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386014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协和医科中医教研室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2 掌握药物的四气五味概念及其作用 3 理解药物的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 4 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 十八反 5 了解中药煎服法 6 理解解表药 祛风湿药 清热药的概念 作用 分类 适应证及禁忌 7 掌握麻黄 桂枝 防风 柴胡 薄荷 桑叶 菊花 独活 秦艽 石膏 知母 银花 连翘 生地 丹皮 黄芩 黄连 黄柏 青蒿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中药的概念 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包括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及其人工合成的药物 药性以中医药学的独特术语表述 药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 药物配伍使用时 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 一 概说 中药学的概念 是专门研究中药来源 炮

2、制 性能 功效 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概说 本草的含义 古人谓 药有玉 石 草 木 虫 兽 而云本草者 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本草 学也相应地称为 中药学 或 中草药学 一 概说 二 中药的性能 就是药物寒 热 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1 四气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 寒和凉之间 热和温之间 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但药性相同 二 中药的性能 四气的作用药性作用适应证寒凉清热 泻火热证大热烦渴 面红目赤 凉血 解毒阳证舌红脉数 如石膏 知母等 温热温中 助阳寒证畏寒肢冷 面白便溏 散寒 通脉阴证舌淡脉迟 如附子 肉桂等 二 中药的性能 就是药物辛 甘 酸 苦 咸五种不同

3、的味道 2 五味 五味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 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味道作用适应证辛味发散 行气 活血外感表证 气滞血瘀证甘味补养 缓急虚证 拘急疼痛 酸味收敛 固涩虚汗 遗精 久泻 带下苦味泻火 泻下 燥湿热病 便秘 胀满咸味润下 软坚 散结痰核 瘰疠 便秘淡味渗湿 利水水肿 小便不利 五味的作用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上 下 表 里的四种趋向而言 升 上升举陷 趋向于上 降 下降平逆 趋向于下 浮 上行发散 趋向于表 沉 下行泄利 趋向于里 升浮药 解表 散寒 祛风 升阳 催吐作用 沉降药 清热 泻下 降逆 潜阳 止呕作用 3 升降浮沉 4 归经 归经是说明某种

4、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具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 是定位 定向的药性理论 在文献中称入某经 行某经 或迳称为某经药 4 归经 理论基础 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 确定依据 药物特性 药物疗效 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 临床意义 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 4 归经 五味与五脏 味酸 能入肝 味苦 能入心 味辛 能入肺 味甘 能入脾 味咸 能入肾 4 归经 引经药 引经报使或诸经向导 指一种药物可以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趋向某经或直达病所 从而有力地发挥疗效 毒药 1 广义 指一切药物的总称 周礼 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供医事 尚书 药弗瞑眩 厥疾弗瘳 2 狭义 指药物的偏性 类

5、经 药以治病 因毒为能 所谓毒者 因气味之偏也 5 中药毒性 毒性 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素问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现代含义 药物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 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 药物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 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5 中药毒性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中毒原因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个体差异 5 中药毒性 注意中药毒 副作用 马兜玲酸肾病 关木通 广防己 马兜玲 天仙藤 青木香等 乌头碱类中药的心脏毒性 黄药子雷公藤 朱砂 雄黄等的肝毒性等 合理应用有毒中药 以毒攻毒 如雷公藤治肾炎 RA 斑蝥治癌肿 马前子治风湿痹痛 砒

6、霜治白血病等 5 中药毒性 1 配伍概念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 功用 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三 中药的用法 七情配伍规律单行 单用一种药物 不需要其它药物辅助 如独参汤 相须 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合用 能取得协同作用而互相促进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 大黄配芒硝 相使 两种不同功效的药物合用 一药为主 一药为辅 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如黄芪配茯苓 石膏配牛膝 三 中药的用法 七情配伍规律相畏 两种药物合用后 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烈性或毒性 如半夏畏生姜 相杀 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 如绿豆杀巴豆毒 防风杀砒霜毒 相恶 两种药物合用后 一种药物可以减弱或破坏另一种药物

