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508968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10 1地理环境特征10 2旅游资源特点10 3主要旅游胜地10 3 1云南省10 3 2贵州省10 3 3广西壮族自治区10 4旅游节庆和土特名产本章小结 学习目标 1 熟悉西南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2 掌握广西 贵州 云南的旅游胜地基本情况 3 了解西南文化旅游区的节庆和土特名产 10 1地理环境特征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包括云南 贵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处我国西南 区内广泛分布着发育良好的岩溶地貌景观 类型齐全 千姿百态 奇花异草 珍禽异兽名目繁多 拥有变化多样 奇特迷人的原始自然美景 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 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2、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 各少数民族保持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对异地异族的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10 1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地理环境特征 1 地貌条件2 气候条件3 生物条件 本区地处我国西南 海陆兼备 地形复杂 岩溶地貌典型 气候四季宜人 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起伏很大 高原 盆地 山地各异 以高原为主 高原边缘坡度较大 河流至此常形成急流和跌水 如黄果树瀑布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 南北纵贯 北高南低 是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本区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3、堪称世界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 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馆 湖泊主要有滇池 洱海 都属断层湖 因受地形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 既有热带 亚热带气候 又有高寒气候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受太平洋 印度洋的水汽影响 多数地方降水较多 云贵高原具有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的特点 横断山区 气候垂直分布明显 有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的说法 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终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滇黔桂旅游区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既不受台风影响 也不受寒潮影响 有大片的热带森林 是热带森林旅游的好地方 本区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加上地形复杂 温差大 局部环境千差万别 为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同时还保留了一些亚热带动植物

4、物种 因此 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无数奇花异草和众多珍禽异兽 既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又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 10 1 2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本区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这里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陆路通道 我国的丝绸和手工艺品通过这里运往印度 缅甸等国 被称为 西南丝路 本区分布的各少数民族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其奇特的民俗 独特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颇具特色的民居都散发出神秘的魅力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文化丰富 历史悠久 崖壁画 铜鼓 歌圩是其文化的典型代表 彝族的火把节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节日夜晚的舞蹈也被云南等地称为 跳

5、月 或 阿细跳月 而叙事长诗 阿诗玛 更是脍炙人口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地区 历史悠久 文化发达 曾诞生了绵延500多年的大理王朝 其苍山洱海更是风光迷人 节日 绕三灵 和 观音街 也颇有特色 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苗族的芦笙节和特色银饰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 本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善的区域 岩溶风景分布广 规模大 类型全 成为本区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地理环境特征 10 2旅游资源特点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10 2 1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特点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

6、善的区域 岩溶风景为本区最独特的旅游资源 可溶性岩层在溶蚀作用下 形成于地表和地下的孤峰 石林 峰林 溶洞 岩洞 瀑布等一系列奇特景观 成为本区宝贵的资源和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 如云南石林 高达数十米 千姿百态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阳朔风光更是峰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已开发的溶洞有桂林七星岩 芦笛岩 贵州织金洞 云南玉溪溶洞等 而新的 大的溶洞还在不断地发现和开发之中 一般规模较大的溶洞 主要有三个共同特点 顶部呈穹形的巨大厅堂 下部有狭窄的通道 岩洞内的化学堆积物形成的奇形怪状的石钟乳 石笋 石柱等 在灯光的映照下 形态绚丽多彩 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10 2 2奇花异草遍布 珍禽异兽繁多

7、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特点 西南民俗文化区地形复杂 气候水平和垂直分异显著 为多种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因此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云南有植物种类达1 2万种 居全国第一 被誉为植物王国 西南部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 南部的西双版纳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基地 繁茂的植物也为各类珍禽异兽提供了栖息 繁衍之地 大小灵猫 云豹 小熊猫 大鲵 金丝猴 长臂猿 叶猴 熊猴 山狍 印度豹 华南虎等多有分布 鸟类中的雉类和画眉 鹦鹉 原鸡 白鹤等也是珍贵种类 另外西双版纳的野象 花面狸 水獭 懒猴 绿孔雀等珍禽异兽也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观赏资源 10 2 3历史悠久和民风古朴 第10

8、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特点 从古到今 本区域一直是多民族的聚居地 其中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全国56个民族中 云南就有52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 少数民族占38 07 其中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壮族 傣族 苗族 傈僳族 回族 拉祜族 佤族 纳西族 瑶族 藏族 景颇族 布朗族 普米族 怒族 阿昌族 基诺族 蒙古族 独龙族 满族 水族 布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广西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聚居地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 8 其中分布比较多的是苗族 彝族 侗族和瑶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风俗

9、 创造出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构成了独具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 10 3主要旅游胜地 10 3 1云南省10 3 2贵州省10 3 3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 返回 10 3 1云南省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云南 简称滇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东部与贵州 广西相邻 北部与四川相连 西北隅紧倚西藏 西部同缅甸接壤 南部与老挝 越南毗连 省会昆明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在这富饶的土地上 山地高原占全省93 以上的面积 气候属亚热带 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 古老茂密的原始森林 险峻深邃的群山峡谷 奇异的民族习俗 四季如春的

