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3506537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9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公路隧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隧道 2 0 1 2年第 3期 总第 7 9期 雪 山梁隧道 的水循环与选线研 究 李 泳伸 林 国进 李玉文 四川省交通 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 院成都6 1 0 0 4 1 摘 要雪山梁隧道位于著名的川西旅游九寨沟环线上 又是连接黄龙风景区及其后勤基地川主寺的主要交通 要道 隧道建设涉及多个环境敏感区域 隧址选择和轴线设计的环保要求极高 为此 前期进行了专门的水环境 评价论证 本文着重论述了雪山梁隧址区水循环基本情况 并根据不同区域水循环对黄龙 九寨沟核心景区的影 响 确定走廊方案 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选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 词雪山梁隧道水循环水环境评价选线 1 吉 吉 刖 昌

2、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将 保护环境 作为公路设 计重要的目标之一 为公路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要求 公路工程项 目建设 的各 个阶段必须做好环境保护设计 在项 目的实际操作 过程中 体现为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 响报告通过 评审并按评审意见进行针对性设计 而在一些环境 敏感区域进行公路建设 则需要在前期进行更多 的 专题评价 作为立项 的支撑文件和后期环保设计 的 参考文件 本文针对靠近黄龙主景区 穿越雪宝鼎的雪山 梁隧道的勘察设计 选线 中有关环境保 护 的一些论 述 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2 概述 2 1 项 目概 况 川黄公路雪山梁隧道 地处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 族

3、自治州松潘县境 内 是 四川省路网结构中松潘至 2 6 图 1 雪山梁 隧道地理位置 图 平武县道 1 2 0 2线和九寨旅游环线的组成部分 亦是 黄龙核心景区与川 主寺后勤基地唯一 的连接公路 该隧道工程 的修 建 可避开 原有老路常年遭 受冰 雪 风 雾 的严重影响 保证游人 安全 快速 舒适 进 出黄龙景区 隧道设计海拔高程 3 4 0 0 m 按二级公路设计 设 计 时速 6 0 k m h 隧道主洞全长 7 9 6 6 m 设置平 行 导洞长 8 0 8 6 m 2 2 项 目环保 特点 本项 目地处川西高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水土 流失特别严重 所涉及 的生态敏感区域包括世界 自

4、然遗产 黄龙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龙岩溶 国家地质 公园和四川黄龙 自然保护区 同时 黄龙景区最 主 要景点 黄龙钙华彩池与九寨沟层湖叠瀑景观 是第四纪末期冰期退缩后 距今 3 5万年 以来漫长 的时期 内 特定的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塑造的产物 拟建隧道工程是否会对黄龙核心景区和九寨沟核心 景 区水循环系统造成影响 是否会危及景观体 的生 命等重大问题 是世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必须经过前 期系统的 严谨地工作 并作出科学地评价 3 雪 山梁隧道前期方案论证及水循环 由 升 由于项 目所处地理环境特殊 前期专 门进行 了 方案论证 初步选定了线路走廊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项 目水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3

5、 1 前期论证路线方案 本项 目前期在漳腊 黄龙区域雪山梁漳腊坡面 的 V 型沟谷布线 初步选定 了两个走廊 以原川 黄公路为界 分别为北线走廊和南线走廊 北线走廊 以九黄机场为主要考虑节点 走廊与 机场路连接便利 此方案隧道经神门子至东门沟进 李泳伸等 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 洞 隧道出 口在原川黄公路大岩方附近出洞 南线走廊以川 I 主寺和松潘为主要考虑节点 便 于与国道 2 1 3接线 此 方案隧道在封 洞关 附近进 洞 隧道穿越封洞关 盐金沟后翻越雪山梁 仍在原 川黄公路大岩方附近出洞 3 2 雪山梁项目水循环基本规律 区域 内以雪山梁子经干河坝为界分为两个大的 水文单元 西为岷

6、江水系 东为涪江水 系 岷 江水 面 和涪江水面为各 白区内最低侵 蚀基准 面 雪 山梁子 既是地表水的分水岭 又是地下水的分水岭 按照该区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和相对隔水层的 分布 隧址区地表水划分为大岩方流域 东 门沟水文 流域和长沟头流域 地下水按地下径流划分 漳腊水 文地质单元和东门头沟水文单元 根据前期 的大量工作分析论证 黄龙景区的水 循环系统主要为第 四系沉积与冰川地质作用形成 3 3 北走廊对黄龙水循环影响评价 北走廊位于松潘 至平武公路之北 且斜 交雪 山 断裂带 拟建工程 主体部分位于岷江水系东门沟水 文单元 与涪江源水系不属 于同一个水文地 质单元 内 隧道处于东门沟水文单元

