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133364440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1.Willian Jones 认为同源的语言不包括:A.罗马文B.梵语C.拉丁文D.希腊文答案A2.属于中国思维模式的为:A.由宏观到微观B.由个别到整体C.分析型D.二元对立型答案A3.中国的民主政治是:A.没钱人操纵的B.有钱人操纵的C.小帮派政治D.大帮派政治答案D4.中原文化:A.重商抑农B.重农抑商C.礼治为辅D.法治为主答案B5.乾嘉学派:A.提倡无征不信B.学风华丽C.反对汉代经学D.倡导今文经学答案A6.五

2、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A.资源B.气候C.民族D.地域答案D7.中国文字导致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为:A.极端B.偏颇C.二元对立D.中庸答案D8.下列哪一项是中原文化取向:A.社会主义B.帮派主义C.家族主义D.个人主义答案C9.格里姆定律中提到的从原始印欧语到前日耳曼语塞辅音的变化不包括:A.T型辅音B.P型辅音C.M型辅音D.A型辅音答案B10.“跟中国人的文化行为,文化规范相比,我们西方人还是野兽。”这句话是谁说的:A.雨果B.巴尔扎克C.卢梭D.伏尔泰答案D11.西方诗歌频频换韵的原因,是西方语言本身提供的同韵词:A.随意B.较多C.有限D.多样答案C12.

3、尼采指出,中国哲学是()的人生哲学。A.积极而乐观B.深沉而沉思C.悲哀而忧伤D.安宁而快乐答案D13.哪一项不是降低道德文化的措施:A.强调仁义B.强调个人主义C.增强武化D.发展工业答案A14.语法差异映照在西方文化上的效应为:A.直观综合B.活用功能C.定位功能D.一语中的答案C15.中国社会自身存在一种对抗奴隶社会的机制,它来源于:A.适宜的气候B.广大的地域C.大家族的社会结构D.丰富的资源答案C16.()认为做最高统治者的人应该是哲学家。A.荷马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C17.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A.衷B.礼C.孝D.和答案B18.语言不同,所导致的中

4、西文化也各具特点,其中中国文化为(),西方文化为()A.陆地四合院文化言语中心主义文化B.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 言语中心主义文化C.言语中心主义文化 陆地四合院文化D.言语中心主义文化 逻各斯中心主义文化答案A19.哪一部不是段玉裁的著作A.说文解字注B.说文解字C.古文尚书撰异D.六书音均表答案B20.古代法律最发达的地方是:A.罗马B.希腊C.印度D.中国答案A21.不同的()结构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思维结构。A.语音B.语法C.语义D.字形答案B22.中国语音:A.音义象构性弱B.每字有韵调C.为闭音节D.为多音节答案B23.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A.语音B.语法C.语义

5、D.字形答案C24.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A.梭形B.抛物线C.倒U形D.U形答案A25.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A.错综复杂B.迥然不同C.殊途同归D.异曲同工答案A26.中国政治理念的核心是:A.科举考试B.用贤人C.强者与强者协定D.圣人政治答案B27.中国文字导致的思维方式为:A.简介思维B.理性思维C.概括思维D.形象思维答案D28.“外物皆备于我”是()的观点。A.老子B.庄子C.孟子D.孔子答案C29.不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的是:A.象形味B.艺术型C.符号化D.直观型答案C30.中国人常说“十商九奸”,实际上这句话并没有经过科学的严密论证,西

6、方人经过论证,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与中国人大同小异的,说明中国人的认识是:A.狭隘B.武断C.以偏概全D.一语中的答案D31.()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调和着。A.黑格尔B.笛卡尔C.洛克D.康德答案D32.中国古代的“小学”指的不是:A.音韵B.语义C.训诂D.文字答案B33.真正的专制指的是:A.经济专制B.文化专制C.整治专制D.军事专制答案A34.属于中国科技通约的为:A.阳性科学为主B.科学领先C.理论技术二分D.形象推理领先答案D35.史书一般不记载:A.百姓升平B.瘟疫C.洪涝D.战争答案A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36.西方的党派制对应的法律制度是契约分权制。答

7、案正确37.木火土金水,春夏夜秋冬,酸甜甘辛甜,东南中西北,均体现了五行的属性归类。答案错误38.多音节词给印欧语系文字造成了先天性缺陷,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就是最好的证明。答案正确39.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公认的西方文化的源头。答案正确40.中国地域广阔,四通八达,所以文化很容易被战争破坏,造成中断。答案错误41.从“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可以看出孔子是反对党派的。答案正确42.明朝文化比当时西方文化要落后很多。答案错误43.“门虽设而常关”反应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屏障的看法是一致的。答案错误44.语言与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语言结构,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结构。答案正确45.中华文明源于黄