7、的功效 如生姜恶黄芩 人参恶莱菔子 相反 两药合用后 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如乌头反半夏 三 中药的用法 2 配伍禁忌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注 半夏 瓜蒌 天花粉 贝母 白蔹 白芨反乌头 海藻 大戟 甘遂 芫花反甘草 人参 党参 沙参 玄参 丹参 苦参 细辛 芍药反藜芦 三 中药的用法 3 中药煎服法煎药法 煎药器皿以砂锅 搪瓷为宜 煎药前加冷水浸泡药物30 60分钟 水量适当 以高出药为度 一般每剂药煎煮两次 第二次煎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均应适当减少 解表药宜用武火 煎的时间不宜长 沸后10 15分钟即可 补益药宜文火久煎 沸后煎40 60分钟左

8、右 两次药煎好后合并搅匀 分早晚两次分服 三 中药的用法 服药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 解表散寒剂热服 治疗呕吐剂宜小量频服 滋补药宜饭前服 驱虫或泻下药空腹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 三 中药的用法 概念 凡是能够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的药物 统称为解表药 作用 促使患者发汗或微发汗 达到解除表邪的目的 适应证 1 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 2 开宣肺气 平喘止咳 3 透发斑疹 4 发汗以消肿 5 行痹止痛 解表药 注意事项 1 表虚自汗 阴虚发热 久病体虚或失血亡液等 均宜慎用或禁用 2 应控制用量 中病即止 3 注意季节性用药 4 不宜久煎 分类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解表药 麻

9、黄辛苦微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 发汗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证 配桂枝 方如麻黄汤 2 宣肺平喘 肺实喘咳 风寒 肺热 痰饮均可配伍应用 3 利水消肿 水肿实证兼有表邪者 配白术 方如越婢加术汤 用法用量 1 5 10克 表虚有汗禁用 1 辛温解表药 桂枝辛甘温 归心 肺 膀胱经 功效主治 1 散寒解表 外感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 表虚有汗配白芍 方如桂枝汤 2 祛风除湿 寒湿之邪引起痹痛 配黄芪 附子 方如桂枝附子汤 3 通心脾之阳 心阳虚配甘草 人参 脾阳虚痰饮配茯苓 方如苓桂术甘汤 4 温通血脉 寒凝血瘀之闭经 痛经 症积等 方如桂枝茯苓丸 用法用量 3 10克 温热病 阴虚火旺 孕妇禁用

10、1 辛温解表药 防风辛甘 微温 归膀胱 肝 脾经 功效主治 1 散风解表 外感表证 风寒配荆芥 苏叶 风热配薄荷 葛根 2 祛湿止痛 风湿痹痛 配羌活 独活 威灵仙 方如独活寄生汤 3 祛风止痉 破伤风及小儿惊风 配南星 白附子 4 炒炭止泻 止血 方如痛泻药方 用量用法 3 10克 1 辛温解表药 柴胡苦辛 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1 和解退热 少阳病寒热往来 如小柴胡汤 又治疟疾发热 表证发热等 2 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 月经不调 配当归 白芍 方如逍遥散 3 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 内脏下垂 方如补中益气汤 用量用法 3 10克 大量可用至30克 2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

11、 归肺 肝经 功效主治 1 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表证 配银花 连翘 菊花 方如银翘散 桑菊饮 2 清头目 利咽喉 风热上攻之头痛 目赤 咽喉肿痛 3 透疹止痒 麻疹透发不畅或风疹 配蝉衣 荆芥 防风等 4 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配柴胡 白芍等 方如逍遥散 用量用法 1 5 6克 不宜久煎 2 辛凉解表药 桑叶苦 甘寒 归肺 肝经 功效主治 1 疏散风热 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方如桑菊饮 2 平肝明目 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配白芍 石决明 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配菊花 草决明 肝肾阴虚之视物昏花配黑芝麻即桑麻丸 3 清肺润燥 肺燥津伤之咳嗽 配杏仁 沙参 贝母 方如桑杏汤 用量用法 5 10克 2 辛凉解表药

12、菊花甘苦 微寒 归肺 肝经 功效主治 1 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 发热头痛配桑叶 薄荷 方如桑菊饮 2 平肝明目 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配白芍 石决明 风热目赤肿痛配薄荷 蝉衣 肝肾阴虚之头目昏花配枸杞 地黄 方如杞菊地黄汤 3 清热解毒 治疔疮肿痛配银花 蒲公英 常用野菊花 用量用法 9 30克 野菊花可大量应用至30克 2 辛凉解表药 概念 凡是能祛除肌肉 经络 筋骨间的风湿邪气 治疗痹证的药物 称为祛风湿药 痹证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痹有闭阻不通之义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 酸楚麻木 重着 筋脉拘挛等 功效 祛风 散寒 除湿 清热 通络 止痛等作用 部分药物具有补肝肾 强筋骨的功效 注意事