7、内北西 向延伸的阿里 桑 向斜构造的南西翼 向斜扬起端在关刀岭处 岩层 为石炭二叠纪石灰岩 倾角多在 5 0 7 5 隧道出 口 位于涪江源主沟北侧 有海拔 3 5 0 0 m 和 3 4 0 0 m两个 方案 均高于涪江最低潜水 面 海拔 3 3 2 0 m 约 8 O 一 0 0 m 隧洞穿过石灰岩分布区 刚好止于雪 山断裂 带北边界 断裂之南为东西 向走 向分布 的三叠系巨 厚层板岩夹砂岩层 起到一个隔水层的作用 而黄 龙核心景区的水资源来 自南边的雪宝顶主峰区域的 大气降 水转 入 地下 经 深 循环 在 望 乡 台前 海 拔 3 5 6 0 m 溢 出 形成转 花泉群 从而 成为钙

8、华源 泉 黄龙沟 口涪源桥处 海拔 3 1 2 3 m 远低于大岩方一带 的隧道出口处的海拔高程 3 4 0 0 m 见图 1 综上所述 从地表水系看分属不同的汇流系统 东门沟水文单元 属于岷江水系 而黄龙沟水文单元 属涪江水系 两个水文单元浅层地下水没有联系 从地下径流分析 东门沟水文单元与黄龙 沟水 文单元间有大岩方水 文单元相隔 大岩方水 文单元 与黄龙沟水文单元 间没有水力联系 而黄龙沟水文 单元北部 分布有东西 向的三叠系 巨厚砂板岩构成 的相对隔水层的阻挡 且无断层等导水通道 故东 门 沟水文单元与黄龙沟水文单元间地下水无直接补 给 排泄水力联系 因拟建隧道工程施工不会造成两个含水

9、单元连 通和袭夺 黄龙核心景 区景观水体补给源 故不会造 成黄龙核心景区景观水体漏失 因而可以认为北走 廊工程建设对黄龙核心景 区水循环无影响 3 4 南走廊对黄龙水循环影响评价 南走廊呈近东西 向 位于雪 山断裂带内 次级断 裂发育 岩石破碎 地质灾 害多 对水循环影响 的危 险性较大 且工程施难度大 拟建工程所处的雪 山 断裂带内 是次级断裂密集交叉地段 富水性 强 泉 水露头多 泉水 流量相对较 大 隧洞在 穿越雪 山梁 时 对雪山梁南侧雪宝顶地区构成 了一定 的水力联 系 会影响到黄龙核心景 区水循环系统 隧洞在穿 越雪 山梁后 越过涪江至大岩方一带 过涪江 三岔 子 处的海拔在 3

10、6 0 0 m 而隧道海拔 3 5 0 0 m 低于涪 江潜水面有近百米 的水头 从而使大寨乡水文单元 与掏金沟和黄龙沟水文单元产生水力联 系 造成掏 金沟水文单元浅层地下水循环水系改变 并会波及 到黄龙沟水文单元 施工隧道时会产生大量涌水 南走廊所在地 为大寨乡水文单元 而黄龙核心 景区为黄龙沟含水单元 从地表水径流看 其间隔一 个掏金沟水文单元 两者不相邻 但黄龙核 心景 区 水循环景观水 的来源 不受地表分水岭控制 而是受 转花泉群地下水补给源 雪 宝顶碳酸盐岩区 面 积约 5 0 k m 控制 从而与掏金沟水文单元产生部分 重叠 构成与大寨乡水文单元相邻 以雪 山梁为界 见 图 l 综

11、上所述 从地表水系看分属不同的汇流系统 大寨乡水文单元 地表水 自雪山梁呈由东向西 后转 入南西向径流汇入岷江 掏金沟与黄龙沟水 文单元 地表水 由南 向北径流 汇人陪江 两者在地 表上不 属于同一水文单元 从地下径流分析 掏金沟水文单元的南部地 区 分地下水可沿望乡台断层等导水通道补给黄龙沟水 文单元 从而保证黄龙核心景区水循环的动态平衡 在隧道施工过程 中 疏干地下水时 易造成 以隧道为 中心的一个潜水面漏斗区 从 而与雪宝顶区域之 间 形成一个较大的水头 加大雪宝顶 区域地下水向隧 道处汇集 造成黄龙核心景区地 下水深循环水量减 少 即转花泉群水量减少 危及 黄龙景观 的生命安 全 上述