10、气候 使云南独具魅力 10 3 1云南省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昆明石林大理香格里拉丽江三江并流 返回 昆明滇池 又名昆明湖 在市西南的西山脚下 面积约340平方千米 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 西岸有金马 碧鸡二山东西夹峙 湖上烟波浩渺 一碧万顷 风帆点点 景致极佳 湖四周多名山胜景 大观楼位于滇池之滨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 高三层 呈正方形 楼前门柱上 有清代寒士孙髯翁所题的长180字的长联 上联写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下联述史 数千年往事涌到心头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 大观楼也因此而声名远播 海埂是我国各种体育活动的训练基地 也是云南的民族村

11、 汇集了云南所有的少数民族 使人们一天内遍览各民族的村寨和生活方式 服饰习惯 体会到超乎寻常的民俗文化旅游享受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世界园艺博览园 位于昆明北郊的金殿风景区 依山就势 高低起伏 植物茂盛 环境优雅 园内建有34个体现各国风情的国际室外展园和中国各省市区 香港和澳门的展园 气势恢宏 布局严谨 简直是树的世界 花的海洋 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 生动体现了 人与自然 迈向21世纪 的主题 世博园具有多个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规格A1类专业博览会 占地面积最大 共218万平方米 精品最多 有76种珍贵原始物种 31种中国一 二类保护植物 植物数量最多

12、物种2000余种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筇竹寺 位于昆明市西北玉案山上 相传唐贞观年间 有鄯善高光与其弟高智 追逐一灵犀来到玉案山 灵犀不见了 但云间出现了很多僧人 十分奇怪 于是他们跟踪那些僧人 得到筇竹数枝 筇竹掉在地上后便拔不动了 然后便生笋成林 因以建寺 元明以来 代代重修 寺内有元代白话碑及清代光绪年间所塑之五百罗汉 皆为极有价值之古物 罗汉堂中的罗汉 有怒目金刚 慈眉菩萨 赤脚行者 坦腹弥勒等 形状各异 栩栩如生 筇竹寺后有花红洞 为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地下河道 洞内钟乳悬垂 景色迷人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13、 石林 石林位于昆明东南120千米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 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是典型的岩溶地貌 这里有石灰岩形成的石峰 石柱 石芽 石钟乳 石笋 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 一支支巨大的灰黑色石峰 石柱拔地而起 远望犹如一片茫茫森林 故得名石林 石林包括大石林 小石林 外石林等景区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大理苍山 又名点苍山 共有19座山峰 南北排列 主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 山顶终年积雪 山中溪水悬流飞瀑甚多 四季常流 最为著名的是其云 雪 峰 溪四大景观 它与苍山之麓的洱海共同组成大理绮丽的风光 云弄峰麓还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 大理石围栏 泉边古树每年农历四

14、月开花 形如彩蝶 招来众多蝴蝶聚集 形成五颜六色的彩带和彩环 最为奇特的是大量蝴蝶首尾相衔 从古树垂到水面 成为极其奇美的蝴蝶泉 蔚为壮观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洱海 位于大理城东 苍山之麓 因形如人耳而得名 南北约为40多千米 东西平均宽约7千米 是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 湖水碧绿 波光粼粼 与西岸的苍山相辉映 构成 苍山不墨千载画 洱海无弦万古琴 的优美风光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大理三月街 作为云南白族的主要聚居地 大理的白族节日非常有名 当地民谣 一年一回三月街 四面八方有人来 各族人民齐欢唱 赛马唱歌做买

15、卖 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三月街 始于唐代 每年农历三月中旬举行 盛况空前 各族人民穿着节日服装 大路两旁贸易布棚一字排开 绵延数里 土特名产 琳琅满目 文娱活动 热闹非凡 此外在大理还有绕三灵 火把节等节日 颇具民族特色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 藏族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也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迪庆地处金沙江 澜沧江 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使境内形成复杂的地貌结构和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多层次自然景观 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10章岩溶景观

16、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丽江虎跳峡 位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 金沙江奔腾于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之间 湍急的水流切断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 形成世界上最深的峡谷 虎跳峡 两岸雪山夹峙 高出水面近3000米 江面宽仅数十米 相传老虎可一跃而过 故名之 仰望峰穿云天 俯视水似金线 惊险无比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泸沽湖 泸沽湖融森林 幽湖和摩梭人的古风 民俗为一体 将自然景观和独特的风情婚俗有机结合 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玉龙雪山 位于丽江西北10千米处 是横断山脉中段著名的雪山 主峰扇子陡海拔5600米 另有12座山峰 如擎天玉柱并列在金沙江东侧 山顶终年积雪 宛如晶莹玉龙横卧山巅 玉龙雪山以险 奇 美 秀著称 其气势磅礴 造型玲珑秀丽 随着节令和气候变化 有时云蒸霞蔚 玉龙时隐时现 有时碧空万里无云 群峰晶莹耀眼 第10章岩溶景观 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区主要游资胜地云南省 返回 丽江古城 位于丽江县大研镇 始建于宋末元初 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 海拔2400余米 全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