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31495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子的结构【学习目标】知道原子的结构 ,以及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一、旧知回顾1.物质是由_ _构成的。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水通电这一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粒子为 。3原子在 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二、自主探究【文献资料】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1803年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发现原子(2)1897年 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3)1911年 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1913年 波尔

2、“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目标一】知道原子的结构 ,以及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 ) ( ) ( )原子 ( ) 思考: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核电荷数=_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质子数=_小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讨论:根据书本53页表3-1的数据,你有哪些发现?(1)_(2)_(3)_【目标二】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电子层的分法2.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标出各部分含义)画法,

3、试着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三、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物质都是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 )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3.有一个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 )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核外电子数 4.某元素A

4、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_,核外有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电子。5.请画出8、10、12、17、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四、课后作业(一)基础题1原子核由 ( ) 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在不断运动着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 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4. 填写下表,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

5、)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不仅可以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氢01碳66氧88钠1112氯1817铁2630(1) (2) ;(3) (4) 。(二)提高题5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6. 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1) 该原子有 个电子层,X的值是 , . M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

6、素;7.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带正电荷的是 ; 带负电荷的是 ; 不显电性的是 ; (三)拓展题8.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右图)。那么为什么有的粒子可以穿透金箔,有的不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么?9.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所以,一个水分子中共有个原子核,个质子,个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