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39827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五月二十六).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相关知识 汉东省人民医院感染科祁同伟教授 主要内容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二 传染病报告要求及时限三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五 职业病报告要求 一 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2004年8月28日 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颁布 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对医护人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所有医 护 技人员有责任 有义务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医疗机构规定 发现甲类传染病时 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对病人 病原携带者 予以隔离治疗 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疑似病人 确诊前

2、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 病原携带者 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 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 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的措施 对医疗机构规定 实行传染病预检 分诊制度 对传染病病人 疑似传染病病人 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切实加强疑似病例的监测 排查和管理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 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

3、类 乙类和丙类 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 依次递减 规定的传染病种类 39种甲类传染病 2种乙类传染病 26种丙类传染病 11种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传染病 麻疹 风疹 百日咳 接诊疑似麻疹 风疹 百日咳患者的首诊医生 在进行传染病报病同时 嘱患者到急诊留取血及咽拭子标本 无需开具医嘱 仅开具手写化验单 麻疹 风疹 或百日咳查血IGM抗体及咽拭子 急诊观察护理部在采集标本后做好标本登记 咽拭子采集后需冷冻 血标本4 冷藏 预防保健处通知区疾控中心取血 患者在留取血标本后离院 二 传染病报病的要求与时限 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 疾病预防控制

4、人员 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 谎报传染病疫情 情节严重者 暂停执业6个月至一年以下 或吊销其执业证书 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的要求填报报病卡报告一般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报告方式网络 电话 传真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患者就诊 可疑甲类 按甲类管理乙类或新发传染病 医务处 2112333夜间及节假日报告总值班 6543211 预防保健处 3214567 亚历山大安布罗休副院长 请院内专家会诊 若不能确诊 请市级专家会诊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2h

5、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2h内填写报卡网络直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首诊医生内网填写传染病报卡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审核报卡国家CDC网络直报 临床医生传染病报病程序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技术科室人员发现传染病电话通知预防保健处 43215678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置于报疫箱内 并记录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簿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每天收取 并进行网络直报 技术科室传染病报病程序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首诊医生网上填写报病卡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中的第一联交与患者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 结核病报病程序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技术科室人员

6、发现疑似结核病 肺内 肺外结核 立即填写结核病三联转诊单并记录于结核病疫情报告登记簿注意第一联 交与患者并嘱其一定持转诊单3日内到京州市结控中心就诊第二联 第三联 置于报疫箱中预防保健处专职人员每天收取 并上报结核病控制中心 结核病报病程序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传染病报告卡 责任人负责填写网上传染病报告卡 应项目齐全 有确切详细地址 身份证号 14岁以下者注明家长姓名 传染病登记本 上报的传染病疫情须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医学影像 病理 微生物室 技术科室在使用 电话通知 疑似甲类传染病或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应电话通知医务处 预防保健处 院内报告方式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甲类

7、 2小时 鼠疫 霍乱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2小时 炭疽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乙类 24小时内报告丙类 24小时内报告 报告时限 二 传染病报告的要求与时限 责任疫情报告医生须按照 传染病管理法 报病 按照医院 科室 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 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 依据我院制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 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 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具体管理措施 三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1 家长姓名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2 有效证件 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 包括居民身份证号 护照 军官证 居民健康卡 社

8、会保障卡 新农合医疗卡 儿童可填写家长有效证件号 3 性别 在相应的性别前 4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和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 不必同是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5 实足年龄 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6 年龄单位 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 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7 工作单位 学校 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 学生 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8 联系方式 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儿童填写家长的联系方式 三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9 现在住址 至少填写到乡镇 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 不是户籍所在地址 10 职业 在相应的职业类别前打 11 发病日期 本次发病日期 病原携带

9、者填写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 12 诊断日期 本次诊断日期 需填写至小时 13 死亡时间 病例的死亡时间 14 疾病名称 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15 填卡医生 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16 填卡日期 填写本卡日期 注 报告卡带 号部分为必填项目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病毒性肝炎诊断 报告标准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甲肝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诊断标准临床诊断 流行病学史 临床症状 转氨酶明显升高实验室诊断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 HAV IgM 或HAV IgG恢复期血清四倍以上升高报告要求诊断即报告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戊肝诊断标准与报告要求实验室诊断 确诊病例 流行病学史 症状 肝功能

