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第1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8088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第1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第1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第1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6课第1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第16课第1课时预习学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预习重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最高的法律效力。【快乐预习】 一、整体感知预习任务:阅读课本P84-87,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1、回答课本(84、86)页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 问题,比如,规定了 等这些问题体现了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一、 。 二、 。4、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 ,建立以 为核心的 、 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二、展示风采请你把通过预习获得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写在下面,并把答案用铅笔在课本上标划出来。 【合作探究】完成综合能力训练P89 基础检测【拓展提高】材料一:

2、我国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等内容栽入宪法。 材料二:我国其他法律在开头特别写明“以宪法为依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1982年宪法是1980年9月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拟定的。2020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现行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通过对问题(1)的分析,可以得出

3、什么结论?(3)问题(2)的结论,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感恩达标】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天,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A.环境保护法 B. 刑法 C.教育法 D.宪法2、“刑法+教育法+民法+合同法+=宪法”的观点是A正确的因为宪法是国家一切法律的总和 B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C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要依据宪法制定 D错误的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问题3、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依法治国

4、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 B. C. D.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下列内容由宪法规定的是 (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二、非选择题(6分)5、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宪法法律至上”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法治内涵的最新概括,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要依宪行政。你怎样理解“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