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1633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3)(广东专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三)考查范围:第三单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变化的正确叙述是()A在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B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C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D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2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进行的一组实验结果见下表。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表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方法实验结果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常温下加F

2、e3氧气泡稍多而小常温下加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加入煮沸后冷却的新鲜动物肝脏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从化学本质看,酶是蛋白质或RNA从催化活性看,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从催化底物范围看,酶有专一性从催化反应效率看,酶有高效性 A B C D3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生产麦芽糖。图Z31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甲 乙图Z31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BX点代表Tb、Y点代表Tc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DX点代表Ta、Z点代表Tc4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3、)试管编号实验处理CO2溶液光照白光蓝光红光绿光碘液注:“”表示具有该条件。A B C D5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B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6图Z32为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简图,表述正确的是()图Z32A人由平原地区进

4、入高原地区后,所需要的ATP主要由过程提供B人体内Y物质可以转化成氨基酸C光照增强,叶肉细胞中X物质会有所增加D能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所代表的过程7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甲乙 丙丁图Z33A甲图表示人肌肉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乙图表示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8(双选)图Z34中a、b、c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Z34Aa曲线的处理条件是

5、此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B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pH不同造成的C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造成的D三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造成的9(双选)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甲 乙 丙丁图Z35A甲图和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快,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高 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6分)10(23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

6、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Z36所示。请分析回答:图Z36(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

7、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组编号X物质的浓度(mgmL1)细胞内ATP的浓度(m molmL1)细胞死亡的百分率A0801B2703C45010D82025E16570F32195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若用混有浓度为2 m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11(23分)如图Z37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模式图,请回答:图Z37(1)图中所示细胞中含有RNA的结构有 _(填数字标号)。天气晴朗时,A产生的CO

8、2的去向包括_(填小写字母)。(2)若物质X为丙酮酸,则其到达A结构的_(填数字标号),若物质X为H,则其到达A结构的_(填数字标号)。(3)构成图中9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9从土壤中吸收NO、NH的方式主要是_。植物体内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叶绿体内_和_二类化合物的合成,影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三)1C解析 一般来说,如果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情况下,ATP的产生速率应该是与ADP的产生速率相等,A、B错;寒冷天气中,人体要释放更多的能量才能保持恒温,所以体内ATP的产生效率应该比平常要快,产生ATP的速率应该是加快,D错。2C解析 从实验、可以得出:酶有高效性;从实验、

9、对照可以得出:高温使酶变性后就失去活性。3B解析 甲图中Tb点时酶活性最大,此时麦芽糖积累速率最大,对应为乙图中的X点,甲图中Tc点时酶失活,麦芽糖的量不再增加,对应为乙图的Y点。4D解析 将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是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有机物,然后用不同的光照射,进行光合作用,用碘液处理看有机物产生的多少,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号。 5.C解析 酶的催化有专一性,不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A错误;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该过程与是否有光无关,B错误,C正确;密闭容器中的植物,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

10、强度,ATP由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6B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X物质是C3,Y物质是丙酮酸,丙酮酸可以转化为丙氨酸,B正确;人进入高原区后,无氧呼吸增强,但所需ATP主要还是由有氧呼吸提供,A错误;光照增强时,H和ATP增加,X物质消耗增加,X物质减少,C错误;能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所代表的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D错误。7D解析 随着氧气浓度增加,肌肉细胞内ATP生成速率也增加,A错误;蔬菜大棚中一天内白天CO2的浓度会持续下降,没有一个升高的过程,B错误;丙图中a点时酵母菌呼吸作用最弱,ATP产生量少,C错误。8BD解析 a曲线在a、b、c三条曲线中是此酶催化

11、的最适条件,但不能说是此酶的最适条件,因为可能还有更好的条件没有在曲线中表示出来;因为三条曲线的最终生成物的量是相等的,所以反应物也是相等的。9AB解析 甲图和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慢,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乙图为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影响的曲线,在AB段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光照强度。10(1)细胞呼吸APPP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2)腺苷(3)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4)细胞中 ATP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细胞内 ATP 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影响消化;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解析 (1)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其结构简式是APPP。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2)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高能磷酸键。因此,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3)认真分析图解可知: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一方面应该考虑阻断典型神经递质的传递,另一方面是寻找靶细胞膜上是否有ATP受体。(4)人为改变的变量是自变量,题中“不同浓度的X物质”是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故该实验的因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