10、异常 抗 HEV IgM阳性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5d 75d内有不洁饮食 水 史或有接触戊肝患者史 或到戊肝高发区或流行区出差 旅游史症状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乏力 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和 或 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尿黄 皮肤巩膜黄疸 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报告要求诊断即报告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乙肝分类急性乙肝 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 乙肝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携带者慢性HBV携带者非活动性HBV携带者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急性乙肝诊断标准症状 肝功 HBsAg阳性 以下任一项1 明确6个月内HBsAg 2 抗 HBcIgM 且 1 10003 肝炎组织学急性炎症病变4 恢复

11、期血清HBsAg阳转阴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慢性乙肝诊断标准1 HBsAg 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2 持续时间不详 抗HBs IgM阴性3 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 如肝病面容 肝掌 蜘蛛痣 脾肿大等 4 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乙肝具体报告原则 1 乙肝病原携带者 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除15岁以下需报告外 其余均不需要报告 2 首诊报告 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 不需再次报告 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册中记录为复诊病例 3 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健康体检 术前检查 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住院常规检查等时 筛查出的乙肝

12、丙肝实验室血清抗体阳性结果者 但未经医生明确诊断或经医生诊断不符合传染病诊断标准的病例 不需报告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丙肝诊断标准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急性丙肝慢性丙肝 抗HCV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转氨酶升高 HCVRNA 临床诊断 HCVRNA 病程 6个月 组织学诊断符合急性肝炎表现 HCVRNA 病程 6个月 组织学诊断符合慢性肝炎表现 B超 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丙肝报告要求医生首次诊断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既往病例已治愈 再次感染的 需再次报告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疫情报告病种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报病要求1 梅

13、毒 梅毒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梅毒的病例记录与报告应按一期 二期 三期 隐形梅毒和胎传梅毒进行 梅毒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TPPA阳性 RPR 1 1时 请皮肤性病科会诊 确诊后报病 单一TPPA阳性时无须报病 曾在其他医院确诊 无需报病 做好记录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报病要求2 淋病 淋病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淋病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病例需要报病 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生殖道沙

14、眼衣原体感染病例分类为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和病原携带者 无明显感染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报病要求4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尖锐湿疣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病 报临床诊断 有尖锐湿疣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阳性或HPV核酸检测阳性 需报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5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生殖器疱疹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基于临床诊断病例即可报病 报临床诊断 有生殖器疱疹临床表现 血清抗体检测阳性 需报确诊病

15、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报病要求梅毒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仅报告首诊和初发病例 不报告复诊与随访检测病例 同一病人患有多种性病 每一种性病需填写一张报病卡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性病报病要求性病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是指执行职务的性病专科医务人员 未接受上岗培训没有性传播疾病诊治资格上岗证的医生不许接诊性病病人 发现疑似病人必须转往性病专科诊治 责任疫情报告人未经上级行政部门批准 不得将性病患者及其家属姓名 地址 单位和个人病史公开或向社会公布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有关HIV病毒检测注意事项1 接诊性病患者 有创检查前患者 手术

16、前患者 输血前患者及孕产妇 必须进行HIV病毒检测 2 凡在我院初筛HIV抗体阳性者 均需将标本送往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3 初筛HIV抗体阳性阶段不能告知病人或家属 经天津市CDC确诊的HIV患者 由医生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 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二条 4 确诊后主管医生及时进行传染病上报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感染性腹泻病感染性腹泻病属于丙类传染病 临床医生要严格按照报病标准 全年认真报病 不得漏报 瞒报及迟报 卫生部要求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设独立的肠道门诊以防止肠道传染病及霍乱的流行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感染性腹泻报病标准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 临床诊断病例症状体征 排便次数 3次 日 粪便性状异常 可为稀便 水样便 粘液便 脓血便及血便 伴有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发热 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有以上症状 符合下列条件 时报告 除外霍乱 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粪便镜检白细胞或脓细胞数5 14个 HPF 四 各种传染病的报病标准 报病标准2 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的其它感染性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