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14215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学习目标】1、区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完全燃烧的概念,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认识日常生活中某些爆炸现象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课前预习】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氧气不充足生成_;可燃物(含碳、氢元素)在氧气不充足时发生 燃烧,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_、_等有毒的气体和_ 等物质。2、CO是 色 味的 气体,能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之失去与氧结合的机会,使人体内部缺氧而中毒。3、 发生在 的空间内,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热, 迅速膨胀就会引起 。如果氧气的 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的 ,燃烧范围

2、广,周围空气迅速膨胀,也会发生爆炸。【合作探究】3、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如何处理?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氧气量燃烧快慢放出热量生成物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 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 【交流与讨论】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哪些? 四、燃烧引起爆炸【讨论】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爆炸现象?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吗?【观察与思考】粉尘爆炸实验【交流与讨论】爆炸是怎样引起的?【小结】 1、燃烧引起的爆炸发生的原因1) 2) 【交流与讨论】面粉厂、加油站、煤矿坑道为什么要严禁烟火?【阅读思考】课本P96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p97最后一段98【小结】1、常见易燃、易爆物的

3、安全知识 2、几种消防安全标志 【课堂测试】1.使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是 。请你从燃烧获取能量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谈谈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放热 ,不完全燃烧不放热B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废气、煤气的泄漏增加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C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D在使用的煤炉里鼓入大量的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3.与氧气混合点燃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 B天然气 C氢气 D煤气4.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炸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 )A.为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节约运费,把酒精

4、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巩固延伸】一、选择题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直立身子朝有火

5、光的方向观看 D.蹲下或匍匐前进逃生3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 D车胎爆炸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C.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服装 D.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5.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6.近年来,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烧烟花爆竹时:产生有毒气体 产生噪音 产生粉尘 易引发火灾及人

6、身伤害 ( ) A B C D 7.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8.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和空气 B.氢气和氧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氖气和氧气9.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为 (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 10.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

7、机拨打火警电话1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ABC D12.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 ) A B C D1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 H2 CO BCH4 CO H2CCO CH4 H2 DH2 CH4 CO二、填空题14. 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

8、燃烧与_有关,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_有关,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还与氧气的_有关。15.日常生活中的:酒精 食盐 面粉 液化石油气 食用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填序号)16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矿井内,都备有防爆器材,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 的危险。17.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

9、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

10、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1)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事例: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 包括事例 (填序号)(2)打火机中常用丁烷(C4H10)做燃料,丁烷与甲烷完全燃烧产物相同,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今日预习】1、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