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467826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下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8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2、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3、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

2、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4、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

3、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5 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 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D、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8、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

4、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9、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 B31 C73 D19310、观察下列图表,18951913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民众自发的抵制日货运动11、“

5、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 (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12、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3、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

6、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14、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15、右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16、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说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我们永远铭记。”第一

7、扇窗是指( )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设立沿海开放区C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7、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19、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

8、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20、(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趋同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尚未完全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1、1929年大危机中,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反映了( )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恶化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 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22、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

9、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23、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

10、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25、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

11、济控制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8分,28题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请回答:(1)材料一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2分)材料一反映的这种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4

12、分)材料二: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贪者,收为奴”。 史记商君列传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2)材料中的“本”与“末”各指的是什么?这种表达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中,清政府以“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为由推行的经济政策,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3分)材料三 明代的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

13、年荒。”1978年之前的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8年之后的凤阳:“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凤阳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面貌的主要原因。(6分)27、我国经济现代化在近现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