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353292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87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基础总论优质PPT精选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三毕业以后打算经营一家贸易公司 他需要了解哪些法律 王五在超市踩到香蕉皮滑倒 摔成骨折 是否自认倒霉 进入职场需了解哪些法律 1 经 济 法 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法律基础 主讲人陆小燕 2 小故事小明是穿越狂 穿越到原始社会 跟着一群野人打猎吃饱喝好就行 无法无天 然后穿越到唐朝 天天跪拜武则天 一国之君皇上言出法随 口谕 吓的小明又穿回现在 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 成为领导者是人人羡慕的 但是昨天新闻播出某市一领导酒驾被抓起来了 3 1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权力义务为主要内容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一 法和法律 4 2 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本质

2、 法是 统治阶级 的 国家意志 的体现 1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 是由统治阶级特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是社会客观需要反映 2 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相加 3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 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一 法和法律 5 法的特征 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国家意志性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 强制性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规范性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一 法和法律 6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

3、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 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练一练 一 法和法律 B 7 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 正确的是 A 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练一练 一 法和法律 ABCD 8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民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 法律关系 例如 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 9 二 法律关系 三要素 主体 内容 客体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 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1

4、0 二 法律关系 主体 是指参加法律关系 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4类 自然人 公民 组织 发人和非法人组织 国家 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双方 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 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11 下列各项中 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 国有企业B 集体企业C 合伙企业D 个人独资企业 练一练 一 法和法律 ABCD 12 二 法律关系 内容 是指主体各方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3 二 法律关系 客体 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4类 物 人身人格 非物质财富 精神产品 行为 包括自然物 人造物 货币及

5、有价证券不包括 阳光 空气 自然灾害等 14 小故事小明学了法律关系主体 客体 内容三要素 于是假设 我把手表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小芳 主体 小明和小芳 自然人 组织 国家 客体 手表 物 人身人格 非物质财富 行为 内容 小明有给表的义务 收5000元的权利 小芳反之 主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二 法律关系 15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 著作B 发明C 劳务D 人的眼角膜 练一练 二 法律关系 ABCD 16 下列各项中 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 A 自然人B 发明专利C 劳务D 物质资料 练一练 二 法律关系 BCD 17 三 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

6、 变更和消灭 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 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8 三 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 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1 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 自然 事件 例如 地震 洪水 台风 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 2 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 社会 事件 例如 爆发战争 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虽属人的行为引起 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9 三 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 能够引起法律后果 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 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

7、识地活动 根据不同标准 可以对法律行为作不同的分类 1 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2 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3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4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5 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6 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20 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 订立遗嘱B 签订合同C 爆发战争D 缔结婚姻 练一练 ABD 三 法律事实 21 四 法的形式与分类 法的形式 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 我国法的形式有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法规 特别行政区的法 行政规章 国际条约等 制订机关不同 形式不同 法律效力也不同 一般中央 地方 人大 政府 法规 规章 22 四 法的形式与分类 练一练 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

8、 以法的空间效力 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 根本法和普通法C 一般法和特别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 c 根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23 四 法的形式与分类 练一练 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 调整国家 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行政规章 B 24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25 26 27 28 一 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概念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 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

9、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解决途径 仲裁 民事诉讼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一 概念与解决途径 29 30 1 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 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2 仲裁的特征 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 仲裁机构 进行裁判 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 仲裁 31 仲裁的适用范围1 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可以仲裁 2 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关于婚姻法 收养 监护 抚养 继承纠纷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 劳动

10、争议的仲裁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不适用于 仲裁法 二 仲裁 32 例题 单选题 下列纠纷中 可以适用 仲裁法 解决的是 A 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B 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C 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D 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二 仲裁 33 二 仲裁 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A 合同纠纷B 企业之间的财产产权纠纷C 婚姻纠纷D 企业对环保局的处罚不服的纠纷 CD 34 仲裁的基本原则 四项 1 自愿双方自愿 达成仲裁协议2 依据事实和法律 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3 独立仲裁4 一裁终局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11、的 不予受理 二 仲裁 35 仲裁协议1 概念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 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2 内容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事项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3 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 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 合同的变更 解除 终止或者无效 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二 仲裁 36 例题 判断题 买卖合同当事人发生纠纷 没有仲裁协议 一方申请仲裁的 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二 仲裁 37 1 根据 仲裁法 的规定 下列关于仲裁协议的表述 中正确的有 A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 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B 当事人双方

12、没有订立仲裁协议 一方申请仲裁的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C 合同的变更 解除 终止或无效 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D 仲裁协议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二 仲裁 ABC 38 仲裁裁决1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 2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3 仲裁员回避或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的情形 亲属 利害关系 影响公正 请客送礼 4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当事人可以协议不开庭进行 5 仲裁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可以协议公开进行 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6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 可以自行和解 二 仲裁 39 仲裁裁决7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 可以先行调解 8 仲裁应当按照多数

13、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不能形成多数意见 按首席仲裁员意见作出 9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10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 仲裁 40 例题2 判断题 仲裁裁决作出后 一方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 仲裁 41 民事诉讼 三 民事诉讼 42 回顾与人身有关的婚姻 收养 监护 扶养 继承纠纷 能不能提请仲裁 三 民事诉讼 43 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法院依照法律规定 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 三 民事诉讼 44 一 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

14、 五类 1 因民法 婚姻法 收养法 继承法等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 如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等案件 2 因经济法 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 法律规定使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 如企业破产案件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等 3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 死亡等非讼案件 4 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5 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三 民事诉讼 45 例题 多选题 下列案件中 适用 民事诉讼法 的有 A 公民名誉权纠纷案件B 企业与银行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C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因税收征纳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

15、动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 民事诉讼 ABD 46 例题2 单选题 甲 乙公司因技术转让合同的履行产生纠纷 甲公司向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该案件 已知该案件涉及商业秘密 下列关于该案件是否公开审理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A 该案件应当公开审理B 该案件不应当公开审理C 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决定是否公开审理D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 可以不公开审理 三 民事诉讼 D第18页 47 审判制度1 合议制度 合议庭的成员 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2 回避制度3 公开审判制度 什么情况可以不公开 4 两审终审制度 例外是什么 三 民事诉讼 48 例题 判断题 适用特别程序 督促程序 公示催告程序和简易程

16、序中的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 实行一审终审 三 民事诉讼 答案 49 例题3 判断题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可以调解 三 民事诉讼 答案 X 解析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应当 进行调解 50 诉讼管辖1 级别管辖2 地域管辖a 一般地域管辖 原告就被告原则 b 特殊地域管辖 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 3 专属管辖4 协议管辖5 共同管辖 51 例题 多选题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 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 下列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有 A 产品制造地人民法院B 产品销售地人民法院C 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D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三 民事诉讼 答案 ABCD 52 例题3 判断题 因信息网络侵权行为 原告向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设备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 该人民法院有权受理 三 民事诉讼 答案 53 诉讼时效1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是胜诉权 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时效届满后 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 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2 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3年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绝对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