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 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505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 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 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 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第三单元 第6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36 做守法公民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把握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基本要求、核心及其重要性;理解法治和德治的关系。2、知道公民懂得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重要性及其基本要求。3、懂得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知识梳理一、填空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P76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P77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P774、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或有法可依)。增强公民法

2、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5、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守法用法。 P816、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法”是指:宪法和法律。8、市场经济在本质是法制经济。 P78 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9、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素质要求是: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必须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11、我国“五五”普法教育是从2020年起,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公务 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P8312、13、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部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简答题 1、依法治国的含义: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怎样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为依法治国提建议)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法必依)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群众基础。 3、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作用)只有实行依法治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

4、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作主。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基础,只讲道德不讲法律,道德就没有约束力。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讲法律不讲道德,法律就失去民众的诚服,导致野蛮粗暴的管理。5、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觉悟。6、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

5、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7、我们为什么要认真学习法律?/为什么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之一?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维权;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8、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记住违法分子的相貌特征及去向;拨打110报警;向路人求助;告诉老师和父母,请学校和家长帮助解决;向中国青少年维权网进行法律法规的咨询;向当地专门的青少年维权部门寻求帮助;向相关的行政部门提起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6、讼9、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一、家庭、学校、社会要给以特别保护。二、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不能以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而依靠法律的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基础训练材料一: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次报告首次加入了青少年上网的数据分析,在全国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已达3000万,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上网的认识。合理利用网络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便捷的学习,增长知识,帮助我们方便地通讯联络,可以结识新朋友等;反之,易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危害身心健康,遭到网络陷阱易上当受骗等。(2) 针对个别中学生迷恋上网的现象,请你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就青少年文明上网提出合理建议。遵守法律法规,不利用网络做危害他人、集体、国家、社会的事;不浏览、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不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尊重他人智力成果;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约见网友;在网上交流发言要使用文明语言,尊重他人人格、隐私。作业:见全品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