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8925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4 我有一个梦想达标训练 新人教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选出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A.雕像(dio) 歧视(q) 呼天抢地(qing) 压榨(zh)B.诺言(nu) 一隅(y) 摇摇欲坠(zhu) 赎罪(sh)C.旋风(xun) 侈谈(sh) 携手并进(xi) 匿迹(n)D.扎根(zh) 储备(ch) 野蛮行径(mn) 爽朗(shung)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要对字词精细掌握,不能粗枝大叶。旋读“xun”,侈读“ch”。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言九顶 脱颖而出 优劣 束缚 B.心中有数 无济于事 叛乱 签署C.不言而喻 安之若素 隔离 摧惨 D.汹涌澎湃 暴力行为 邮戮 黎明解析:形近字辨析

2、要和词义结合起来。顶鼎、惨残、戮戳。答案:B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_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2)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_,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3)又如槲寄生,它_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_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A.完善 完备 必须 需要 B.完备 完善 必须 需要C.完备 完善 需要 必须 D.完善 完备 需要 必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采用分析不同语素的

3、方法,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析。“完善”为“完美”之意。“完备”为“应该有的都有了”的意思。“必须”是“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必要”。“必需”是表示“应该有或必须有”。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B.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解析:B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

4、度;C项“果不其然”与句意相反;D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能结合在一起,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答案:A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B.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D.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解析:A项“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B项句式杂糅,如果用假设关系,就应去掉

5、“时”,或者把“如果”改成“当”。C项中“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应去掉“与否”。答案:D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_,_,_,_,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 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 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 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A. B. C. D.解析:以这些事件的时间先后为序来排列选择。答案:D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

6、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

7、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7.“我们”所代的是什么?8.选文中的修辞是什么?有何作用?9.你如何理解“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10.“叛乱的旋风”指什么?7.解析: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作用,结合原文不难理解。答案:黑人所代表的反对美国种族歧视政策的势力。8.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别和对表达效果的领会,需结合修辞知识和对文意的理解作答。题目要求很宽,须仔细辨别。如能看到四个“现在”的排列就不成问题了。答案:排比。作用:增加语势,增强表现力。9.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小的语境和整篇文章的大语境来分析。答案:

8、黑人的斗争有坚定的信心和迫切的愿望,美国历来以自由、民主、平等标榜自己,但黑人却一直不能享受公正待遇,必然引起更大的暴乱。这对美国来说,就是“致命伤”。10.解析:此题考查对比喻修辞含义的理解。“叛乱的旋风”是一种比喻的变体,以本体修饰喻体,标明比喻的基本含义,还要体会“旋风”这一形象的作用。答案:黑人为争取自由而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几千年来,关于人的认识依然莫衷一是。历史表明,在人所认识的一切对象中最难于认识的就是自己。 历史上,哲学对人有着双重误解:要么把人看成是超自然的一员,因此认为人与神(上帝)无异;要么把人看成是自然中的一物,因此认为人与物(动物

9、)无异。前者看不到人的(动)物性,后者看不到人的(精)神性。两种视野下,人都不成其为人。显然,关于人的理解必须有一个新的开始。 事实上,人总是从两个空间表现自己。就他从外面被感官感知而言,他在物质的世界中表现自己;就他从内部被心灵反思而言,他在精神的世界中表现自己。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物性,寻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神性。没有神性,人将成为自然力的玩物和物质的寄生虫;没有物性,人将成为法力无边的超人或完美无缺的上帝。 我们承认,人的生存离不开物质世界,离不开自然人性,因为这里有人的感性生活。然而,人的生存更离不开精神世界,离不开自由本性,因为这里有人的理性生活,并且这才是人的理想的生活目标。把人从自

10、然中提升出来的是精神。动物没有精神,精神只是属于人。 只有超越物质的生活,才能重建精神的庙堂,唤来神性的高扬,并且只有彻底地超越,才能使人上升到无限的生命层次。所以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强调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作为芦苇,人会被宇宙所吞没;作为思想,人能囊括整个宇宙。 显然,人不可能完全是(动)物,也不可能完全是神。人处在物与神之间。这就是人的全部奥秘所在。历史上,哲学对人的双重误解皆源于将人的位置摆在了动物与神这“两端”而不是“之间”。 人具有双重角色,但又不是双重角色中的任何一个角色。也就是说,人既不是动物,又不是神。实际上,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要么只是罪恶深重的,要么只是完美无缺的。绝对

11、的动物性和绝对神性都是外在于人的。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人是渺小的动物和伟大的神二者之间的一个连环。 而这一连环格局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困惑。动物没有精神性,所以不对自身的肉体性感到困惑;神没有肉体,所以没有困惑的对象。生命从个体一旦觉察到自己的两重性,就开始为人性内部的分裂而苦恼。这就是人的生存矛盾。 这一连环格局不仅展示出人性的分裂之苦,而且表现出人性的张力结构。人的位置在物与神这两端之间的游移不定恰恰可呈现出人性的强弱变化。在物与神之间是一片虚空,在这片虚空中我们恰可以自如地建立自己的支点,移动自己的位置。 既然人的本性在于自由,那么,“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

12、提得不恰当。人根本不是“什么”,他不能定义,没有“本质”。不仅人与动物不同,而且人与人也绝不相同。所以,人生在世,关键在于“做”。而做人就是自己不断地冒险去扮演一个前所未有的角色。(选自中学语文2002.3)11.下列对文章第2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历史上哲学对人的认识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视野。B.把人看成是超自然的,看不到人的物性,是对人的理解的一大误区。C.以前的哲学并没认识到:人既有超自然的一面,又有混迹自然的一面;既有神性,又有物性。D.在把人看作与神无异和看不到人的物性两种认识下,人都不成其为人。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思想的”芦苇,不会被宇宙所吞没

13、。B.只有摆脱物性,神性才会高扬。C.有思想的“芦苇”,毕竟还是“芦苇”,只不过是物性弱化了的“芦苇”。D.人理想的生活应是,虽然离不开物质世界,但却要更注重提升精神。13.根据上文,下列属于“人类的困惑”的一项是( )A.人的存在是自然的,但人又不是绝对的自然物。B.人内心的崇高感使人希望摆脱其实摆脱不掉的固有的自然属性。C.人的存在是精神的,但人又不具有绝对的精神。D.人那种抵挡不住物质世界的诱惑的世俗之心,使得人与神区分开来。14.下列根据文中的信息所作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个人,无论是英雄还是凡夫俗子,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B.“人性的张力结构”,是说“人”的不确定性带给人无

14、限丰富的创造可能和自由空间。C.人不会只有弱点(动物性),因为人还有精神性;但人可以没有弱点,因为人的“神”性总在使人追求灵魂的完美。D.在人生的历程中,任何人都难以预先确立自己的位置,人总是在变,而且不得不变。1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D项“把人看作与神无异”和“看不到人的物性”是同一种认识。答案:D12.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B项偷换概念,人只能“超越”物性,而不可能“摆脱”物性。答案:B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A、C、D三项都是产生“人类困惑”的原因,A项是说“人不是纯粹的物”,C、D两项是说“人不是神”。答案:B14.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C项“人可以没有弱点(动物性)”是不可能的。答案:C二、语言运用15.以“艺术的创造性”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适当加以概括。书艺之道不是要去纯粹地充当前人的吹鼓手,而是要求你在充分理解前人长处的同时,发现前人没有达到的高度,填补前人留下的空白,这样才谈得上艺术的创造性。解析:本题是一个句式重组题,需在准确把握句子原意的前提下,适当概括原文词句,合理有序地表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