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379683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 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素材 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历史的足迹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2.列举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创造辉煌文明的典型例子。答:甲骨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东汉时期的地动仪、赵州桥、都江堰等3.怎样认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答:(1)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2)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此,我们应感到自豪;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我们应奋起直追,赶超发达国家。

2、(3)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4)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它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5)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答:(1) 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2)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让

3、世界更了解中国。(3)对事物应辩证对待,对祖国传统文化也应这样。对于传统文化中一些封建思想要合理吸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辩证认识。5.中国由强变弱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国家的落后 长期的闭关锁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6.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民族的灾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

4、.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根本目的:掠夺财富8.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表现: 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弹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我们的祖国积弱积贫,备受欺凌。9.近代百年的抗争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答: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10.列举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史实。 答:(1)林则徐虎门销烟(2)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3)甲午海战英勇抗日(4)戊戌变法(5)五四运动(6)辛亥革命(7)抗日战争11.近代列强纷纷侵略中国,始终没能完全变为帝国主义

5、的殖民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答: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斗志。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斗,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1.我国的民族精神是指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答:爱国主义3.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意义)是什么?(或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答:(1)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6、是民族之魂(3)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和强敌的不竭精神动力(4)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5)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列举反映我国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等5.什么是爱国主义?它的表现如何? 答: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6.民族

7、精神的特点:(1)永远不会过时(2)具有时代特点,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核心永远都是爱国主义(3)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7.(1)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表现形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2)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的表现形式: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暴风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 (3)所有这些精神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8.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例

8、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9.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么做?答: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迎难而上。10.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在学习上勤奋刻苦,顽强拼搏;在生活中艰苦朴素

9、,勤俭节约;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11.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例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卧薪尝胆、大庆精神、98抗洪斗争等12.中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有关团结统一的史实:文成公主进藏、昭君出塞、郑成功收复台湾等有关爱好和平的史实: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乒乓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非合作论坛等13.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热爱和平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于发展事业。1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

10、没有新中国 ? 答: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独立、自主、民主、日益繁荣昌盛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5.太平

11、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失败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16.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答: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而作出的正确抉择。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

12、主义才能救中国。1956年底,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也将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7.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昭示这一课给了我们那些昭示?答:(1)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能丢。(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的初步繁荣富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只有社会主义,才

13、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强盛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总之,我国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这三点分不开。第三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1、祖国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它也在时刻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2、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答:(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 (2)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3)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14、相比,在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4)冷静分析现实,已经看到自身的不足。面对差距,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 3、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三大差距为: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薄弱;创新体系尚未形成。4、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答:(1)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己任”。(2)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兴旺。我们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

15、成败。所以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5、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为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或树立忧患意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1)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2)我们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第四课走向小康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举例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小康化的具体表现答:(1)靓起来的衣着服饰: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2)精起来的饮食:吃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食品消费逐渐向讲究营养 、风味、方便等方式转变 。(3)大起来的住房: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让不少人喜迁新居。(4)多起来的轿车 (5)鼓起来的钱袋子 (6)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或穿衣:从穿土布衣到追求时尚的流行服装;住房:从土墙矮房到水泥钢筋楼房;食:从定量供应到量多质好,讲究营养;行:从步行、自行车到摩托车、小汽车)3、“小康”一词源于(诗经)。4、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