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9609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州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论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一、 白云区概况白云区是广州市10个城区之一,因其境内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而得名。位于广州市城区的北部,东邻增城区市,西界南海市,南连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等4个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市。全区面积1042.7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万,流动人口约90万,行政区辖12个镇,15条行政街。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8度,年均降雨量为1655毫米,境内兼具有多种地貌,东部和东北是丘陵地区,有广州市(原八区)最高峰帽峰山(海拔534.7米)和著名的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山丘坡度平缓,林木茂盛,果树如海,

2、大小水库山塘遍布,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珠江西航道,巴江河及流溪河流经境内,既得灌溉之便,更得航运之利,其中流溪河更是广州市民主要的饮水源。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区GDP127.53亿元人民币,比1995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营从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向龙头带动的集约经营转变,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新一代企业群体逐步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商贸专业

3、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中介等行业兴旺发达,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目前,全区三大产业比例为16:38:46。二、 旅游发展评价(一)现状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全国和广州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白云区立足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组合良好的旅游资源等优势,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建设酒店宾馆,开发景区景点,拓展旅游市场,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九五时期的大发展,白云区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旅游产业体系,进入初步发展到加速发展的转变时期。1、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过20多年的奋斗,白云区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产

4、业体系。标志是旅游接待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要素逐步发育。到2000年底,全区共有住宿设施195家,客房11000间,床位22000张,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的酒店80座,其中星级酒店15家。旅游餐饮方面,随着经济及广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区内餐饮资源得到利用,现有各类酒家、餐馆网点2000家,较具规模和档次的60家,其中定点餐馆4家,近年形成的新广从公路饮食长廊最具特色,该区域聚集了20多家上规模上档次的特色餐馆,成为食在广州的旅游强势产品的组成部分。旅游购物方面,随着广清路综合批发市场、黄石路汽车汽配市场、梓元岗皮具市场、机场路化妆品市场等商业街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成,日渐形成独

5、具特色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和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众多游乐场所,可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娱乐要求目前,全区行、游、住、吃、购、娱旅游六要素基本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各类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利用和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正在从观光产品为主向观光与休闲度假、生态相结合过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白云区逐步开发了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方乐园、萝岗香雪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和游乐场所,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游乐和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系列。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也得到-定发展,并成为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特色旅游产品,亲亲农庄,

6、广州绿田野生态教育中心、明兴农业基地、广州水果世界等,经过包装和推介,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具有白云区特色的山野蔬菜和田园风味等也逐渐发展成为吸引广州市民及四方游客的旅游吸引物尤其是近年,随着云台花园、雕塑公园、广州新体育馆,白云山西侧景观带等标志性工程的建成,广州白云山西线休闲带已形成;3、旅游业务有了一定发展相较于广州中心城区各区,白云区由于在花都、番禺撤市改区以前,区位相对偏北,不在广州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内,在城市旅游尤其是商务、会议旅游等方面不占优势,但凭借广州山水城市的代表和生态、水乡的独特优势做文章,积极拓展观光、度假、休闲和市民周末客源,使旅游业务得到长足的发展,每年吸引了几百万的

7、游客到白云区旅游,成为广州旅游尤其是一日游的重要接待区域。(二)存在的问题1、旅游业定位尚不明晰,发展方向没有明确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区实施的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旅游业基本处于自我发展状态,地位偏低。应该说,近年来白云区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是重视的,在广州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十划纲要(草案)中,作为重要章节作了阐述,但对旅游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作出明确的定位。这同当前的形势是不相称的,目前,全国很多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州市的其他区、市(县级市)也将旅游业摆

8、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以发展。定位不明确,势必影响到产业发展政策,行业管理职能和营造旅游大环境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2、行业管理力量薄弱,管理工作滞后缺乏行业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才,这一问题是同前一问题紧密相联的。由于旅游业的地位没有在白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恰如其分的确认,其管理机构的设置、行政管理人员的配备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目前,承担全区的旅游市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业务的开展等工作的仅有3人的编制,显得力不从心。旅游局是在商业局基础上增设的一个部门,缺乏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权威,尤其是对旅游市场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缺乏力度,容易导致因缺乏规划,失去监控而引发的布局失衡

9、和资源开发的无序状态等问题,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妨碍旅游业的良性发展,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高效率的利用和开发,没有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拳头产品,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直接的经济优势。白云区的旅游资源在广州市10大城区中是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既有深具岭南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还有时尚流行的现代旅游资源,如休闲度假、水乡风情、农业生态等,但由于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足和定位不准,至今没有形成在广州旅游市场占据较重要位置的拳头产品。目前,白云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是,白云山成为广州山水城市山的象征,是广州重点旅游区域,但对整个白云区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

