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的误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449514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品质管理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品质管理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品质管理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品质管理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的误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质管理的误区 1、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 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的现象普遍存在,质量部门只负责检验,而不管品质管理体系的其它过程,同时又没有其它部门承担品质管理体系保持的职责,对产品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 2、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品质管理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最主要的表现为: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品质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3、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4、对不良品质

2、现象只治标不治本 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 5、缺乏以数据说话 片面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品质管理弊端,典型的情况有:对于品质情况,仅有一些主观概念和总体性笼统的评价,而没有准确、详尽基础数据说得清楚、说得准。 6、满足于现状 安于现状,不思改进,认为品质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无需担心品质问题了。 7、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 在对供方的品质管理中,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单赢、单边的错误思维是损害供方品质的主要原因。 8、没有充分的事前品质策划 品质管理过程方法原则要求

3、:将活动或过程作为过程加以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具体到品质策划,内容包括:品质目标、需要的活动和资源(包括文件)、品质验证的准则或标准、需要形成的质量记录。 9、品质部门角色定位错误 现代品质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是预防。将质量部门当成消防员、抢险员,成为纯粹的品质检验部门,而放弃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放弃其它关键的品质管理体系过程,是明显有违预防原则的。宁愿为火警、险情付出高昂代价,而不愿意为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相对较少的资源,是明显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的,是本末倒置和不明智做法。正确的观点正如克劳士比所说,品质系统的作用是预防,而不是检验。 10、最高管理者缺位 品质管理最高管理者缺位

4、的情况主要有: 没有参与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评价和修订。没有为品质管理体系维持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长期忽视品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需要,或视其可有可无。没有规范地组织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搞形式、走过场,甚至不参与管理评审。 品质管理的方法 编辑 1 掌握5M1E的品质变异要素 2 运用QCSTORY解决品质问题 3 SQC统计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统计技术被称为QC七大手法 4 QC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 近年来,所谓新QC(New Seven Tools for TQM),也被广泛运用,如:表1-2 新QC七大手法简要说明 5 其他常用品质管理方法 实验计划 抽样计划 最常用的方法,普扁沿用美国军

5、方标准MIL-STD-105D(即中国国家标准GB 2828)。 SPC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通过对制程能力指数Cp、Ca、Cpk 的计算分析,来判断制程能力指数,找出不足,予以改进。 FMEA 即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尤其是QS 9000认证企业,强制要求实施FMEA。 6 手法 由于摩托罗拉、GE等公司的成功应用,6 手法已引起企业界,尤其大中型企业的关注。 APQP 即先期质量策划,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源流质量管理。 品质管理的流程 1、QCC:品质保障圈。包括IQC,IPQ

6、C,FQC,OQC,QA,QE,TQC等 2、IQC:进料品质检验。企业在物料需求订单下达后,对供应商供应之产品进行验收检验。IQC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它的作用是保障企业物料库存的良性。视企业对物料检验标准的不同,这个部门的人数也会有所不同,可设立课,组,班,也可单独一个(规模标准决定)(全检,抽检) 3、IPQC/PQC:制程检验。在物料验收后,由于批次抽检及库区存放等原因,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品质问题的产品,故在产品上线时要求对产品的首件进行品质确定,而PQC的职能就是进行首件的确认及批次生产过程中的品质规范及督导。从而提高制程品的成材率,降低成本 4、FQC/OQC:这是一个全面的单位。叫

7、入库检验,或出货检查,也叫终检(制程)。在完成生产后,产品流到下线,即包装入库。在这个过程中,FQC/OQC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品质检查,包括包装,性能,外观等。保证入库品的性能,外观,包装良好且符合要求。视客户的需求及生产管控的必要可以设定全检并包装工作。说白了就是一批经过品质训练后从事包装检验入库工作的生产人员,属下线制程。亦可由生产单位来完成,FQC/OQC进行抽检入库。 5、QA:品质保障工程师。这是一个职位说明,应该说是品质保障组。它是公司内部对客诉调查改善的一个单位,进行提出制程优化方案,提高产品品质 6、QE:品质客诉处理工程师。这是一个对外进行品质说明,处理,协调的一个单位,它是

8、直接与业务端及客户端进行协调,说明,处理的一个单位。包括系统文件控管,客诉8D回复,程序文件制订等 7、TQC:全面品质管理。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把品质深入到成本,交期等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更多领域做出了要求,从而提高企业信誉进而更全面的对品质进行控管。 对于品质: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 品质是制造的而不是检验的 品质第一 品质实行: 1、 建立品质管理系统,系统人数可视规模和检验收要求进行合理设定 2、建立品质管理手册。品质行为全部以品质手册进行,让品质有册可依,依册而行,从而全面系统。 3、设定品质检验标准。目前通用的是美国西点军校军需检验标准,范畴依企业而定 4、完善品控文件,依ISO要求执行即可。分四阶。(如作业标准书,职位说明书,表格,流程,规范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