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3443008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形体的演变t整理.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字形体的演变 汉字的形体指汉字的外部形态和面貌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时间里 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总的来看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从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的图画文字到规整化 线条化的文字发展阶段 汉字的形体与书写材料有一定关系 如甲骨文是用刀刻的 所以方折细瘦 而金文主要是铸造的 所以肥硕圆润 根据汉字发展的历史阶段 可以把汉字的形体分为甲骨文 金文 篆文 大篆和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七类 一 甲骨文 1 1甲骨文概说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最先出土于安阳殷墟 1899年被学界发现 其后在郑州二里冈商代遗址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等地也有零星发现 1977年在陕西歧

2、山 扶风之间的周原遗址出土了一批西周甲骨 殷墟甲骨距今约有3300年的历史 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材料 甲骨刻辞主要是占卜的纪录 也有少量记事刻辞 甲骨刻辞所记录的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天文 历法 气象 山川 方国 职官 祭祀 征伐 刑罚 田猎 农牧 工商 生育 疾梦等方面的内容 是研究殷商后期自然状况 社会历史 语言文字的可靠材料 甲骨文的刻写材料是龟甲和兽骨 龟甲以腹甲为主 也有少量背甲 兽骨主要是牛骨 以牛肩胛骨为主 也有少量的牛肋骨 甚至头骨 另外还有鹿 马 猪 虎 兕 犀牛 骨以及人头盖骨 甲骨文的刻写工具是青铜刀和玉刀 因玉刀较脆易折 可能青铜刀的使用更普遍 用刀刻决定

3、了甲骨文的形体风格基本上是细劲方折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 甲骨文时代是有毛笔字的 如甲骨文中有 聿 字 笔 的初文 畫 字 册 字 典 字 可以证明这一点 另外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 陶片 玉戈上 有用黑墨或朱砂书写的文字 书写风格与金文接近 这说明甲骨文细劲方折的书写风格是由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决定的 并不意味着殷商时代没有其他风格的文字 学习研究甲骨文的读本主要有 李圃 甲骨文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高明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刘翔等 商周古文字读本 语文出版社 1989年 朱歧祥 甲骨文读本 台北 里仁书局 2010年 等 学习甲骨文字形的工具书主要有 孙海波 甲

4、骨文编 中华书局 1965年 刘钊等 新甲骨文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年 李宗焜 甲骨文字编 中华书局 2012年 沈建华 曹锦炎 甲骨文字形表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年 等 1 2甲骨文形体的特点1 2 1象形性强 古人造字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甲骨文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汉字 具有浓厚的象形意味 1 2 2异体繁多 甲骨文的形体结构没有定型 或笔画 部件多少不同 或部件位置 朝向有异 或有是否形声之别 这个特点是由甲骨文的象形性决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 甲骨文中有少量字体的部件的方向 位置不同 这时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代表不同的汉字 左 和 右 陟 和 降 出 和 各 毓 和

5、 保 三 和 气 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 商代后期的甲骨文有273年的历史 竹书纪年 云 盘庚徙殷 至纣之灭 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其间字体也略有变化 总的趋势是字形在逐渐简化 象形程度逐渐降低 加注声符的现象在增加 字形逐渐稳定 比如董作宾在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中将商代甲骨文分为如下五个时期 第一期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二世四王 第二期 祖庚 祖甲 一世二王 第三期 廪辛 康丁 一世二王 第四期 武乙 文丁 二世二王 第五期 帝乙 帝辛 二世二王 字形 和 书体 是董作宾将甲骨文断代分期的其中一项标准 他在 书体 中总括了甲骨文各期书体的特点 第一期 雄伟 第二期 谨饬 第三期 颓靡 第四