8、河流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因素影响的。答案正确46.莱布尼茨的计算机二进制受到了易经思想的影响。答案正确47.人的艺术审美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不能一下子被另一种审美情趣代替。答案正确48.中国的斗争的哲学由来已久,孙子兵法就是最好的证明。答案错误49.当冰期结束,气候变暖,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的活动增加,文化发展迅速。答案正确50.地球上气温的变化与文化的发展二者是风牛马不相及的。答案错误以下内容可以删除:我们知道立法活动的论后是立法者对不同利益间的衡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衡量的是公共利益、道德秩序与个人的意思自治,其法律结果应当衡量的是当事人对利益的危害程度和当事人的责任程度以及其应适当

9、承受的不利后果。但是法律结果却被规定在同一个条文里适用同样的结果,这显然是不合无的。如果不区分两者的法律后果,那么二者的法定情形的重构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就毫无意义了。首先,笔者认为应当调整现行婚姻无效与可撤销规定的溯及力在题。溯及力涉及到对之前婚姻事实的法律认可状况。如果溯及既往,那么婚姻关系自成立起无效,从而导致因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其他一切行为也将陷入纠纷,对于与之有交易的第三人来讲将面临不可预测的法律法风险,不利于交易安全。笔者认为应当根据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不同法定情形的违法程度区分为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在笔者对于无效婚姻法定情形重构之后,只剩下重婚、近亲婚姻以及未满十六周岁

10、未成年人婚姻三种,本以为可以完全适用的无效婚姻被确认无效后自始无效的规定,但是在引入责任要素之后,笔者发现其中可能存在无辜方的情况,如重婚情形中被重婚的一方不知对方已有配偶,在婚姻被宣告无效之后,被重婚者依然与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共同承担婚姻自始无效一样的结果,这样的规定对被重婚者不公平,也不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笔者认为应参虑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区分不同的溯及力,由造成婚姻无效的一方承担婚姻自始无效的后果,无辜一方则自法院宣告无效之日起婚姻开始无效。实际生活中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人可能是当事人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可统一适用上无规则,笔者认为更加公平。笔者对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重构之后扩充了未达法

11、定婚龄的婚姻、患禁婚疾病的婚姻、欺诈的婚姻与重大误解的婚姻。笔者认为此部分也不可以完全重构为“婚姻被撤销的,自撤销之日起生效”。因为尽管重构后的可撤销婚姻制度所保护的个人私益要件,但是其中当事人还是有过错方与无辜方的区分,适用同种法律后果依然不公平,应当根据造成婚姻无效的责任有无、大小区别对待,重构为“对婚姻被撤销有责任的,适用婚姻自始无效规定,无责任的适用撤销之日起无效。”其次,笔者认为对婚姻无效与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应方式当加以丰富。我国现在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的法律后果中对财产的规定非常单一,忽略了当事人在该婚姻因违法导致无效过程中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不利于发

12、挥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在婚姻被撤销或被确认无效后的财产分配中应当参虑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和责任程度,以此作出与之相匹配的分割方案。换句话说主要从“是否知道存在婚姻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定事由”和“对法定事由是否有过错”这两个维度来参虑财产的划分。第一种情况,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是既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的法定事由,又对此事由有过错的,适用现行的规定,即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裁判。第二种情况,对于仅知道有违反婚姻生效事由但没有过错的当事人,在财产分配过程中应当少分,而不论是否属于弱国一方。因为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对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的挑衅太严重,应当予以更加不利的法律后果。第三种情况,对于不知

13、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法定事由但是有过错的当事人,境如当事人婚前不知自己患有禁止结婚的疾病而后导致婚姻可撤销,可以适用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第四种情况,对于既不知道存在违反婚姻生效要件存在,对此又没有过错责任的当事人应当适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因为以上情形中,当事人对社会公益和法律秩序的破坏很小,甚至是无辜的,应当适用更为有利的法律制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时,当事人不知的状态需要一直持续到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否者将构化为第一种或者第二种情况。最后,对于子女抚养在题一律适用与离婚时一样的对子女保护的相关规定。虽然最新版的婚姻法增加了无效婚姻制度,但是该制度太过简略,有很多的缺漏需要填补。首先

14、,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设置就目前来看已经稍有过时,国家对于婚姻的干预过多,由于法律的滞后性,一些新的情况也没有规定进来;其次该制度的诉讼程序中的请求权人范围不本以囊括应有之人;再次,对于该制度的法律后果没有区分。本文主要针对以上的在题提出了完善建议,首先针对无效婚姻中的法定情形做了调整建议,建议保留重婚与近亲婚姻这两种情形依然属于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建议将未达法定婚龄婚姻和患有禁婚疾病的婚姻划入可撤销婚姻的调整范围,此外针对可撤销婚姻还扩充了因欺诈和重大误解而缔结的婚姻;其次针对无效婚姻的确认程序,提出增加检察院和基层组织为无效婚姻的申请权人;再次针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笔者提出增设构构制度针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中的无辜方当事人予以构构,增设补正制度针对特定情形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予以合法化的承认,同时引入当事人主观要素和责任要素,依据这两个因素区别参虑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