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3434871 上传时间:2020-05-2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统考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专题二 第一讲 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板块一诗歌鉴赏基础篇第一讲树立诗歌史观,准确解读诗歌一、了解基本常识,读懂诗家语(一)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诗歌分类结构章法基本特点古代诗歌诗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按每句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以自然段为层诗庄前后内容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古代诗歌近体诗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

2、抒情诗庄词萌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上阕写景: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抒情词媚曲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高考重点考查)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小令有单阕的,也有上下阕的。一般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但也有穿插进行的曲谐前后内容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二)读懂诗家语,领悟诗歌情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

3、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1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2语序倒装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颠倒。在古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手法,但它和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有些不同。概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为符合声律的要求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归浣女”是“浣女归”的倒装,“下渔舟”是“渔舟下”的倒装。这样一是为了使全诗的句式变化多样,不致呆板单调,创造出未见其人、先

4、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主要是为了让“舟”与“秋”“流”“留”押韵和五律平仄的需要。这种句子结构的颠倒用法还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而出现颠倒词句的情况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后句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遥望”为“远远地望”,此处突出强调了在外守卫边疆的士兵遥望内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为了追求新意而改变词序、句序、结构的情况如: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改为正常的“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词的意境美就会大打折扣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之美而使用倒装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句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5、华发早生”。这里的词序颠倒与前面顺叙周瑜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成了错位之美“倒装”是一种表达或表现形式,作者使用它的目的就是为作品的内容、主题服务,而诗歌的主题多为抒发情感,所以把握诗歌中的倒装手法对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歌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忽视。3空白省略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对话省略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意象组合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

6、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中间没有任何联结词语,这九种意象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4.互文见义互文,是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一种修辞方法,能收到经济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把上下文的意思联系起来考虑,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只从

7、字面上去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5常见典故所谓典故,简言之,就是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它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也是古典诗歌一道独特的风景。恰当运用典故,对丰满诗歌形象、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很有好处。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但也会给复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想正确地理解诗歌,必须了解诗歌中常用典故的含义。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

8、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答案:C2指出下列诗句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并理解其含义。(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答:_答案:“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_答

9、案:“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3)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大通驿)答:_答案:“软”“轻”,都是使动用法,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答:_答案:“悦”意为“使高兴”,“空”意为“使坦荡空灵”。山光的明净使鸟儿欢悦,深潭的倒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3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常语序,以及诗人这样安排有何用意。(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答

10、:_答案: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目的在突出“历历”和“萋萋”的特点。(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答:_答案: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实为宾语。目的在突出“湿”和“寒”,强调在外面时间之长,思念之切。4请指出下面诗句中存在省略现象的地方,并理解诗句含意。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日即事)答:_答案:小雨(如)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

11、(时间)近黄昏。小雨如丝一般,似乎是要将春天网住;落花满地,残叶堆积,时间已近黄昏。5下列诗句中存在互文现象,请准确理解诗句含意。(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答:_答案: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答:_答案: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答:_答案: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6下列诗句运用了典故,请理解诗句含意。(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_答案:此典故语出史记廉颇蔺相

12、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词人豪爽刚烈的气节、矢志报国的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凄凉尽含其中。(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答:_答案:此典故语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二、树立诗歌史观,宏观理解诗歌初唐: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618712)。(1)时代特征:初唐百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太宗的威武神勇和文治武功,武后(武则天)的雄姿英发和精明干练,宫廷剧烈的斗争,关陇与山东及东南等集团之间的利益纷争,南北文化观念的急剧碰撞,都引起诗人心灵的急剧波动和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发

13、展。(2)代表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沈佺期(宫廷诗人)、宋之问(宫廷诗人)、杜审言等。初唐诗歌纵览初唐前期,宫廷应制唱和诗多歌功颂德,点缀太平、追求精工典雅成了时尚;初唐后期,随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诗歌力反齐梁宫廷诗风,题材和主题由宫廷台阁走向社会现实,风格也由纤柔卑弱变为清新明快代表人物作品风格代表作品名句王绩最先摆脱齐梁浮艳诗风,诗作质朴清新,抒写真情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勃强调作诗要“刚健”,有“骨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审言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诗作浑厚见长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宋之问诗作词采绮丽,对仗工整度大庾岭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主张“兴寄”,推尊“风雅”,重视“比兴”。题材宽广丰富,风格刚健质朴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盛唐:唐玄宗开元元年至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1)时代特征: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顶峰。诗坛上百花吐艳,名家如林。(2)代表诗人: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崔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