6、期 劲峭 第五期 严整 有的学者指出 第三期 颓靡 的书风 实际上是学徒的习刻 既然 是徒弟的习契之作 字体稚拙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各期甲骨文中都有一些字体不佳的习刻 不应称之为 颓靡 更不该把该片作为第期书风的代表 参见刘一曼 略论甲骨文书体 中国书法 2012年第6期 二 金文 2 1金文概说我国使用青铜器的历史很早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是甘肃东乡县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刀 距今约5000年 商代青铜器发达 著名的如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铸有铭文的青铜器主要出现于商代晚期 帝乙 帝辛时期 少则几字 十余字 多则四十余字 西周时期 金文有了快速发展 由于宗法礼制的完善 在礼器上铸刻的铭

7、文急剧增多 出现了长达数百字的铭文 比较著名的有毛公鼎499字 曶鼎403字 散氏盘357字 大盂鼎291字 大克鼎290字 西周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 征伐纪功 赏赐锡命 契约文书 训臣臣下 颂扬先祖等各个方面 具有历史文献性质 可以弥补传世典籍之不足 同时 由于篇幅加长 也具有重要的语言文字研究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礼乐崩坏 青铜礼器已不如以前那样受到尊崇 青铜文化走向衰落 再加上铁器的出现和简帛的普及 铜器和铭文逐渐被取而代之 就现有的青铜器和铭文来看 由于列国异政 这时期的铜器和铭文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文字形体方面出现在一些地域性的差异 比较重要的青铜器铭文是秦公簋104字 中山王鼎

8、469字 曾侯乙编钟全套2800余字 金文读本 除了高明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刘翔等 商周古文字读本 语文出版社 1989年 以外 可用马承源主编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 文物出版社 1986 1990年 八开四册 选录925器 关于金文字形方面的工具书 可用容庚编 张振林 马国权摹补 金文编 中华书局 1985年 董莲池 新金文编 作家出版社 2011年 金文编 第四版摹录准确 形体丰富 正编收字2420个 附录收字1325个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 新金文编 所收材料截止2010年 正编收字3063个 合文书字105组 附录收字1574个 字形采用拓片剪切 字下标注了时代和著

9、录号 有笔画 拼音索引 是目前最完备的金文字形书 关于金文的字典 可用陈初生 金文常用字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修订本 2004年 该书收常用字1000余个 简明扼要 检索方便 2 2金文形体的特点2 2 1圆润丰满 多肥笔 有时比甲骨文更具象形性 由于绝大多数铭文都是用陶范铸造而成的 而用泥土制范时 有墨书作为范本 比契刻甲骨方便 可以从容修饰 因而金文的形体一般具有圆润丰满的特点 且多肥笔 金文有时更具象形性的原因 除了书写材料比较容易达到象形的效果外 另外也与金文中有很多字是作器者家族名的族徽文字有关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 2 2 2异体字较

10、多旅甲骨文中已有此字 金文 旅 A 金文 旅 B 金文 旅 C 金文 旅 D 金文 旅 E 金文 旅 F 金文 鑄 A 金文 鑄 B 金文 鑄 C 金文 鑄 D 金文 鑄 E 金文 鑄 F 2 2 3装饰意味浓厚 金文和甲骨文的制作目的不同 甲骨文随用随弃 刻写比较随意甚至比较草率 铜器铸造不易 而且要置之高堂 传遗给后世子孙 比较注重美化装饰 从这个角度说 甲骨文是一种特殊的俗字体 而金文可看作正体字 变方为圆 甲骨文金文 韋 衛 之初文 甲骨文金文 添加饰符 甲骨文金文 三 篆文 3 1大篆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建武时亡六篇矣 东汉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史籀 十五篇 自注 史籀篇 者 周

11、时史官教学童书也 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 苍颉 七章者 秦丞相李斯所作也 爰历 六章者 车府令赵高所作也 博学 七章者 太史令胡毋敬所作也 文字多取 史籀篇 而篆体复颇异 所谓秦篆者也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许慎 说文解字叙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 与古文或异 及孔子书 六经 左丘明述春秋传 皆以古文 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 不统于王 恶 礼 乐 之害己 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 田畴异亩 车涂异轨 律令异法 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 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 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 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 博学篇 皆取 史籀 大篆 或颇省改 所谓小篆者也

