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1959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自考资料笔记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马克 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 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 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 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D 理论 联系实际的方法 5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C 既坚 持又发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资本 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 C 实践性 8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与 时俱进 9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 现共产主

2、义 10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19 世纪世纪 4040 年代年代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 哲学的基本思想是 B 辩证法思想 12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为 D 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 哈哲学的基本思想是 B 唯物主义思想 14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 是通过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5 物 质 的 唯 一 特 性 是 它 的 D 客观实在性 16 只承认绝对运动 不承认相对静止的 观点是 B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7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 人 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两种说法 B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 后者是

3、诡辩论观点 18 古诗 王子去求仙 丹成入九天 洞 中方七日 世上几千年 这是用神化形式 说明时间具有 D 19 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 观点是 A 庸俗唯物主义 20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 A 对立 统一规律 21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 本标志是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2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 于是否承认 C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2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 24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25 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 的是时间的 D 一维性 26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4、 B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 质范畴相混淆 27 时间和空间是 C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28 诗经 上说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就是说 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 深谷也 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 A 朴素辩证法 观点 2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30 下列选项中 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 是 D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31 下列选项中 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 乐极生悲 苦尽甘 来 32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 的是 B 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 影响 33 唯物辩证法认为 发展是 C 事物由 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34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5、 其中一个是 同一性 另一个是 C 斗争性 35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C 客观事物的 能动反映 3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从 思想和感 觉到物 是 D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 立 37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D 真理有待 扩展和深化 38 列宁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 革命的运动 这句话应理解为 D 革命理 39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表明 A 一切 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4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 点是 D 41 真理是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 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4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根本 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 D 43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朝野 这一古训

6、蕴含的哲理是 D 人民群众的直 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44 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 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与实 践的关系看 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45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 系是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46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从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47 概念 判断 推理是 D 理性认识的 三种形式 48 下列活动中 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的是 B 农民收割水稻 49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社会 实践 50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51 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D

7、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2 人类社会的历史 首先是一部 A 物 质生产发展史 53 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 D 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 54 社会形态是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统一 55 经济基础是 D 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 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 而已 这句话表明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 的历史 57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最突出地表 现为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58 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社会基本矛盾 59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 最 根本的原因在于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 力的体现者 60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8、 生 产方式 61 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 志是 B 制造使用工具 62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D 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统一 63 在其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 A 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64 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C 劳动 二重性决定的 65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B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66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B 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67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D 价格 与价值背离 并围绕价值波动 68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D 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69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 工人新创造的全 部价值 是 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9、 70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B 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71 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 D 剩余价值 7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B 利己 主义 73 物以稀为贵 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 系中主要是指 C 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影响 74 平均利润形成以后 商品的市场价格 是 B 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5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 条件的阶段是 B 购买阶段 76 社会资本是 A 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7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C 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 78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D 产业工人 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79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

10、源泉是 C 农业 工人的剩余劳动 80 垄断的形成是 B 自由竞争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 81 垄断利润是 C 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 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82 垄断价格是指 D 垄断组织制定以保 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83 金融资本是 D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 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 的资本 84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对国民经济统治的 基本方式是 D 参与制 85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 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基本矛 盾发展的结果 86 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 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 C 欧洲联盟 87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大体 可分为 A 自由

11、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 主义两个阶段 88 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 力量是 A 工人阶级 89 货币的本质是 D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 物的商品 90 剩余价值率是 B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 本的比率 91 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 D 全部预 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92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 均利润必须分割为 A 利息和企业利润 9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 过程和 B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94 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机器 是该厂的 D 商品资本 95 马克思说 如果物没有用 那么其中 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 不能算作劳动 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表明 B 使用价 值是价

12、值的物质承担者 96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97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98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99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 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00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民主 集中制 101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 据是 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 有制之间的矛盾 102 实现了人的 自由个性 的发展是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03 两个必然 和 两个绝不会 C 是 有着内在联系的 104 马克思主义认为 消灭 三大差别

13、 的关键在于 D 消灭利益差别 105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 D 前者和后者互为 前提和基础 106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 摆脱了自然和 社会关系奴役 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 状态 107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 作是 B 共产党宣言 108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 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 B 无产阶级使自己 上升为统治阶级 10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D 民 主集中制 110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B 工农联盟 111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 济关系是 A 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112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共

14、产主 义社会实现的 113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D 坚持以公 有制为主体 实现共同富裕 1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 经济是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二 多项选择二 多项选择题题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B 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 克思主义哲学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C 唯物史观 E 剩余价值学说 4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15、 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 B 致力于 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 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 理想 E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5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 主观唯心主 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6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 A 根本属性 D 存在方式 7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 坚持 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反对了唯心主义和 二元论 C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 D 克服 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16、8 意识的本质是 A 人脑的机能 D 对客 观存在的反映 9 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 A 心静自然凉 B 审时度势 E 10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 绝对和相对 的关系 B 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11 在下列命题中 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 易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B 祸兮福 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D 天下之势 循 则极 极则反 E 12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为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D 13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 体现量变质变规 律的有 A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D 千里之 堤 溃于蚁穴 E 为山九仞 1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 是因为它 B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 泉和动力 D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 内容 E 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 15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 相 互联系不可分离的联系 C 相对和绝对的 关系 E 16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 坚 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 反对了唯心主义 和二元论 C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 D 克 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17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