12、表明南走廊隧道工程对黄龙核心景区水循 环影响较大 主要造 成转花泉群深循环水 的水量减 少 危及黄龙钙华景观生命 2 7 李泳伸等雪山梁隧道的水循环与选线研究 表 1 隧址区与黄龙核心景 区 九寨沟核心景 区综合情况分析表 项 目 隧址 区 黄龙核心景 区 九寨沟核心景区 地形地貌 高中山 高 山和高中 山 高 山和高中山 景区面积 2 3 k m2 6 8 7 k m2 海拔 3 3 8 O 3 4 0 0 m 3 O O O 4 5 O O m 3 0 0 0 4 5 0 0 m 隧址 区与 2 1 k m 1 9 0 k m 景 区最 近水平 距离 以雪山梁子 弓嘎岭为主分水岭分为三个

13、大的水 系 三者分属不同的水系 所处地表水 流域 岷江流域 涪江流域 嘉陵江流域 大岩方 东门头沟 长头沟水文 所处水 文单元 黄龙核 心景区水 文单元 淘金沟 雪 宝顶水文单元 单 元 结 晶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 石英砂岩 板 岩 白云岩 白云岩 粉砂 岩 板 岩 粉晶灰岩 地层岩性 石英砂岩等 结 晶灰岩 生物碎 屑灰岩等 硅质灰岩 生物碎 屑灰岩等 地下含水层水类 型 强 较强岩溶一裂隙含水层 较 强岩溶一裂 隙含水层 强 弱岩溶一 裂隙含水层 雪 山断裂 望 乡台断裂 地质构造 无断层 有长海 一 悬泉沟断层 鹰爪 洞断层 五花海断层等 坛子 沟断裂等 断裂 隧址 区与景 区地下 受大气

14、降水补给 向岷 江径流排 受雪宝顶碳酸盐岩 区补给 向涪 受 九寨沟 流域 内大气 降水转 入地下 补给 向 白河 水补径排关 系 泄 江径流排泄 径流排泄 隧址 区与黄龙 九寨沟核心景区分属不 同的水系 位于不 同的地表水流域 地下水也位 于不同的水文单元 所属水文单 综合分析 元之 问没有水力联系 隧址 区建设对黄龙 九寨沟核心景 区水文地质没有影响 5 结 论 5 1 高海拔环境敏感区修建隧道工程 应超前展开 相 关环 境保 护 系统 研究 新时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提出 尊重 自然 保护 环境 的新理念 因此 要求在勘察设计 阶段牢牢树 立环保的思想 有针对性 的超前展开环境保 护的系 统

15、研究 雪山梁隧道前期方案论证的走廊初步形成后 即开展了雪山梁隧道工程对黄龙核心景区水循环系 统影响评价 否定了原提出的南线走廊 后随着工作 的推进 还开展了雪 山梁隧道工程水文地 质环境影 响评价 进一步肯定了走廊 这两个评价 都独立于 目前相关法规所要求进行 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环 境影响报告 但同时又作为其有力的支撑文件 为项 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5 2 高海拔敏感区修建隧道工程 应据区域地下水 循环规律选线 修建公路隧道一直被认为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 段 但其对于周边环境 的负面影 响也不可小视 显 著的表现在于 在地下水发育地区 隧道的开挖破坏 地下水径流 造成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破

16、坏生态 使 隧道顶部山坡上 的池塘 水田干涸的事件时有发生 雪山梁隧道地处川西高原 涉及多个环境敏感区域 特别是其建设对黄龙 九寨沟 的环境影响如何倍受 关注 设计前期不单就区域地表水 还对地下水系 统的分布情 况专 门开展 了两次有针对性 的系统研 究 肯定 了北线走廊不会对两个景 区造成影响 解决 了走廊问题 5 3 高海拔敏感区 具体设计要紧紧围绕环保要求进行 公路隧道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 应 当采取 以防 为主 以治为辅 的方法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防的 主要 目的是采取主动措施 尽量避免造成环境破坏 作为项 目建设的核心环节 设计必须紧紧围绕环保 要求进行 既要满足公路隧道的建设 通行要求 又 要防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进而实现环保的 目的 才能制定 出最为经济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设计 中 要注意合理选择隧道设计 的各种技术 参数 使其既能够满足车辆通行的使用功能 又能够 满足施工 运营时期的环保要求 尽可能地改善提高 隧道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 民共 和国行业标 准 公路 隧道设计规 范 J T G D7 O 一2 0 0 4 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