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8981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竞争环境下IT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陶长高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100872)摘要:基于IT企业特点,建立了IT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比较了信息对称情形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在合同期内的总收益,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规避、股权激励、努力水平、合同期、企业所有者的总收益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挑选低风险规避型的企业经营者、提高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等企业治理措施有利于IT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提高,合同期越长的企业经营者应该享受更多的股权激励。关键词:竞争环境 IT企业 激励机制 研究1 问题的提出在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比较重视对企业高层管

2、理人员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正如罗森1(Rosen,1981)所说,由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具有乘数放大效应,他们循环式地影响了他们所领导的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生产率,因此,一个能干的企业家就像一个“超级明星”一样,应获得更多组织租金。罗森2(Rosen,1982)通过构造一个理论模型,证明了能力越强的经理在生产中控制的下层员工越多,企业的产出和利润随着经理能力的增长而增加,但增长幅度要快于经理能力的增长幅度。莫利斯3(Mirrlees, 1976)和霍姆斯特朗4(Holmstrom, 1979)最先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对称情形下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我国学者对此模型进行了

3、广泛的应用,李垣、孙凯6(2000)引入生产性努力和分配性努力概念,分析了企业家激励机制对分配性行为的治理;程承坪等7(2002)开展了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模型研究;侯光明、李存金11(2002)进行了基于二级委托代理的团队工作管理激励与约束激励的设计;而徐玖平、陈书建8(2004)则运用该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等等。综观这些研究,发现大多是针对于传统企业的,模型研究中未考虑对企业经营者实施股权激励,也未考虑经营者的合同期限,就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进行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的还很少见,尽管常风林9(2003)利用高新技术企业非连续产出分布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

4、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但还不深入和全面。应该说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具有和传统企业明显不同的特点,所以建立模型进行治理结构研究时,必须与传统企业有所区别。本文将依据IT企业的特点构建合同期内IT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开展了理论分析。2 IT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模型 与传统企业治理结构重视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同,高新技术企业更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对IT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激烈程度是任何企业无法比拟,因此,IT企业治理结构特别重视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和收益权。21 模型的假设 假设1: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合同

5、时间为年,在合同期内假定企业经营者每年的努力水平都相同,设为,也即企业经营者一旦履行合同就会在合同期内采取一致的努力行动。假设2:由于IT企业的高智力型特点决定着其成长绩效在相当程度上是依赖于企业经营者(也即CEO)所具有的企业家才能,而且这种才能是努力无法替代的,但是这种才能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增长,所以将企业生产函数设为:,式中的与分别表示企业经营者初始和第年的企业家才能(),()表示努力对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增长的贡献系数,与()分别表示企业经营者的企业家才能和努力水平对企业产出的贡献系数,表示其它随机因素,且不妨设。假设3:企业所有者(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而企业经营者(代理人)

6、是风险规避的,且其效用函数设为具有不变的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式中的()与分别代表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规避度和其获得的收益。由于IT企业的高风险型特点决定着企业经营者必须具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因此,的取值要比传统企业小得多。假设4:企业经营者的生产成本函数设为,表示企业经营者的成本系数,成本函数满足凸性条件,即。假设5:企业经营者的第年收益为,式中的分别表示给予企业经营者的固定报酬(固定工资)和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产出的分享系数(体现奖金激励),表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有者预期收益的分享系数(体现股权激励),表示企业所有者第年的预期收益。22 模型及其分析企业所有者在第年的收益为,从而=,于是企业所有者

7、的预期收益为 =,企业经营者的收益为 =,企业经营者的效用为(即收益减上努力成本和风险成本) =,企业所有者的收益为 =。整个年企业所有者的预期总收益为,整个年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总收益为,整个年企业经营者的预期总效用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IT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并进行分析。(1)信息对称情形下(即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能为企业所有者所观察)委托代理模型为: (2.1)S.T. (为每年企业经营者的保留效用,假定每年的保留效用相同) (2.2)通过对(2.1)和(2.2)的联合求解,得到 (2.3) (2.4) (2.5) (2.6)得到企业经营者期望的总收益为 (2.7)企业所有者预期

8、总收益为 = (2.8)(2)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即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不能为企业所有者所观察)委托代理模型为: (2.9)S.T. (2.10) (2.11)通过对(2.10)的求解,得到 (2.12)再联合求解(2.9)与(2.11),并以(2.12)代入, 计算得到(与的最优化结果相同) (2.13)此时企业经营者期望总收益为 (2.14)企业所有者预期总收益为 (2.15)分别比较(2.3)与(2.12)、(2.7)与(2.14)、(2.8)与(2.15),容易得到 (2.16) (2.17) = (2.18)(2.16)、(2.17)和(2.18)的结论表明:相对能被观察的情形,企业经营

9、者在任期内其行为不能被观察下,企业经营者不仅减少了自己的努力水平,也带来自己的总收益的下降,同时也使企业所有者总收益出现下降。对(2.13)求偏导数,容易得到, (2.19)在确定的情况下,依据(3.19)从而得到, (2.20)(2.20)的结论表明:在奖金激励系数确定和企业经营者行为不能被观察的情况下,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随着其风险规避度的减少(即更喜好风险)和外部随机因素干扰的下降(即企业绩效更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企业所有者应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随着企业经营者的能力、努力、努力对能力的贡献等程度的提高,以及企业经营者签订的合同期的加长,也应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

10、。对(2.12) 和(2.15)求偏导数,容易得到, , (2.21) (2.21)的结论表明:在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不能被观察的情况下,扩大对经营者的股权激励将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也将提高企业所有者的总收益;另外,企业经营者的风险规避度越小(即更风险偏好),对增大企业所有者的总收益越有利。3结论在竞争环境下,无论是对IT企业经营者还是IT企业所有者来说,合同期内信息对称情形都要比信息不对称情形有更大的总收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扩大对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激励和挑选风险更偏好的企业经营者,将有利于企业所有者总收益的提高,另外,越长的合同期应采取越大的股权激励力度。参考文献:1 Rosen, S. T

11、he economics of supersta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5): 8458582 Rosen, S. Authority, contro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 13(2): 3113233 Mirrlees, J. A.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incentives and author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J. Bell Journal of Econo

12、mics, 1976, 7(Spring): 1051314 Holmmstrom, B.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1): 74915 Morck et al.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 Vol, 20: 2933156 李垣,孙凯. 企业家激励机制对分配性行为的治理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

13、00,(3): 33387 程承坪等. 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 93978 徐玖平,陈书建. 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 19259 常风林. 非连续产出分布特征与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03,(12): 68 7810 林浚清等.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8): 314111 侯光明,李存金. 现代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39112 张维迎.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3243813 杨瑞龙.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4517114 李垣等. 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