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2404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推荐】高中历史 明治维新5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八:日本明治维新一、历史背景幕府统治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明治维新物质基础)表现: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影响: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

2、人资本家接近。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2、阶级:人民抗争使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贫民的暴动。(性质)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3、民族危机:佩里叩关(“黑船来航”)时间:18

3、53年,美国,佩里。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4、政治:幕府的腐朽统治。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闭关政策使

4、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二、从“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面对列强侵略,日本各阶层态度1.“开国”与“攘夷”之争开国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外交往,才能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使国家强大。攘夷者主张:日本国体尊贵,必须抗击外来侵略。(结果:攘夷论占主导,成为民族革命旗帜)2.德川幕府反对统治:对内镇压人民起义,打击改革力量;1858年制造“安政大狱”,杀害吉田松阴。对外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倒幕运动的兴起1.原因:“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的幻想,使人们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3.领导力量:长洲、萨摩等大名。(他们结成军事同盟,改变

5、力量对比,成为倒幕顺利发展的基础)1867年: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4.倒幕经过德川庆喜提出“大政奉还”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戊辰战争)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东京。主观原因:倒幕派联合,组织自己的武装。5.胜利原因倒幕派取得人民支持。利用天皇的名义,舆论导向有利于倒幕派。客观原因:幕府腐朽没落,不得人心。农民起义、城市暴动不断从根本上动摇幕府统治。列强无暇顾及并且在日本利益争夺中矛盾重重。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6.历史意义 使日本免

6、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三、施政纲领:五条誓文1.五条誓文: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封建制度,向西方学习。2.政 体 书:整顿充实组织机构。四、维新内容.政治上:破除旧政治体制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剥夺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让他们担任藩知事,成为天皇的地方官。“废藩置县”:1871年原因:应对日益激化的农民起义和士族叛乱,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措施:A.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府、县、道地方体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府县知事由中央任命B.发布建立天皇亲兵法令,组建“御亲兵”,保证这一措施的实行。意义:A.削弱地方封

7、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天皇的中央集权。B.使日本在政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重要一步。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即: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平等四民分别指的是哪些人?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居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的劳动力。取消武士特权(哪些特权?),武士阶层彻底瓦解,一部分成为资本家,另一部分成为普通劳动者。3.派岩仓具视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学到了许多有助于日本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有用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济上:殖产兴业1.大力创办宫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立工部省:负责殖产兴业政策的领导机

8、关,接管幕府和各藩经营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成立内务省:接管幕府诸藩建立的军事工业,日本逐步形成了近代化军事工业生产体系。促进了日本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运用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技师,创办近代工业实行“劝业政策”,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贷款、补助金等,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2.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背景:经过较长时间发展,日本民间经营的近代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出现新型资本家。国内自由民权运动提出“自由经营”的口号,反对政府以官营为主的经济方针。方针:将官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

9、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措施:颁布处理官营企业的条例,将除铁路和军工企业外的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拥有特权的“政商”以及少数经营近代工业的新型资本家去经营。并免征商业税,为商业资本转化工业资本创造条件。评价:这些政策使国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用暴力方法缩短由旧生产方式到近代生产方式的过渡期的人为手段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殖产兴业步骤:创官营企业创军事工业创模范工厂劝业政策廉价转让.军事上:富国强兵1.方针:“强兵”是“富国之本”,实行以发展军事力量为目的有近代化

10、军事改革,重视军队和警察的建设2.措施:建立新式军队:措施:A.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职的特权,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常备军.(山县有朋)B.颁布第一个征兵令,聘请外籍教官,按照德国方式训练日本军队。C.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把效忠天皇作为军人的天职。意义: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常备军,天皇依靠这支军队平定叛乱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设立军事大学:为日本军队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军事人才。还按照英国模式建立了近代化海军。改革军事机构:学习德国经验,逐渐形成了陆军省、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直接隶属于天皇。扶植军事工业:建立兵工厂和造船所,引进新技术改进军事装备。生产步枪和各种口径的大炮。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11、:为了维护国内治安,明治政府还逐步建立起了近代警察制度。3.意义: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概念:见教材1.整顿旧的教育机构:措施:建立文部省,统辖全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的各类人才。颁布学制,明确普及初等教育的方针。参照欧美教育制度,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师资。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意义:普及小学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提高;实业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缺陷:在教育改革中,明治政府大肆宣扬天皇的权威,要求人民无条件地服从天皇的命令。2.推行军国主义

12、教育:1890年,天皇下达的教育敕语。3.宣传资本主义思想:“明六社”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进行启蒙教育。4.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实行“断发”;移植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欧化运动.(例如?)四、目的、性质、进步性和局限性1.目 的:巩固明治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振兴。2.性 质: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3.进步性: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国家各国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鼓舞了人民的信心。4.局限性: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

13、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五、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历史潮流:19C中期,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2.力量对比:幕府实力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且有自己的武装;并得到天皇和西南强藩的支持。3.政策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4.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1、发展表现工业化高潮的出现:时间:19世纪80年代。行业: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分发展异常迅速。作用:近代化棉纱厂抢占国内市场,驱逐进口的洋纱,又向国外市场销售。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

14、国家资本迅速发展:政策:对垄断资本采取扶植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作用:使原来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的大资本家变成工矿业主,并迅速发展成为“财阀”。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的特点: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主要垄断组织: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操纵着国家经济命脉。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局限: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影响:由于不及西方列强,采取军事手段为国

15、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二、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原因:明治政府认为德国和日本相似,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专制主义统治。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来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2.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1889年。内容: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议员任期分别为终身和7年;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4年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特点:同西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