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70110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2.3《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旧人教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按客观规律办事课题:按客观规律办事目的: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规律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重点: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难点:规律的客观性教程:【复旧】规律的含义,三是三不是【导新】1250年,法国科学家翁乃谷曾经提出制造一个不需要任何能量,就会永远运行的永动机。他耗尽了毕生的精力,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永动机违背了自然界能量守恒与转化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望不可能变成现实。说明了什么哲理?【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认识和利用规律阅读教材第一至第三段回答:规律客观性的内涵是什么?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1、人

2、们能够认识规律,规律总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 ,发现、认识其中的规律。阅读教材第四至第六段回答: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什么?阅读教材第七至第十四段回答: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表现是什么? 2、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未被认识的规律只是 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 的问题。当人们还没有 认识规律的时候,人们的行动是 目的,人们一旦 了规律,就可以 利用规律。 (1)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指导实践活动, 客观世界。 (2) 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 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

3、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 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考点: 坚持实事求,按客观规律办事阅读教材第十五至最后一段回答: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地位?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关系是什么?3、按客观规律办事,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有以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为 ,按照客现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取得成功。 客观规律, 必然遭到失败。4、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1) 实事求是就是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 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作为我们行动的 , 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2) 实事求是的地位。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党的科学态

4、度、工作 和优良传统, 而且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出发点和根本点(3) 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解放思想,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 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 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所以说, 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综合以上两个考点内容得出结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思考】 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规律

5、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条件吗?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吗?人和规律的关系如何?今年夏季,浙江等地为了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答: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础设施。这项工程对于缓减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归纳分析二、按客观规律办事1 规律是客观的 无论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还是

6、思维规律,都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存在和发生作用。(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例:引力规律;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条件是否存在,如果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如果条件不存在,就不起作用。例:价值规律条件:商品经济) 例: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教材P77名言说明了什么?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创造一个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和消灭客观规律。注意: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规律是

7、永恒不变的。规律具有可变性,只随着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改变。例:价值规律水往低处流,但我们可以引水上山,这并没有改变引力规律。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例:达尔文的悲剧生育规律和遗传规律是不可消灭的。规律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揠苗助长;永动机;大跃进,人民公社,大锅饭。例:人们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破坏了生态环境,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98年我国特大洪灾,沙尘暴等,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等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不

8、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注意】原因: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也必然具有客观性。【原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方法论】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1:针对这次地震,海啸,科学家指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是加重海啸损失的重要原因。例2: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导致洪水泛滥,土壤沙化形成沙尘暴,生态环境恶化。例3:有些地方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2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9、,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认识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是目的。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例:正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地震活动的规律,才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表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茉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例:能够准确预见流星雨,生育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预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诸葛亮认识了大气运行规律,在能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借来了东南风,曹操没有认识天气规律,而失败,周瑜被愚弄。修水库。问

10、:不能认为规律有好坏之分。(它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例1:今年夏季,浙江等地为了缓解当地旱情,采取了许多人工增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增雨”体现的哲学道理。答:事物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例2: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例3: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础设施。这项工程对于缓减北方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原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

11、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错误表现: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夸大主观能动性是唯心主义错误;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错误。3.实事求是含义:地位、作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 含义不同;哲学依据不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各自的对立面不同:A它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主要有两种表现,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B反面是上面两种错误。都是方法论,都是唯物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随笔: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