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8559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晏子使楚》教案1 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晏子使楚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难点:语言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作者简介: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很可能是“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2、。二、朗读课文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补充解释习辞:善于辞令何以也:用什么办法以:用为其来也:王引之经传释词:“为其来也,言于其来也。”何坐:犯什么罪避席:离开坐席,表示郑重。实:果实熙:同“嬉”,戏弄,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左右:身边的臣子们所以:表示“的原因”。2逐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实词、虚词的积累。如对课文注释中的词语要多读、多记,不断温故知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辨识、理解。通假字:熙,同“嬉”,开玩笑。一词多义:之、使古今异义词:何坐坐盗避席其实(它的果实)所以(的原因)倒装句:曷为者也(为何人)何以也(以什么办法)在晏子将要出使楚国

3、的时候,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左右的近臣说:“听说这个晏婴是齐国参考译文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该怎么办呢?”有一个人说:“这样吧,当他来的时候,我就绑着一个人从您的跟前走过。然后您问被绑的是什么人,我就说是齐国人;你问为什么被绑起来,我就说是因为偷东西。”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在宫里设宴招待他。喝酒正酣的时候,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被绑着的这个人是谁?”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因为在我们这里偷东西。”这时楚王看了看晏子,问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

4、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听完笑道:“贤能的人是不能戏弄的,我这是自取其辱啊!”四、当堂背诵课文。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教学晏子三次击退楚王侮辱,维护尊严的事例。2学会推理,学懂晏子反驳楚王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

5、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2交流,引导:(1)出示,齐读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板书:尊重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在这之前是怎样的?在这之前,楚王_。(2)交流后板书:侮辱(3)指名男女同学分读这两句话,“学贵有疑”读了以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变侮辱为尊重?(板书:打?)谁能简单来说一说: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1在这之前,楚王_2后来晏子_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自由说-指名说1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2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用“”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

6、句话的。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里钻进去。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板书:钻狗洞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指导朗读这句话,特别指出:瞅、冷笑一齐读这句话,这句话楚王是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板书:没人才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板书:没出息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板书

7、:反击四、学习晏子反击: 1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学生交流)。晏子看了看,_地说:“这是个狗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反复地读了以后,同学们思考一下,然后完成练习: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板书:是狗国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3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4小结,学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懂后二次反击,变换一下学习方法,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

8、讨论上面的习题;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2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3所以楚国是_结果_1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3所以楚国是_结果_5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上台完成练习,五、点评:这些都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成果,是他们的专利,老师相信下面的同学也一样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读一读三处表示结果的话。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好),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楚王。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六、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

9、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1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2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3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七、聪明人的题目: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板书:晏子使楚楚王晏子(侮辱)(反击)结果钻狗洞是狗国只好打开城门没人才下等国只好赔不是没出息强盗国只好陪着看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