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3506388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旅游文化讲义课件(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宗教文化 一 原始宗教二 中国佛教文化三 中国道教文化四 基督教文化五 伊斯兰教文化六 宗教文化与旅游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1 宗教的概念 中国文化认为 有一个创始人 有崇拜对象为 宗 有一群追随者 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 教 西方文化的宗教religion是从拉丁词 re 和 legere 演变来的 意思是 再 和 聚集 就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发展到有同一信仰 同一信念 为了这一信仰不畏生死 宗教是指有一定教义 教规 有一定仪式和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 实体 宗教不同于迷

2、信 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 道德规范 仪礼 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 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 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泰勒说 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神 自然在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自然人的心灵 死亡祖先等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 宗教的本义 是指人与神的一种关系 所谓 神 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 如基督教的 上帝 伊斯兰教的 真主 佛教中的 菩萨 道教中的 神仙 人

3、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 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 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一 原始宗教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2 宗教的五大要素 一 原始宗教 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 如佛教五戒 道教十戒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 原始宗教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宗教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

4、 原始文化在原始宗教 如万物有灵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等 的母腹中孕育 诞生 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宗教与哲学认识对象一致 解释世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发展 对自然与生命奥秘的关心 医药 化学 天文学 地理学 数学与宗教有关 炼丹 观天象等 宗教与艺术 在建筑 雕塑 绘画 音乐 文学 书法等 促进了人类伦理道德观念体系的建立 提倡趋善避恶 耶稣倡导心灵纯洁 默罕默德行善济贫 佛家倡导大慈大悲 伦理道德观崇高 宗教与社会政治制度关系密切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4 原始

5、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1 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 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 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 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 祈求它的保护和赐福 山神 山地部落 如藏族 汉族对五岳的崇拜 水 海 神 沿海部落 如高山族 妈祖 海神 妈祖 福建湄洲湾 名林默 出生不凡 日 月 空 土地 普遍人群日神崇拜 太阳神月神朝拜 嫦娥奔月 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 据说 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 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 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 虹化 米特拉 波斯与印度的太阳神 是从发源于波斯的祆教衍生出來的一個分支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2

6、动物崇拜 动物是生存之源原始人没有把动物与自己区分开来人在动物面前常表现出软弱无力 新疆的古代游牧民族普遍崇拜狼 从事农业的古代和阗人崇拜老鼠 大唐西域记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3 植物崇拜 植物献身人类 人类应有感激之心 如 原始人砍树后习惯用石头做赠品傣族 村里大树下盖屋祭拜树神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4 鬼魂崇拜 鬼魂脱离肉体 人和其处于不同世界 一般不发生联系 灵魂 与肉体联系在一起 只有做梦或生病时会发生脱离 人类对鬼魂崇拜 对灵魂不崇拜 原始人认为灵魂住在血液之中 人死但灵魂不死 因此 原始人开始不食同类或随便抛弃同类尸体 在死者身上或周围撒上赤铁粉 给死者

7、输血 陪葬死者生前用品 为使死者阴间生活更好 例 北京山顶洞人 上室 公共住宅 下室 公共墓地 死者身上撒赤铁粉 陪葬石器和饰品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4 鬼魂崇拜 鬼魂崇拜的原因鬼魂在监视周围人的生活 如果人犯忌 就会受到惩罚 因此 需向鬼魂提供祭品或体罚犯禁者 以求宽恕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5 祖先崇拜 英雄崇拜的反映神农氏 耕种 采药燧人氏 钻木取火伏羲氏 织网 渔猎黄帝炎帝 祖先崇拜图腾柱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6 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来自 totem 是印第安语 意为 它的亲族 畲族 狗纳西族 青蛙黄帝 有熊氏 熊 黄帝率众野兽大战炎帝 中国 龙的

8、偏爱 一些国家在国旗上饰以狮 鹰 象等图案 泰国 象 美国 秃鹰 4 原始宗教的形式 一 原始宗教 宗教的发展阶段 原始宗教阶段 原始社会诞生的 低级 简单 原始的宗教 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惧怕 社会宗教阶段 阶级社会出现的有阶级特征的一种神学观念系统化和宗教组织严密化的宗教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5 宗教的基本功能 1 认同功能 2 行为规范功能 3 社会整合功能 4 心理调节功能 5 审美功能 6 麻醉功能 7 排他功能 一 原始宗教 一 原始宗教 1 宗教的概念2 宗教的五大要素3 宗教是一

9、种文化现象4 原始宗教的形式5 宗教的基本功能6 我国的主要宗教 6 我国的主要宗教 一 原始宗教 一 原始宗教二 中国佛教文化三 中国道教文化四 基督教文化五 伊斯兰教文化六 宗教文化与旅游 1 佛教创立与发展2 佛教的基本理论3 佛教供奉对象4 佛教名山5 佛教名寺6 佛教常用的礼仪7 佛教常见的法事 二 中国佛教文化 1 佛教创立与发展 1 佛教的创立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的创始人 乔达摩 悉达多 前566 前486 被后世称为 佛陀 是公元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之子 15岁为太子 16岁婚育 29岁出家苦修6年 发觉苦行并不是解脱之路 弃而至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打坐 35岁悟