13、项 药性味辛散温燥 能伤阴耗血 故阴亏血虚者慎用 祛风湿药 独活辛苦 微温 归肾 膀胱经 功效主治 1 祛风湿 止痹痛 治风寒湿痹疼痛 配桑寄生 桂枝 方如独活寄生汤 2 散寒解表 风寒夹湿的感冒身痛 配羌活 防风 方如羌活胜湿汤 3 治伏风头痛 配细辛治慢性头痛 用量用法 3 10克 祛风湿药 秦艽苦辛 平 归胃 肝胆经 功效主治 1 祛风湿 止痹痛 治风寒湿痹痛 筋骨拘挛 配独活 桂枝 防风等 方如独活寄生汤 2 退虚热 治阴虚火旺之骨蒸劳热 长期低热 配鳖甲 青蒿等 方如青蒿鳖甲汤 3 清湿热 退黄疸 治疗湿热黄疸 配茵陈 金钱草 郁金等 用量用法 3 9克 祛风湿药 概念 凡是能清解里

14、热 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 统称为清热药 作用 药性寒凉 通过清热泻火 解毒 凉血 解暑等功效 达到热清病愈的目的 适应证 温热性疾病 痈肿疮毒 湿热痢疾及阴虚发热等 注意事项 苦寒易伤脾胃 中病即止 脾虚者慎用 分类 清热泻火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暑药共五类 清热药 石膏辛 甘 大寒 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泻火 治外感热病阳明经热或气分实热 配知母 方如白虎汤 2 清肺热 治肺热喘咳 配麻黄 杏仁 方如麻杏石甘汤 3 清胃火 治胃火牙龈肿痛 头痛 口舌生疮 配黄连 丹皮 方如清胃散 用量用法 15 60克 生用先煎 1 清热泻火药 知母苦寒 归肺 胃 肾经 功效主治

15、 1 清热泻火 治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 配石膏 方如白虎汤 2 滋阴降火 治阴虚火旺 骨蒸劳热 配黄柏 方如知柏地黄丸 3 生津止渴 配天花粉 生地 麦冬治消渴病 4 润肺止咳 治阴虚咳嗽或肺燥咳嗽 配黄芩 贝母 瓜蒌等 如二母宁嗽丸 用量用法 6 12克 便溏者慎用 1 清热泻火药 金银花甘寒 归肺胃 大肠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解毒 治热毒疮痈 配蒲公英 地丁 黄芩等 方如五味消毒饮 2 疏散风热 治风热表证 邪在卫分 配连翘 薄荷 方如银翘散 3 凉血止痢 配黄连 白头翁 炒炭后治热毒血痢 用量用法 10 60克 2 清热解毒药 连翘苦微寒 归心 小肠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解毒 治温病初起

16、风热表证 配银花 薄荷 方如银翘散 治热入心包 神昏谵语 方如清营汤 2 消痈散结 为 疮家圣药 可消散气血结聚 治瘰疠结核 配玄参 贝母 治痈毒 配黄芩 3 清热利尿 治热结膀胱之尿赤疼痛 配竹叶 木通等 用量用法 3 15克 2 清热解毒药 生地黄甘 苦寒 归心 肝 肾经 功效主治 1 滋阴清热 治温病热入营血或邪热伤阴 配银花 连翘等 方如清营汤 配麦冬 玄参为增液汤 治阴虚便秘 又治阴虚内热 消渴病等 方如六味地黄汤 2 凉血止血 治温病热入营血之血热毒盛发斑 配丹皮 赤芍等 如犀角地黄汤 又凡是血热妄行之吐衄下血均可应用 方如四生丸 用量用法 15 30克 凉血生用 止血炒炭用 脾虚便溏者禁用 3 清热凉血药 牡丹皮苦 辛 微寒 归心 肝 肾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凉血 治温病热入营血 斑疹吐衄等 方如犀角地黄汤 内伤杂病中可除蒸退热 治无汗之骨蒸劳热或阴虚发热 方如青蒿鳖甲汤 2 活血散瘀 治瘀血闭经 症积 肠痈 火毒疮疡等 方如桂枝茯苓丸 大黄牡丹皮汤 用量用法 5 10克 活血生用 炒炭止血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使用 3 清热凉血药 黄芩苦寒 归肺 胆 胃 大肠经 功效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