觉到空虚和自责 其实有时自己也认为自己不是没有理想 而是一直在逃避现实生活 就算有事可做 也从不落实在行动上 但内心却又对这种状态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不敢去想象以后将会为今天这样的不学无术的生活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12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方法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

7、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3 1 要用探索法 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 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14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

8、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15 三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 一 学习观1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 学习过程包括获得 转化 评价三个环节 二 教学观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 倡导发现学习3 强调学习动机的培养 16 布鲁纳论证了发现学习的四个优点 1 提高智慧 发现学习能够影响学生 使之成为一个知识建构主义者 能够按照一种促使信息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取信息 2 培养内在动机 通过发现学习 培养了学生用自我奖赏 即以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进行学习的动机和自主掌握知识结构的优胜动机即自信心 3 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学习者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

9、发现 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 4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和提取 学生储存的信息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 才能得到最准确的保持 有明确结构的材料便于检索 有利于提取 17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立的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现在的代表人物 罗杰斯认为学习应关注人的本性 潜能 尊严和价值 强调社会文化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和普遍的自我实现 18 1 自我实现 内在学习论 2 教育目标 培养 躯体 心智 情感 精神 心力融合一体 的人3 以学生为中心4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十条学习原则 19 第三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一 学习动机二 学习策略 20 荀况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

10、鸡 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三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21 你愿意花较多的时间学习某门课程 那是因为 A 这门课程太难了 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B 这门课程太重要了 既是基础学科又是主科C 老师讲课引人入胜 使自己对这门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吸引力D 学好这门课程 为了与同学展开竞争E 是为了通过考试 22 选A 是既有灵活性又有毅力的人 这种学习态度是值得鼓励的 选B 是一个有判断力的人 选C 学习终于对你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选D 学习的动机是很不自主的 看中的是分数 名次 荣誉 表扬等外表的东西 应把学习目标定的高远一些 端正学习态度 注重

11、自身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提高 选E 是外在压力所迫 23 动机是对所有引起 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 而学习动机是指驱使人们进行某种学习活动 以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种动因或力量 它与个人的需要 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学习动机 24 在学习活动中 动机的功能可表现为确定方向 提供动力 控制进程 促进成功等几个方面主要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 激发功能 2 指向功能 3 维持功能 25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 增加学习内容本身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 三 学习者信念 四 教师的引导 五 目标导向与环境创设 26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

12、习活动当中 有效的学习办法 技巧 规则和调控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 又可是外显的程序和步骤理解学习策略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办法 技巧 规则和调控等都是学习策略的研究范畴 2 学习策略既可能是内隐的 又可是外显的 也有水平之别 3 学习策略是鉴别会不会学习的标志 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学习策略 27 1 更好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 28 学习者在有意控制下 主动地以语言的方式 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 以帮助记忆 1 累积复述 cumulativerehearsal 全面复述所学的材料 2 部分复述 pa

13、rtialrehearsal 只复述重点或关键的材料 3 叫出名称 naming 对材料概括化一个名称 提出主要意思 4 复述策略的具体运用 逐字重复 划线 概括 2 复述策略 29 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 组合 以便于学习 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 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学习材料 一般来说 学习者首先能回忆的是有组织结构的信息 其次才是个别的信息 1 轮廓法 指学习者通过建立标题来增进理解 2 地图法 通过分类分析段落中不同句子的含义 将它们分解成 主要概念 例子 比较 对比 相互关系和推断 用最简单的框图将这个分类模式展开 进行语句分类练习 陈述选择的理由 独立练习 以便在更复杂的材料中能运用这些基本技能 3 组织策略 30 1 记录教师讲课要点 包括重点 难点 疑点 2 运用速记符号 3 尝试用自己的话记录重要概念 4 以听为主 以记为辅 处理好听课与记笔记的关系 4 怎么样在课堂上记笔记 31 1 充分利用学习时间感悟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对于那些把时间看得就像生命一样重的人来说 浪费他的时间就等于在浪费他的生命 要更好地利用时间 我们要做到 制定目标与志向 制定学习计划 明确学习任务 排除干扰 增强毅力 反思时间效率 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零散时间 慎选朋友 扩展思考 32 2 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匡衡凿壁偷光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