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790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马可波罗行记、寻金热、科技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商业革命。(2)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认识到“商业革命”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4)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5).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2、过程与方法:(1)运

2、用表格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以及与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对比;(2)问题探究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最前列? 从几位航海家身上我们应学习什么精神?(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3)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

3、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教学过程及要点:导

4、入新课:师:同学们,当今世界的航海业相当发达,你们知道人们进行远洋航行都是为什么吗?生1:国与国之间的海外贸易是当今航海业的重要内容,有许多集装箱就是靠十几万吨大轮船通过航海运到目的地的。生2:科学家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也是现代航海业的重要方面。生3:一些军事大国的军舰、潜艇为了称霸,日夜在大海上航行,构成了世界航海业另一方面的内容。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三个方面都不错。如果我说500多年前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驾驶简易帆船,到一个传说的地方寻找黄金,不知大家信不信?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辟新航路,来验证这个传说。(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

5、必要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寻金热:【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教师:图中男主人公正在干什么?学生:数金币和银币。教师: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学生: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教师:女主人手下是什么?学生:书。教师:你猜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女主人会读什么书?学生:圣经或者祈祷用的书,总之与宗教有关的书。教师: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教师: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

6、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十五世纪改行金本位制以后,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唯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它的很大一部分黄金是靠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从非洲中部转运而来,这种传统的供给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当时的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欧洲人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寻金热”就此形成。奥斯

7、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陆路商道。2、条件:(可能性)(1)主观条件:第一,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合作探究】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5世纪末它们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过程,专制王朝和社会各阶层都渴望开辟新航路。政府为了发展贸易、改善经济状况和扩大版图,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自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封建制度内部矛盾重重。封建经济日趋衰败,许多贵族大多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随着宫廷开支的上升和官僚体系的膨胀,各国政府在财政上也常常是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新的财源,以增加收入,缓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不少

8、封建贵族和骑士则成为第一批殖民者。同时,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够满足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在政府支持下的活动;(军事贵族和骑士视海洋冒险为一种新的职业,渴望以此获得丰富的战利品;市民和商人不满意大利人、阿拉伯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期望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的财源;两国所处的伊比里亚半岛位于意大利通往尼德兰的海上商路上,造船业和航海业已有相当的基础;东面是意大利商人的势力范围,北面是英、法和尼德兰等国商人的活动地盘,这两个国家只有挺进大西洋,向西面、南面这两个方向发展,寻找新航路;为了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第二,宗教因素:

9、传播天主教。第三,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2)客观条件:第一,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西传后于14世纪时在欧洲普遍使用,使航行不致迷失方向,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由此凸现中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建议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第二,地理知识:人们开始相信

10、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二、新航路的开辟:航海家时间支持的国家开辟的航线备注迪亚士1487葡萄牙欧洲非洲最南端最先发现好望角哥伦布1492西班牙欧洲美洲发现新大陆达伽马1497葡萄牙欧洲好望角印度麦哲伦15191522西班牙环球航行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师: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航海家们在500多年前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今天,我们来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程。现在请第1、2、3、4小组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讲述你们的航海历程及其中的艰险。看哪个队讲得最好。生1:我们是迪亚士船队。1487年7月,我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

11、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当船队到了南纬33度的地方时,突然遇上了风暴,在海上漂泊了13个昼夜。船队已在风暴中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于是船队改变航向朝正北航行,几天之后果然看见了东西走向的海岸线和一个海湾(今南非的莫塞尔湾)。但船员们都不愿继续东行冒险,船长只好率船队返航。返航途中接近一个伸入海中的海角,不料风暴再次降临,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将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船长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

12、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好望角就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生2:我们是达伽马船队。1497年,船长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我们带回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收获!生3:我们是哥伦布船队。1492年8月8日,船长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9月6日,远征队驶入烟波浩淼的

13、海洋。很幸运,一路顺风,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的人们烦躁不安起来。为了平息他们的忧虑,船长发布了有关已行航程的假消息。10月7日,发现了飞鸟,但在地平线仍没出现陆地。船长也焦虑起来,这时已西航很远,按他的计算,应已见到日本。10月9日,船长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在三天期满前,人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船长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船队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生4:我们是麦哲伦船队。1519年月日,船长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大帆船和265名水

14、手组成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在横渡太平洋时,船队经历了严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难,一些丧失希望的人曾经发动反对麦哲伦的叛乱,叛乱的首领被麦哲伦抛在途中的荒岛上。年月,船队终于到达了菲律宾群岛。船队在这里得到了补充。可惜的是船长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个人了。师:各位代表都不错,讲解清楚,生动形象。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

15、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生1: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生2:这些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一点也不高尚;所到之处进行殖民占领和掠夺财富,这是一种罪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是啊,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三、走向联合的世界:1、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在十五世纪之前,只有南极洲这样的无人居住的大陆和某些岛屿、海域为人类所未知。而居住着未开化民族的陆地和岛屿,则只对“文明民族”而言是前所未知的。从各文明古国的产生到十五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广泛传播。但是古代学者没有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