12、接下页 是时 秦烧灭书籍 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 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 初有隶书 以趣约易 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 一曰大篆 二曰小篆 三曰刻符 四曰虫书 五曰摹印 六曰署书 七曰殳书 八曰隶书 汉兴 有草书 由班固 许慎所说 可以得出几点认识 第一 大篆 小篆 各是一种字体 属于 秦书八体 之一 第二 大篆至迟已见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 第三 史籀篇 用大篆写成 这些文字收入 说文解字 以后被许慎称为 籀文 第四 小篆又称 秦篆 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由丞相李斯等人取大篆字体省改而来 说文解字 中收录的籀文 史籀篇 流传到两汉之交 新朝王莽乱政之时 已亡六篇 尚残存九篇 许慎应见到过残本 故而

13、才有可能将其单字采入 说文解字 中 说文解字 所收籀文字数 古文字学界的统计有一些出入 如王国维 史籀篇疏证 认为籀文字头共223个 祝敏申 与中国古文字学 认为有213个 赵卫 籀文研究 认为有232个 潘玉坤 籀文字数考索 认为有224个 产生分歧的原因 一是因为有的字 说文解字 没有明确列出籀文字形 各家理解 取舍不同 二是因为有的字大徐本 徐铉本 未列出籀文 而段玉裁注据小徐本 徐锴本 或其他书补出 各家对此是否采纳 与后来的小篆相比 籀文的形体特点是 籀文比小篆增繁 这种情况占52 5 小篆 乃 籀文 乃 小篆 融 籀文 融 小篆 强 籀文 强 籀文和小篆的字形基本相同或繁简相当 这

14、种情况占30 小篆 弃 籀文 弃 籀文字形比小篆简单 这种情况占17 5 小篆 妣 籀文 妣 总的来看 籀文的形体特点是 笔画起止露锋 均匀圆转 结构整齐 字形较为繁复 此外 唐朝初年在今陕西凤翔县三畤原发现的春秋中晚期或春秋战国之际的秦国石刻文字 即 石鼓文 也是大篆 石鼓共十枚 花岗岩质 高约90厘米 直径约60厘米 各石镌刻记叙秦国王公田猎游乐的四言诗一首 又称 猎碣 共约700余字 现存356字 现有拓本传世 3 2小篆秦始皇帝初兼天下 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 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 博学篇 皆取 史籀 大篆 或颇省改 所谓小篆者也 说文解字叙

15、 二曰小篆 始皇时李斯 赵高 胡毋敬所作也 徐坚等撰 初学记 卷二十一 文部 文字 中华书局 1962年 后人据此形成两点认识 一是小篆形成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 二是小篆是由李斯等人对大篆整理简化而成 不过随着出土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小篆已经产生 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至于李斯等人 可能在 书同文字 中做了一些整理的工作 包括去除 不与秦文合 的六国文字 整理秦国文字中的异体字或俗体字等 而不是创造了一种新字体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是逐渐演变为小篆的 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我们可以把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

16、和小篆合称为篆文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第65页 商务印书馆 1988年 诅楚文是为秦 楚相争时 秦王祈求天神护佑 诅咒楚国败亡的祷辞的刻石 北宋出土 原石已佚 现为翻刻本 有的字形可能失真 新郪虎符 甲兵之符 右才 在 王 左才 在 新郪 凡興士被 披 甲 用兵五十人 以 上 必 会王符 乃敢行之 燔 燧 事 虽母 毋 会符 行殹 也 据王国维考证 此符当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间物也 参见王国维 秦新郪虎符跋 观堂集林 卷十八 第903页 中华书局 1984年 关于小篆的传世材料 主要是 说文解字 所收录的小篆 说文解字 以小篆作为字头 收录了九千多个 而且按部首排列 是数量最大 最有系统的小篆材料 小篆的形体特点是 笔画已经完全线条化 结构已经定型 字体方正修长 圆转匀称 课下思考题 请梳理一下汉字形体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