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05712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九连中学2020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2、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氢H氧O氮N氯Cl硫S磷P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1:水加热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物理变化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实验现象(

3、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实验4:石灰石+盐酸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木柴燃烧

4、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评价样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水结成

5、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

6、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

7、固体;铁矿石被粉碎;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1)酒精和水_,(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3)酱油和醋_,(4)铜丝和铝丝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填序号)。教学反思: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初步学会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重点: 1、对蜡烛及其燃

8、烧的探究。 2.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难点 : 激发探究的情趣。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2,达标率100%。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2.化学是一门以 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的途径是:实验探究 - 实验现象 - 记录现象。数据和结果 - 科学分析 - 得出结论。3. 蜡烛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4.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5人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哪些不一样?记住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 镁Mg硫S 氧化镁MgO【学习研讨

9、】实验探究:实验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讨论总结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作出猜想1、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多。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3、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多。制定计划收集实证:查阅资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探究提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探究指导:1、收集两瓶空气做对照实验(如何收集?)2、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实验。3、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澄清的石

10、灰水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4、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同时做空气的对比实验。现象结论实验3实验4实验5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2、3、评价样题:1(1)石蜡的密度比水 。(2)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 ,此变化是 ,而蜡烛受热时先熔化,此变化是 ,故蜡烛燃烧既有 又有 。2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3

11、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4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5 在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吸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6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7试列举几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分(至少三条)8.如何证明蜡烛熄灭后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此白烟是蜡烛的蒸汽?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反思】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学习目标:1、会说出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2、会说出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难点: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评价设计:1、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100%。2、通过实验操作评价目标3,达标率100%。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P150附录1和课本P20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填下表:常用仪器名称用途注意事项试管用于夹持试管用于加热胶头滴管滴瓶烧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