10、不明显;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进展较为缓慢,没有对白云区度假休闲产品开发起到期望中的示范效应;而丰富的水乡风情、农业观光和生态等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尚处于初始期,没有形成鲜明的个性。4、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和调整全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要素发展的不平衡,行、住、吃等要素解决得较好,游也有一定的发展,而娱和购则显得单薄,更为严重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在辖区注册的旅行社,这对白云区旅游业务的开展,尤其是旅游形象的推出,产品的促销和线路的组织带来极大的影响。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紧靠中心城区的机场路、广园路等地段由于经济较为发达,使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而广阔的村、镇旅游业发

11、展较为缓慢,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5、在部门协调、搞好旅游生产力优化配置,形成大旅游发展观方面还有待改善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性强,依托性也强,相关方面和其他部门、行业的发展程度及支持程度,对其兴衰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如城市规划、行业规划中的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重要绿化工程、商业街区建设、落实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等重点整治工程,如何适应旅游业发展,城建、金融、物价,工商、林业、农业等部门应研究如何采取一些倾斜政策,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优良的大环境,都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三、旅游业发展支持系统评价相较于广州市其它城区和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白云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四

12、大有利条件,也是白云区发展旅游的四大优势。(一) 良好的区位与交通条件白云区地理位置优越,地扼广州市东、西、北交通要冲,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广州市的1 0大出口有6个在其境内。京广、广三铁路,广佛、广深、广清高速公路,105、106、107、广汕,新广从、新广花路等国道省道穿境而过,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高速公路专线客运站、华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以及正在兴建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地铁二号线、北二环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等或座落区内或从区内穿过,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性、立体化、多层次的大交通网络是广州市亩接珠江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北连内陆资源丰

13、富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也是国内外旅游客源的集散之地本区各镇,景区之间也贯通了高等级公路,良好的区位和可进入性为白云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二)富有特色、组合较佳的旅游资源条件白云区的旅游资源在海内外的地位不高,缺乏大尺度吸引力的拳头旅游资源,但相对珠江三角洲这一目前我国旅游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和广州市范围而言,其相对级别较高,具有门类齐全、组合良好、分布合理的整体优势。自然景观方面,南部有素称岭南第一名山的游览胜地白云山,现被评为目前中国最高级别的AAAA旅游景区:东北部有广州市区最高峰帽峰山,林带景观壮丽,区内有水面宽阔的铜锣湾水库,山水结合,极易构成白云、蓝天、碧水、绿地的良好

14、态势。在历代羊城八景中,白云区先后有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归僧云山锦绣、萝岗香雪、石门返照等景点占据一席之地。人文景观方面,有闻名中外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元古庙)以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井升平社学旧址、陈子壮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有云台花园、雕塑公园、东方乐园、大河马水上乐园等,以及广东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在规划和开发的九佛、人和、太和等农业生态旅游点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同时,白云区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表现为各景观景点相互交融,点面结合,形成了较好的地域空间格局,容易进行线路组合。(三)潜力巨大、前景广

15、阔的旅游客源市场从旅游市场竞争角度分析,白云区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因其区位良好,可充分分享到广州旅游核心市场不断增长的城市观光、商务、会议旅游客源,该部分客源,随着中国加入WT0,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及广州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亚太地:区重要旅游城市,而呈现稳步增长。二是凭其丰富的现代旅游资源,成为广州市民以及珠江三角洲居民休闲和假日旅游的最为便捷的首选之地。在新世纪前10年,尤其是十五期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度假,休闲、生态,特种等旅游产品的风行,白云区的休闲度假,农业生态等旅游产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旅游经济中最为强劲的增长点。因此,在制定市场开拓战

16、略时,白云区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广州市民和珠江三角洲居民的休闲和度假市场作为重中之重。(四)不断强化的经济、社会支持条件白云区是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区。改革开放以前,白云区绝大部分是农村,不少地方还是偏僻山区,经济比较落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都不能与市区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全区财政收入为8.1亿元,比1995年增长88.45,年均增速为12.18;全区职工年均工资达到17124元,友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34元,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来说,均处于较高水平,是广东省首批农村小康达标市(县、区)之一。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形成的经济优势将成为推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白云区委、区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表现出后来居上的势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