10、道成佛 45年的传教活动 释加牟尼 是尊称 释加是族姓 牟尼是明珠 圣人 1 佛教创立与发展 1 佛教的创立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祖四大圣迹 释加牟尼 的出生地 毗尼花园成道地 菩提伽耶初转地 鹿野苑涅磐地 拘尸那迦 尼泊尔毗尼花园遗址 太子出生 1 佛教创立与发展 2 佛教的发展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在印度境内的发展原始佛教时期 前6世纪 前4世纪中叶 阿含经 部派佛教时期 前4世纪中叶 1世纪中叶 根本分裂 上座部 大众部大乘佛教时期 1世纪中叶 7世纪 密乘佛教时期 7世纪 12世纪 1 佛教创立与发展 2 佛教的发展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佛教传播分为三条路线 北传佛

11、教古印度 中国 朝鲜 日本 越南等 以大乘佛教为主 也包括密乘佛教 汉语系佛教南传佛教古印度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埔寨等 以小乘佛教为主 巴利语系佛教藏传佛教密乘佛教 苯教 俗称喇嘛教 藏语系佛教 1 佛教创立与发展2 佛教的基本理论3 佛教供奉对象4 佛教名山5 佛教名寺6 佛教常用的礼仪7 佛教常见的法事 二 中国佛教文化 2 佛教的基本理论 1 佛教的经典与标志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我国最早的译经是 四十二章经 迦什摩腾 竺法兰 大 小乘佛教的经典 经藏 律藏 论藏 三藏经或大藏经现存我国的藏译本和汉译本最为完整 三藏经典 是佛教宗教总集 佛教的标志 表示吉祥万德 佛教的

12、标志也往往以表示 因为佛之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2 佛教的基本理论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 四谛 十二因缘 和 三法印 等 基本精神是空 苦两论 即世界一切皆苦 苦海无边 四圣谛 苦 集 灭 道苦谛 社会人生等一切本性皆苦 人生是苦 带来鄙薄人生 悲观厌世的思想 集谛 造成痛苦与烦恼的原因 苦的根源灭谛 如何灭却苦道谛 如何解脱 即通向涅磐之路 被总结为 八正道 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 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四圣谛 苦 集 灭 道 苦 苦海无边是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 认为世俗世间的一切 包括生 老 病 死 即四苦 本质都是苦

13、八苦之说 生 老 病 死 求不得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五取蕴苦 前四种是自然规律 是不可避免的 后三种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五取蕴苦 是苦的总源 五取蕴苦 色 物质 受 感情 感觉 想 理想概念活动 行 意志活动 识 统一前四种成分的意识 集谛 集谛讲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 也就是佛教通常所谓的 业 与 惑 业 一切身心活动 惑 烦恼之总称 包括世间一切思想观念 感情欲望 灭谛 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根源 人们追求解脱的最高境界是涅磐界 涅磐 灭度 圆寂 等 涅磐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 烦恼 超越时空 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道谛 讲的是达到涅磐的道路 即必须遵循佛教所讲的理论

14、和规定的方法 如 八正道 正见 正思维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三学 戒学 定学 慧学 戒 就是遵守戒律 不杀生 不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定 就是持斋守戒 一种禅定的修行方法 慧 就是弄通佛理 坚信不疑 是一种智慧 使佛教徒消除烦恼 达到解脱 2 佛教的基本理论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 中国佛教文化 十二因缘 又叫十二缘起 是印度佛教的基本理论 无明 无知 行 意志 识 精神的统一体 名色 构成人体的精神和肉体 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即心六种感觉器官 触 对外界的接触 受 感受 爱 贪爱 取 追求 有 生存的环境 生 老死 无明 行即过去二因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为现在五果

15、爱 取 有为现在三因 生 老死为未来二果 2 佛教的基本理论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三法印 第一 诸行无常 第二 诸法无我 第三 涅磐寂静这三条教义要鼓动人们看破红尘 熄灭一切欲望 通过出家 到神秘的 虚幻的彼岸去寻找人的最后归宿 2 佛教的基本理论 2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 中国佛教文化 六道轮回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 或升天界而为天人 或为阿修罗 一种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战斗的神 或为畜牲 或为饿鬼 或堕地狱 一切众生永远升沉于天 人 阿修罗 地狱 饿鬼 畜牲六道中 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 所以叫轮回 1 佛教创立与发展2 佛教的基本理论3 佛教供奉对象4 佛教名山5 佛教名寺6 佛

16、教常用的礼仪7 佛教常见的法事 二 中国佛教文化 3 佛教供奉对象 1 佛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也称 佛陀 或 如来 小乘佛教尊释迦牟尼为 神 大乘佛教宣称三世十方无数佛 佛有 觉者 之意 同时 觉 又有三义 即自觉 觉他 使众生觉悟 和觉行圆满 凡做到三义即成佛 3 佛教供奉对象 2 菩萨 二 中国佛教文化 也称 大势 是超脱生死的神 但还未成佛 是因为菩萨只作到三义中前二义 自觉和觉他 觉行还未圆满 只能低于佛而称菩萨 寺庙中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分位于佛的右 左旁 与佛合成 西方三圣 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三个地位最高神 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 观世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王菩萨 弥勒菩萨 3 佛教供奉对象 3 阿罗汉 二 中国佛教文化 简称 罗汉 也叫 尊者 是所谓 永生不灭的神 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认为只要做到修学的三义 就能成为罗汉 修学三义即 一是 杀贼 杀尽一切烦恼之贼 二是 应供 即应受人天的供养 三是 不死 即永远进入涅磐 而不再有生死轮回之苦 1 佛教创立与发展2 佛教的基本理论3 佛教供奉对象4 佛教名山5 佛教名寺6 佛教常用的礼仪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